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创富频道 > 新目录 >

万亩金槐成北碚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6日 14: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8月4日上午,重庆市气象局和市卫生局发出高温中暑三级预警,提醒市民当天的气温将超过40度。但东阳街道西山坪村邓家沟社村民张云碧和其他几个村民依然在晒坝里忙得团团转。

  一个村民把刚刚采摘下来的槐米连着枝叶放进蒸锅,院子里晒着打下的槐米,而张云碧和另一位村民则把晒好的槐米倒进风车里,黄橙橙的槐米顺着流进箩筐,几个小孩围着风车奔跑着,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家8亩金槐早就收完了,今天是来给公司打工的。”张云碧一边摇着风车,一边跟笔者聊天。

  张云碧所说的公司是指重庆恒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重庆地区唯一一家发展金槐产业的公司,也是国内槐米市场的专业供应商。

  恒林公司老总廖波告诉记者,从槐米中提炼出的“芦丁”是治疗心脑血管药物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全世界98%的槐米出自中国。传统的青槐中“芦丁”含量低,生长周期长,而“双季金槐”芦丁含量高,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据悉, 1999年,东阳街道将恒林公司引进来,在仪北公路沿线和西山坪一带集中发展金槐产业。农户在自愿前提下,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签订土地流转、产品购销等合同。由公司实行“集中管理、分户作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种苗的专业化生产,无偿提供金槐树的栽培、管理和产品初加工技术,负责各村社和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以保护价收购金槐的初加工产品。

  “以前坡上种不出啥值钱东西,村里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坡上都是荒起的。现在种成了金槐,变成了我们的摇钱树咯!”聊天中,张云碧喜滋滋地说。

  3年前,张云碧一家的收入靠打短工。由于她没有技术,年龄又偏大,一天能挣20块钱就不错了。一年下来,不到5000元的收入。现在她家种了8亩金槐,每年从4月开始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修枝,除虫,每个月就那么几天时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就是两季槐米的收割季节。每亩产量在100公斤左右,公司收购价20元,她一个人种植金槐年收入就能达到1.6万元。

  “这中间的间隔我还可以给公司打工,照样挣钱。”

  在离张云碧工作不远的山坡上,公司种了数十亩金槐。放眼望去,金槐枝头黄绿色的槐花正含苞待放。树丛中56岁的费递英和其他几名工人正忙着把割下来的槐花装进背篼里。

  “槐花开繁了就失去了药用价值,一定要在它没有开之前就采下来,制成槐米。”费递英一边采一边介绍。

  费递英是另一个社的村民,她家也种了几亩金槐,正在等待公司技术人员去嫁接,只有嫁接了的金槐当年才能开花采槐米。

  “像我们这些50多岁的人,出去打工都没人要。帮公司打工,活路轻松,每天能挣30元钱,又能照顾到屋头。”费递英对此很满意。

  东阳街道负责农业的副主任喻华余说,在引进业主时,为了保证村民的利益不受侵犯,街道首先确保农民流转给公司的土地租金不得明显低于种植相应农作物的收益。其次在金槐栽植管理过程中,公司必须聘请当地农民,使农民获得打工收入。同时,允许农户在不影响金槐生长的前提下,可间种低矮农作物,增加收益。

  “金槐树三年后就可以进入槐米盛产期,一年可采摘两季,农户通过销售槐米每亩收益可达1500至3500元。”喻主任说。

  如今,尝到了种植金槐的甜头,农户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东阳街道不少农户主动找到村社干部和公司,要求申请流转土地,加入公司,种植金槐。

  目前东阳街道的金槐种植面积已经接近8000亩,种植金槐的农户已超过2000家,而整个北碚地区的种植面积已接近1万亩。

  万亩金槐真正成为北碚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