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新闻频道
周刊封面
征集集粹:
十大短信问候语
第五期2003年5月31日
本周特写
·
七天里的七个故事
即将过去的这七天,防治非典虽然是很重要的主题,但是在其它方面依然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发生。比如说在简化入关手续的深圳,比如即将断流的黄河,接下来的本周特写,7个或大或小的故事,就为我们一起回溯我们一起走过的这7天。
数字
·
132-127<5
来自哈尔滨市水利局的消息,哈尔滨地区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132条中小河流,今年已经有127条出现断流,剩余五条也已经接近断流。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而目前正在面临“枯水断航晒河底”的尴尬局面。
·
5-1=?新起点
5月18日,世乒赛落下帷幕。代表世界乒乓球最高技术水平的男单金牌被奥地利的施拉格夺走。在大球、无遮挡发球和11分制的新规则下,中国男队在技术无绝对优势的现状中集体暴露了大赛心理问题,对于需要竞争的中国球员来说,世乒赛之后又有了新的起点。
周刊查询
本期提要
五月攻坚初显成效 非典疫情整体回落。SARS还会再来吗?我们能一劳永逸地根治非典吗?
【本周·视点】
关注 科学与SARS的赛跑 追踪疫源 开发疫苗 研制药物
从普通人到新闻人物,他的平静生活因非典而改变。
身体治愈但心情受伤,非典康复者承受社会压力。
【本周·人物】
中国首例报告非典患者 黄杏初
为防非典,动物园里的动物也要量体温;
紧急抢救,货轮起火威胁厦门港口安全;
快乐童心,病房里的孩子难忘六一节;
【本周·特写】
奉献七天里的七个故事,请您品味本周。
每周六晚,让我们打开中国周刊,留下七天的记忆。
一周新闻回顾
► 中国周刊第五期:一周新闻回顾[2003.05.31]
·抢滩卫星导航定位产业 因非典而推迟了一个月的全国硕士生复试恢复举行
·海峡两岸患难与共、统一抗非典
·国家旅游局5月30号本周五解除了公民组团到新、马、泰旅游的禁令。
视点
·
科学与SARS的赛跑
31天有多长,31天人们的心情会有多大的变化,31天一个国家和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内在的信心会增长多少?这一系列的问号,过去的这一个月都会把答案给我们。记得5月1号的时候,全国新增的非典病人数是187例,而昨天全国是47例。这巨大的落差告诉我们,虽然不能掉以轻心,但是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虽然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过去这一个月里头,我们和非典进行的艰苦斗争能不能彻底成为历史,这是人们现在非常关心的话题。这一点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意志、斗志,更重要的取决于科研能怎样彻底打败SARS。
一周新闻人物回顾
·
王楠:“拍”向雅典奥运会
周日晚,王楠与队友夺得了第47届世乒赛的女子双打金牌,此前她已将女单,混双两块金牌收入囊中。王楠不仅是世乒赛历史上第一个连续三次夺得女子单打冠军的人……
·
黄杏初:莫名其妙得了一场病,又莫名其妙成了“名人”
黄杏初,被称作中国首例报告的“非典”患者,在历经神秘失踪传言的困扰后,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现身捐献血浆回报社会……
·
杨焕明:“在SARS面前,我们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
顺利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的杨焕明教授,因面对媒体坦言在SARS面前,中国科学家打了败仗,引发各方议论……
声音
·
“非典”时期十大短信(下)
当“非典”袭来,短信成为人们交流的新宠。用幽默的方式记录了我们在非典时型的典型生活,它提醒人们由恐慌的心情中慢慢平静下来。
本周人物
·
首例报告非典患者黄杏初
在一个月以后的一次复诊中,黄杏初得知自己可能是第一例报告的非典病例,此时的他突然感到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一些媒体也开始竞相寻找这位中国首例报告的非典患者。
一周人物评点
黄杏初肺部的疾病已经治好的,但是心病却一时难以治愈,围绕黄杏初的各种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病毒,在后非典时代,围绕黄杏初本周的很多声音,以及黄杏初的处境不得不让我们面对一个问号,如何面对很多非典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