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往期节目查询

景德镇《瓷从山水来》 2004年11月2日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3日 14:50

  编导:谢庆利 摄像:朱奕


  这种方砖一样的东西叫“不子”,它是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原料。几千年来景德镇人就是用这种原料演化和抒写了一个个关于制瓷的神话。促使这种瓷土形成的正是景德镇第一山“高岭山”以及号称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而它们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亿万年那场巨大的地壳造物运动,大量的山石的堆积沉淀造化出了今天这样一个风光秀美的古镇——瑶里。

  这条逶迤清丽的瑶河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呈“Z"字形的河水将瑶里古镇一分两半。作为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就窑火熊熊,直到明朝初年,景德镇兴建官窑,这里的瓷窑外迁,瑶里才逐渐沉寂下来。

  瑶里古名窑里,顾名思义,它应该和制瓷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瑶里就是景德镇制瓷原料釉的中心。几千年来,它一直保存着最自然和古朴的天然环境。生活在这里的世代乡民时刻沉醉在这清秀灵韵的山水之中。

  吴什娣是瑶里村居委会的领导,现在她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她来到这里并带领浮东矿的妇女挑采制瓷的原材料釉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她所在的瑶里乡村居委会是一个有些特殊的组织,因为这里的成员都由矿工家属组成。

  当时的瑶里村居委会的妇女就在这里开会、分发挑采瓷石的任务,挑瓷的原料主要是由妇女们在附近的山上挑瓷石来完成。她们每天要挑着瓷土往返数次,路途遥远,十分辛苦。她们就这样一直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那个年代的诸多事情已经渐行渐远了,今天这里仍然遗存下来了大量的古作坊。在饶南古窑遗址的手工业作坊里,依然保存着制瓷原料釉果的加工过程。

  瓷石粗淘的过程是这样的:将瓷石捣细后,铲入淘洗池中搅拌和淘洗 。其中颗粒较粗和重量较大的则迅速沉到池底,而细粉状的则溶入水中,成为浑浊的浆体,然后再用木桶舀入排沙沟,其中较粗的颗粒再次沉降在排沙沟里,较细的则流入沉淀池。再将沉淀的浆体舀入稠化池进一步沉淀浓缩,再舀入泥床,待干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制作瓷石不子。

  那么,瑶里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瓷业中心呢?这和它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瑶里境内林木茂密,山中盛产瓷石,历经数百年开采仍蕴藏丰富;境内的瑶河是昌江的东源头,支流遍布全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可以淘洗瓷土、设置水碓还为交通、货运提供了便捷的水路。瑶里境内分布着大量上等木材——黄山松。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瑶里的瓷业生产规模得以长盛不衰。

  用松柴烧窑,是景德镇瓷器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的重要原因。千百年来,景德镇瓷窑不知烧掉了多少树林。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要耗费十里的树林,由此可见烧窑的不易。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点火烧窑史的瑶里,瑶里人最懂得山林对他们的意义。

  700多年前,在瑶里发生了一个"杀子禁伐"的故事。相传元末明初,为争夺山林权属,汪湖村与梅岭村发生严酷的争斗,眼看着被视为风水宝地的古树林将毁于一旦,在县衙调解下,两村立下"伐树杀头"的约定。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湖村老族长年仅8岁的儿子上山砍倒了一棵拇指粗的小树,再次引发两村的争斗。为平息事端,老族长大义灭亲,手持利刃将亲生儿子杀死。从此以后,两村村民再无纷争并共护森林。这座山取名为"罪山",以此警示后人。正是千百年来瑶里人对森林的悉心保护才林木得以茂盛的生长,才有景德镇的瓷窑延续千年和窑火不断。瑶里也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山清水秀。

  而在这山清水秀的古镇还有一个千古不变的民俗。瑶里的村民从来都不吃瑶河里的鱼,即便是瑶河里的鱼老去了,人们也是将它们的尸骨剁成细块再次投到河里。在瑶里人看来,游鱼是这里天然的“清道夫”,这样做可以保护水质的清洁,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善举。 岸上的这块禁渔的标牌警示着村民和南来北往的过客。

  勤劳朴实的瑶里人之所以对山林和鱼水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还因为瑶里曾经因为过度采矿伐木、烧窑制陶从而引发水土流失,这曾经给瑶里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正是经历过这样的灾难才使瑶里人们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精心护呵自己的生存家园。

  在景德镇制瓷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南宋末年景德镇制瓷原料中的硬质瓷土非常缺乏,瓷窑所烧出的瓷器竟然不能独立成形,景德镇瓷业开始面临原料危机。而在这个时候景德镇瓷工在一个偶然的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制瓷原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岭土。那么作为制瓷原料高岭土是怎样的呢?

  公元1712年,当欧洲盛行仿造中国瓷器的时候,法国传教士昂雷科莱于首先来到景德镇传教。他来到景德镇后对景德镇制瓷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这种神奇的泥土,让这位欧洲来的传教士着迷,但他没有把这种泥土当作神灵来崇拜,而是把它的样品送进欧洲科学家的实验室。然后他以"惊奇的发现"向国外介绍高岭土。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也就是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也来到高岭考察,在他的名著《中国》第三卷中,他对高岭土做了详细介绍,并用"高岭"的发音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KAOLIN,从此高岭闻名世界。高岭土也成为国际黏土矿物学的专用术语。

  早期的高岭土出自高岭山,它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在元、明、清历代史料中,多次提到高岭土。明末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景德镇的陶瓷工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被详细的记录下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一名高粱山,出粳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这里所说的高粱山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山。

  高岭土的发现与当时所用的单一的瓷土矿石构成了二元配方,所谓的“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和高岭土混合而成的产物。这不仅解决了制瓷原料的不足,也给景德镇瓷业带来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可以说它的使用是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


  高岭山的高岭土开采时间为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乾隆年间后期,两百年的大量开采,留下了大量的白色尾砂和许多采矿遗迹。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古矿坑多采用坑道开采方式,这种方式延续了两百年,在这两百年间,成千上万吨的高岭土都是以这种方式从坑道中采出,所以现存的坑道都很深,里面比较大,洞口却很小。当年运输矿土全凭人力,可以想见当时的艰辛。

  “接夫亭” 坐落在高岭古道上,是当年矿工每天挑瓷的必经之地。几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如今这里已是人去楼空。置身与此仿佛看到了矿工家属翘首期盼丈夫归来的情景。在接夫亭下面坐落着的这个石亭叫“水口亭”,它是高岭山上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当年矿工休憩的场所。不同的是它比较敞,许多矿工们采矿回来都可以在这个地方长时间的休息。在水口亭的前面是一个弯曲的山路。这里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矿工每天挑着瓷土往返于山水之间。这一级级的青石板铺砌的山路目睹了一代代的挑瓷工人辛勤的劳作场面,可以说它印证了发生在那个时代的诸多往事。

  很难想象这个位于高岭山下,十分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是今天人们常说起的高岭村。高岭土就在它对面的高岭山上发现的。高岭村是高岭土成长的摇篮,过去高岭山上的矿工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这里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的农耕生活。

  东埠是古代浮梁四大名街之一,也是当年货物的集散地。高岭山上的瓷土运到山下的东埠码头。然后再将大量的高岭土、瑶里釉果和窑柴运往景德镇。这麻石板上的深深的凹痕就是当年运送高岭土时独轮车留下的痕迹。东埠村前流过的这条河承载着东埠与外界的联系,当年众多货船云集于此,两岸店铺节次鳞比的排列在这里,可谓灯火通眠,十分热闹。

  景德镇的兴起与发展是和这无数小船的来往紧密相关的。明代裣事缪宗周在《咏景德镇兀然亭》诗中说: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这首诗描述了当年景德镇瓷业繁荣和水运忙碌的景象。

  距离景德镇两百公里的虎口是鄱阳湖和长江的汇合处。公元1084年,苏东坡考察了那里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这位大诗人泛游江面的时候太过于专注于石钟的声音而忽视了身后这万顷碧波上装有中国瓷器的货船。

  其实关于昌江的故事还有很多。尤其要提到的是昌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景德镇东部的南山瀑布。南山瀑布位于景德镇的最高峰五股尖上,五股尖的海拔大约是一千六百一十八米,关于这条瀑布还有许多的传说故事。据说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因为迷恋这里的风光曾在这里驻足停留。

  传说当年八仙游吟浮梁的时候,何仙姑看到飞流泉水,想下来洗澡,后来吕洞宾躲在旁边窥视她洗澡,何仙姑这时发现有人偷看,她慌慌张张提着白纱就飞上天,这时候她的白纱由于挂到了一个石头上使她落到了瀑布下。我们现在看到瀑布下有一个瀑布的形状就像白纱,至今还在那里晃动。当她上天的时候,鞋子落下了前面一个山上,所以前面一个山也叫鞋山。鞋山的名字就是何仙姑那个鞋子的来由。

  神山秀水给了人们无限遐想和思考的空间。美丽的故事,动人的传说终究会流传下去,留给人们的还是那种对山水的依恋和感激之情。千百年来,昌江一直是景德镇的生命线,是人们心中的母亲河,它将景德镇周边山区的制瓷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景德镇同时也把精美的景德镇瓷器运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景德镇的陶瓷在得天独厚的山水熏陶下,在绵亘数千年的历史颠簸与行程中辗转迁移,景德镇瓷器经过历史上几个朝代的推陈出新,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生存、演化和蜕变。勤劳的景德镇人也因此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如今世代生活在古镇瑶河两岸的人们更是将这昌江水视若珍宝,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已与这条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了。他们深深懂得“瓷从山水来”这个道理。

  太阳一出哎,满天啰红哎,红光喜照呦瑶里峰啰。瑶里人民哎,干劲啰高喂,翻山越岭哟摘茶忙啰。

(编辑:红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