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专题首页 | 活动介绍 | 网上投票 | 往届回顾 | 评选动态 | 媒体关注 | 候选人网谈 | 解读候选人  
候选人解读
· 周小川:学者驾驭金融战车

  提起周小川,我们首先会想到他是央行行长。可在很多经济界人士眼里,周小川更是一位学者。他一直致力于宏观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著作十多部,还两次获得国内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一位优秀的学者来执掌国家货币政策,表现会如何?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周小川。
· 李金华:为8万审计干部潸然泪下

 23日,李金华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3年年度审计报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审计“清单”。7个中央部委被曝光,几十亿元的资金黑洞让人触目惊心;长江堤防工程款大量被侵吞;体育总局动用奥委会1亿多元资金用于职工小区建设。报告中的18项内容,每一项都足够震撼。人们用“审计风暴”来形容报告所带来的冲击波,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李金华却显得非常平静。
· 汽车狂人:李书福

 李书福身上透着商人的精明,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当初他决定造汽车的时候,有人说他吹牛,有人说他是狂人。然而,面对种种质疑,李书福却从来没感到过压力。他觉得自己反正是从农村来的,失败了没关系,大不了回去承包几亩地,一边种菜,一边种水稻,有吃有喝就行了。现在李书福当然更用不着准备回家种地了。
· 胡茂元:车子开进500强

 20多年前,胡茂元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奔波于家、工厂和学校之间,他当时最希望能拿到一个高教自学考试的学位。而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要让上汽带着自主品牌,闯进国际市场。
· 李东生 “我变故我在”

和雅尔一样,2004年的李东生也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了一场让世界瞩目的大戏,在商业舞台上,他挥动着资本的指挥棒,指挥着TCL国际并购的交响乐。当更多的中国企业还在角逐欧洲的市场配额时,李东生却领先一步,收购了全球第四大电子消费类企业——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缔造了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
· 杨元庆“蛇吞象,不仅仅是联想”

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杨元庆,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个谈吐儒雅、随和谦让的书生。在联想内部,他绝对禁止员工称呼他杨总,谁都可以直呼其名。可就是这样一个被人称为怀柔老总的少帅,今年却使出了一招谁也没想到的杀手:与蓝色巨人IBM做交易,他的算盘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 任正非:“我强、我专”

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企业家,但是他按照企业发展,企业生存本身应有的逻辑,把企业做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在和跨国公司产生不可避免的对抗性竞争的时候,他屡屡获胜,而且在国际商界看来,在中国企业里华为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企业,非常难以对付的企业,但是实际上也是为中国赢得骄傲的企业。
· 候为贵:“没有成功 只有成长”

21世纪初,全球通信业进入一个历史发展的寒冬。绝大多数通信企业增长的神话被打破,有些企业甚至滑向破产的边缘。而在侯为贵这间办公室,员工们依然看到的是波澜不惊的董事长。在国内市场,他回避了与跨国通讯巨头正面交锋,把目光投向国际通讯巨头不屑一顾的第三世界国家,成功地推出了“第三世界”包围“发达国家”的“国际鹰计划”,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民族通信制造企业。侯为贵把他的这一国际化战略称为“内敛的激情”。
· 王传福: 小企业、大市场

2004年,王传福在公众眼前销声匿迹,在潜伏的1年里,他在这座科研大厦了,拆了几十辆名车,在上海囤积了2000多名工程师,进行汽车零部件的研究设计,目前已经取得500多项专利,说到汽车,技术先行的王传福,毫不掩饰。
· 徐立华:手机行业里的“战斗机”

 2004年6月,波导董事长徐立华和西门子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总裁蓝普新共同揿下了联盟的启动按钮。这是中国手机厂商与洋品牌结成的第一个联盟,按照协议,西门子将利用波导的3万多家网点销售西门子手机;波导则可以使用西门子品牌在国外销售手机。战略联盟的成立使波导手机开始大量冲出国门。2004年,波导出口手机超过了300万部。
· 张恩照:见证建行四十载

这是一场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前无古人的改革,作为开拓者,张恩照必须要直面无数全新的牵涉到法律、制度、管理、人事等方面的艰巨任务,甚至必须打破沿袭已久的利益格局,其难度可想而知。张恩照坦承,今年3月到6月,是建行股份制改造过程遭遇到的一段最为艰难、最为复杂的时期。
· 王宪章:金融企业的先行者

虽然身为一个资产总额6000多亿的大型企业老总,但王宪章平时待人处事非常平和。在中国人寿这几年,王宪章平均每个月要给10名最基层的保险营销员打电话,或者互通书信。他的一条经验是:永远不要忘记与一线人员直接沟通。王宪章平时常说一句话,中国人寿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难免会碰上呛口水的时候。过去4年,王宪章带领中国人寿经历了种种风浪。王宪章在保险业已经整整干了45年。
· 郭广昌:12年增长五万倍

郭广昌:我们搭台子,我就是设立一个很好的舞台给你很好的资源,我们一起来演出。你一定要做价值的创造者,你才会是长远的,通过创新去创造价值,通过科技去创造价值,通过管理去创造价值,你才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的支持,最终你也是获利者。
· 麦伯良:世界第一的气魄

10年来,无论中集取得了什么样的辉煌,麦伯良从不认为中集已经足够强大,因为全球集装箱的市场每年只有30亿美元,对于要做世界级企业的中集是远远不够的。从2002年开始,中集陆续收购国内几家汽车配件厂,开始进军半挂车行业。麦伯良的目标是今年实现中国第一,5年内实现世界第一。
· 张文中:博士后“效益”

今年42岁的张文中在业内有着学者之称,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博士,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然而用张文中自己的话说,研究方向是系统工程学的他进入零售行业算得上是误入歧途。
· 黄光裕:电器厂家 恨爱交加

黄光裕今年表现不俗,赢得了这些评委的关注。其实,今年以前,处事风格一贯低调的黄光裕,在外界的名声并不响,他白手起家挖到第一桶金的故事,甚至一度流传的颇为神秘。那他在2004年是怎么走进公众视野的呢?我们来认识一下黄光裕。
· 马化腾:眼光独到

马化腾的腾讯的增长速度特别像一个神话,它的这种发展速度,是许多综合门户类的网站不能望其项背的,再次验证了一条商业规律,在IT业也是一样适用的,那就是专注才能生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副总监王晓晖
· 马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马云把互联网和商业结合起来,他做商业,他不是卖眼球,他是充当了一个最廉价的中间商,让买者和卖者直接见面,他的作用是减少中间商,消灭中间商。——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钟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