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创富频道 > 新目录 >

“西瓜书记”潘俊良:要让全村老百姓一起致富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14: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天气热,西瓜市场就更热。内江和自贡就要了上千斤西瓜。”7月28日,潘俊良正带着村民采摘西瓜。

  因为带领村民种西瓜致富,内江市市中区太平寺村村支书潘俊良有一个别称:西瓜书记。

  在潘俊良心中,有一条村民致富增收的上升曲线:2003年人均收入3000元,2009年人均收入7500多元,今年底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党员干部要带着大家干,要让全村老百姓一起致富。”2003年上任时,潘俊良给村民许下这样的诺言;几年来,潘俊良践行着这样的诺言。

  几度摸索 寻找致富路

  “通村水泥路到了家门口,马上又要安天然气。我们农村人也能过上城市的生活。”60多岁的村民潘祖义感叹,“全靠潘书记给我们寻找致富路。”

  怎么让村民富起来?潘俊良没少动脑子。2003年刚上任,他就与村两委班子自掏腰包到山东等地考察。回来后,潘俊良引来了四川柠都柠檬公司。公司投资100万元在村里租赁110亩土地,建起了柠檬生产示范基地。

  潘俊良引进了第二个项目——“大禹蔬菜基地”项目。大禹公司要租赁土地600亩,合同期限10年。一下子要租出全村一半多的土地,村民担心了,“万一土质变差了怎么办?收不到钱怎么办?”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潘俊良挨家挨户做工作。40多天后,600亩土地顺利流转。可惜,公司还是“夭折”了,村民的怨言让他欲哭无泪。

  反思后,潘俊良意识到:没有消化吸收的招商引资只是“水中月”,没有技术支撑的结构调整只是“镜中花”,没有大户带动的产业发展不能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不要酬劳 要种瓜技术

  2004年,浙江麒麟瓜种植大户来到太平寺村,让潘俊良协调租地110亩,并答应私下给他1万多元的酬谢费。潘俊良说,“土地可以帮你解决,酬谢费就不用给了,你把种瓜技术教给我。”

  正值夏天,潘俊良天天蹲在60多摄氏度的大棚里学习西瓜种植技术,浙江老板挺感动,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到了技术,潘俊良第一年种了8亩地,净挣3.6万元,第二年,他在全村推广种植西瓜。村民刘华安第一个动了种植念头,潘俊良从选地、育种到种植管理,手把手教他技术。

  这一年,刘华安的西瓜获得了大丰收。村民们开始上门找潘俊良教技术。

  随着规模的扩大,潘俊良组织种植户成立永安镇西瓜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引进技术、种苗、申请“辛式麒麟”的注册商标,帮助会员落实耕地、选育种苗、购置材料,对会员进行瓜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03名,种植面积达600多亩,每亩西瓜纯利润达4000元以上。

  不断发展 致富不用愁

  在永安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潘俊良又先后引进了以经营花卉苗木和葡萄种植为主的含春园艺场项目和以养殖白乌鱼为主的江龙水产养殖基地项目。

  如今,这两个项目正在成为村里的龙头带动项目。潘俊良思考着今后的发展路径:江龙水产发展成熟后,将鱼苗分给村民养殖;在内威路沿线,村民卖西瓜、葡萄、柠檬形成一条街;卖鱼可以搞成饮食一条街,临近鱼塘的村民家可以搞农家乐;今后还要引进业主,搞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致富不用愁。”村民潘华金笑着说。

  潘俊良去年被省委表彰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今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