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往期查询
周刊查询

主持人风采
播出时间
">
中国周刊——不可忽略的记忆
从2003年5月3日开始,每星期六晚上9:10,当您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您就将会看到一档全新的新闻综合节目《中国周刊》。在45分钟的时间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您最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一周来的某些新闻,那么《中国周刊》将为您补上这一段记忆。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新闻通过各种渠道涌到我们面前。电视、报纸、网络、广播、传言,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混杂在一起,“乱花渐欲迷人眼”,而真正应该进入我们心里的,却很可能随着日历牌的翻动被我们忽略。作为对一周新闻进行回顾的《中国周刊》,不仅仅要告诉您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希望和您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点,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
当您阅读杂志的感觉,会和阅读报纸的感觉不一样,与日播节目相比,《中国周刊》也将带给您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中国周刊》,一本售价为45分钟的电视杂志,我们希望它能物超所值。
本期提要
这是一个出结果的七天,在这周之前一直人人提心吊胆的淮河大水终于慢慢的听戏了下来,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也日渐减少,这种减少让人感觉非常高兴。
    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第一季度的时候出乎预料的狂飙突进,GDP的增长达到了9.9%这样的高速度,但是这个时候非典来了,中国经济的列车被迫狠狠的踩了一脚刹车,那么上半年的平均数字会是什么样的,这周结果也出来了。
    而在4月份的时候,民航价格听证会原本要召开,由于“非典”的时间被迫推迟,但是在本单还是正常的举行了。正是在这样一系列出结果的新闻之中,七天悄悄的走了过去。
一周新闻回顾

► 中国周刊第十二期:一周新闻回顾[2003.07.18]

【温家宝亲临淮河防汛一线指导救灾工作】淮河洪水在上周末达到顶峰,由于不断加大分洪力度,本周干流水位如期退到了保证线以下。但沿江地段仍有多处出线,部分城市有江水漫进。7月12、13号两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淮河防汛一线,指导救灾工作,并看望受灾群众。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强调地质灾害防治】7月16号,本周三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强调地质灾害的防治,市政府维系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同时,旅游部门也提醒游客,目前不要前往九寨沟、张家界等受灾害困扰的景区旅游。
 
本周视点
 在本周,本周视点可以关注的新闻有很多,比如说中国汽车工业50年,再比如说和领导干部有关的一些新闻,还有中国经济上半年发展情况的分析等等。但是,本周视点选择的是听证,道理也很简单,为什么刚刚被我们熟悉不久的听证,似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不进则退。在一年半之前,大家以非常高的热情来面对的听证,但是今天这种热情似乎有一点减退的迹象。在上一周该不该吃野生动物,在广州举行了听证会,而在本周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遥相呼应,针对民航价格和停车管理都召开了听证会。但是面对听证,人们心中的问号也开始增多,似乎可以用一点点冷眼来面对听证,本周视点关注听证。
一周新闻人物回顾
· 陈福兆
因为深信师傅李洪志的点化,要通过杀生才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陈福兆由一个本应治病救人的医生,变成了一个杀人恶魔。
本周特写
在本周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当中,人们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新闻:在广州火车站内环高架桥的附近,广州的一位居民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用家用摄像机拍下了一幕幕飞车抢劫的画面,这一个新闻让人在这一周里头印象深刻,并且触目惊心,在本周特写当中,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当然在全国的其他地方,在本周的七天还上演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声音
· 不同的声音
南京军区某工兵团三营营长施明华:不管是当地政府欢迎的,还是当地政府不欢迎的事,我们都干了。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院长李伟:优生是重要的,优死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一个不了解死亡的民族,我想她是不够文明的。
本周人物
· 高考状元:阎天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他的成绩非常好,所以他迎接了很多的掌声,正是在这些掌声之中,有人看到了另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