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物]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2日 13:12
CCTV.com消息(中国周刊):
本周人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高考状元。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他的成绩非常好,所以他迎接了很多的掌声,正是在这些掌声之中,有人看到了另外的市场。
解说:2003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而从各类满分作文到各省市高考状元的报道却从未间断过。
阎天:这些都是这一段采访的报纸。
解说:阎天以655分成为2003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即将出版《高考这样才简单——文科综合导学艺术》。
阎天:这个书稿现在写出大部分了。
解说:而他本来只是想将笔记整理成册留个纪念。
阎天的妈妈:自己找一个印刷厂,出点钱,印上100本,送给朋友或者家里有孩子要高考的,还有他的同学老师,这样留个纪念,也许对那些要高考的朋友的孩子可能他们会有一些参考作用,最初就想得很简单。
阎天:很多的小同学也来找到我取经吧,希望得到“葵花宝典”,他们老是这么说。所以我就写一本书,可能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吧。
解说: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无意中提及了这个念头,敏感的书商立刻看到了这简单想法背后的无限商机,于是高中生的一个简单想法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当初100本的愿望将要变成一万册以上的印刷量。
出书的消息经由媒体报道后很快就传开了,我们来到他曾经就读的北师大二附中进行了随机采访。
北师大二附中学生:第一个反映就是说我也要买,因为他出的书,联系到我们学生的实际,因为他写的那些笔记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上出发,所以也比较符合我们自己的观点。
北师大二附中学生:作为我自己来说,我可能不会买这本书,我觉得考试,就是高考能否考好关键在于自己,别人的方法用在自己的身上并不一定合适,如果真想取得好的成绩完全要靠自己,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的一些习惯,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阎天高三班主任 祖平:作为一个被教育者,他自己切身的体会,通过学生和学生的这种交流,其实学生和学生的这种交流,这个体会,我觉得好像这个提高的幅度也挺大。
主持人:高考状元出书,阎天并不是首创。其实围绕高考状元做市场文章,方法还有很多,今年的6月19号,四川的一家报纸登出了一份广告,有商家出资100万重奖文理科状元。而在去年,广州一家保健品厂也请状元来做广告,等等等等,人们称这种现象叫高考后经济,好还是不好?难说。但是当事人又会怎么看呢?比如说阎天。
解说:一夜之间,普通的中学生成了戴着光环的状元,各种媒体的采访应接不暇。
阎天:青年报、晚报、晨报、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这些报纸,然后现代教育报,还有图书商报,还有高校招生有一个杂志,然后电视台,就是北京台,你们中央台、凤凰为时,差不多吧,还有教育台。
阎天的妈妈:喂,对,我是阎天的妈妈。
这几天突然他成为重要的了,我们要为他服务了,在家里帮他接电话,或帮他记点事,或者他的事跟他商量一下。以前没人注意这孩子,对,没人注意,然后突然就出名了。
阎天: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这“举”还太小了。
阎天的妈妈:而且是一时的。
解说:虽说光环只是暂时的,但是各种赞助却接踵而来,一些国内知名厂商向他赠送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物品,小阎天对此表现得也比较现实。
阎天:因为以后我也要学金融,所以我是不排斥经济的,我更不排斥商业,我觉得正常的商业运作是必须的,我也并不觉得因为我们是学生,或者是因为学习就要排斥商业的东西,因为早晚有一天会接触这些。
解说:对于这些超乎寻常的关注,小阎天也表现出了超过他年龄的成熟和冷静。
阎天: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考第一名和考第二名,实际上能力的差距可以说很小,甚至也许是没有的,但是碰到的境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解说:阎天的这本书是希望能对师弟师妹应对高考有所帮助,而高考无论是对于他还是普通的高中生,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也许8月底将要出版的这本新书会为他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阎天:可以说从一开始来到文科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对我讲,你们就像一群野马一样,在特别空旷的大草原上尽情的本报,向哪个方向都可以,他现在不管。但是老师也说了,等到高三的时候,我就会在我的马圈上开一个小门,到时候你们就都会往这个圈里跑,他说殊途同归嘛,你们总要过高考这一关。
主持人:成为高考状元,然后成为一时间的热点,其实对于阎天的一生来说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成为高考状元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但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拿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办法,其中却蕴藏了很大的危险性,相信有很多的家长还是会在望子成龙的心情下买回阎天的书,但是在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递上这本书的时候,别忘了对他们说上一句话,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