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声音]“非典”时期十大短信(下)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3日 15:27
CCTV.com(中国周刊)消息:
►之六 调侃型
“虽然非典是可怕的,得病是辛苦的,但理想却是远大的!等咱康复了,喝豆浆吃油条,想沾白糖沾白糖,想沾红糖沾红糖,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
推荐理由:挺过非常 原本平常
解说词:喝豆浆吃油条原本不算个大事,沾白糖沾红糖原也是由着性子来。在非典时期,这条短信更多地是让人回想到平常日子的可贵。
非常指数:5星 ★★★★★
典型指数:2星 ★★★
传播指数:4星 ★★★★★
情感指数:2星 ★★
►之七 谣言型
“今晚2:00北京上空有飞机撒药,请睡前关好门窗。此消息绝对可靠,请转发给你的朋友。 ”
推荐理由:谣言比SARS更可怕
非典时期,手机短信更像一把双刃剑,有人用它来传递情感,有人却拿它来散播谣言。这条短信就是非典初期各种谣言的典型。但谣言终将会止于智者,删除它们,才是智者的态度。
非常指数:2星 ★★
典型指数:4星 ★★★★
传播指数:3星 ★★★
情感指数:0
►之八 反思型
“非典的几种死法:戴口罩闷死;喝中药噎死;同事染病被吓死;不敢乘坐公交车每天步行上下班累死;出差疫区回家无人理睬郁闷而死;公共场合打喷嚏被扁死;散布流言被骂死。”
推荐理由:身心轻松,生活才能有滋有味
解说词:无知才会盲目,这条短信把某些不正常现象加以放大,将人所暴露出来的自私、怯懦等加以善意嘲讽。每每读到用冷静和智慧烹煮而成的文字,被郁闷压抑的心情就能在开怀大笑后有一点儿轻松。
非常指数:3星 ★★★
典型指数:3星 ★★★
传播指数:5星 ★★★★★
情感指数:4星 ★★★★
►之九 真情型
“消毒水使爱情多了种味道,十六层口罩把誓言过滤得绝对可靠,清白的双手从未如此紧贴,我们用双眼感受彼此的心跳。”
推荐理由: 非典时期,典型表白
解说词:平常的日子让爱情走向平淡,非典的日子却让爱情重新闪光。平时觉得肉麻的情话,现在说出来是那么动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情,因为非典而获得了释放的出口。“非典”人生,是否让你对情感有了新的理解?
非常指数:5星 ★★★
典型指数:3星 ★★★★★
传播指数:4星 ★★★★
情感指数:5星 ★★★★★
►之十
“会昭,今生能遇上你,嫁给你,是我最好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我坚信,我们将最终战胜非典!永远爱你的妻子——晓红!”(短信的作者李晓红生前是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不幸染病,光荣殉职,终年28岁。)
推荐理由:属于一个人的短信,感动的却是所有人
解说词:这条短信,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它归类。因为,它给我们的震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短信的作者李晓红生前是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不幸染病,2003年4月16日光荣殉职,终年28岁。这是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给丈夫刘会昭的短信。每次看到这条短信,刘会昭这位坚强的军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晓红是我一生的最爱,她勤劳、俭朴、孝顺、好客,在我眼中是世上最好的妻子!”
非常指数:5星 ★★★★★
典型指数:5星 ★★★★★
传播指数:5星 ★★★★★
情感指数:5星 ★★★★★
【下期声音预告】
漫画 反映身边生活 勾勒周围社会 记录非典人生。
一张白纸,一只笔,一个你我熟悉的场景。在嘻笑中有深思,在怒骂中有感悟。
《中国周刊》6月7日将推出“漫画下的非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