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风光无限——专访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08日 14:05
策划:郭建新 马丽君
编导:马丽君
助编:王菁 杨晓辉
吉米·卡特
一个来自美国南部乡村的青年
一个曾经到过上海的潜艇中士
一个佐治亚州田野中的无名农场主
一个美国现代史上的和平总统
80岁的卡特,在国际冲突中穿梭斡旋,为和平寻找出路
吉米·卡特,80年代初的美国总统,很多媒体在评论他时都说,卡特是一个卸任后比在任时更精彩的政治家,科特也说,自己真正的事业是从退休开始的,与其他美国总统相比,他看上去少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平和。也许就是这份平和才让卡特在56岁从总统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继续奋斗的事业。这么多年来,卡特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为推动和平在世界上奔走,甚至多次冒险亲自前往冲突爆发的中心进行协调斡旋。2002年,卡特因其“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努力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与战争相关,如果不懂武力,也许会被视为懦弱的表现,而不能成为美国总统。但卡特从宣誓就职的那一刻开始就决意要做一位和平的总统,他想尽力实现消除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敌意。
在总统任期内,卡特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促成了埃及与以色列这两个多次交战的国家摆脱战争, 共同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以两国总统在历史上第一次把手握在了一起,为中东开启了和平之门。1994年,在卡特总统卸任的13年后,他前往朝鲜斡旋,成功地化解了第一次朝美核危机。
记者:总统先生,让我们回顾一下您在90年代初期访问朝鲜的情形,您为什么要去朝鲜,是有人邀请还是您自己有此意?
吉米·卡特:金日成邀请了我三年去访问平壤,当时的情形和现在其实非常相似,美国政府当时拒绝同朝鲜政府进行直接对话,最后我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允许去访问平壤,并同金日成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很成功的会谈,但是我去是因为我得到朝鲜的邀请,同时也得到了白宫的批准。
记者:但有消息说在您访问朝鲜之前就有军事打击朝鲜的计划,您是否认为当时的局势很动荡,您是如何劝说朝鲜的?
吉米·卡特:当时的情况确实非常动荡,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局势也差不多。两者之间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共同的基础和底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一方的政府愿意使用武力,双方的政府和人民都希望看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记者:我知道了,克林顿总统和您说了什么?
吉米·卡特:这个我不谈……
记者:我理解,那能不能和我们说说您与朝鲜当时金日成的会谈。
吉米·卡特:这个我也不想谈。
记者:这也是秘密吗,可这是一次谈判是吗?
吉米·卡特: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谈朝鲜的好。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您是美国前总统中惟一与朝鲜领导人面对面打过交道的一个人,谈谈您对他个性的印象,及他的外交政策的看法。
吉米·卡特:不论是朝鲜当年还是现在的领主席都是那个国家毫无置疑的领导人,受到本国人民的无限崇拜。并且能够做出最后的决定,就像当年金日成一样,我觉得金正日现在也有这样的权力。
记者:您打算做些什么吗?因为有消息说您打算去朝鲜访问。
吉米·卡特:我目前没有这样的打算,当然如果朝鲜政府邀请我去我考虑去,但是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记者:您确定不会去朝鲜?
吉米·卡特:如果他们邀请我,我当然会考虑去,但他们并没有邀请我去。
对于朝核问题,卡特先生明显地表现出不愿意多谈。但是当我们的话题转到中国的时候,他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卡特在自传中曾经这样写到“当我还是童年的时候,就从做海军的汤姆·戈迪舅舅的信件中知道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从那时开始,我对中国的兴趣油然而生。多年以后,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潜艇军官,我终于可以到我孩提时代就耳闻的一些地方去参观了,其中就包括中国。”
记者:您告诉您的中国朋友说您很久以前就来过中国,那是在1949年,您还在潜艇上服役,那时候您去了上海吗?
吉米·卡特:对,我到上海了。
记者:当时您就去过那个城市吗?
吉米·卡特:是的,我对那个城市进行了深入访问,还在青岛呆了几个星期,主要是访问了这两个港口城市。当时还在匆忙中访问了北京,但是主要是在上海和青岛。
记者:那还是在我出生之前很久的事情。
吉米·卡特:我想是的。
记者:说说您当时对这些城市的印象。
吉米·卡特: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只在沿海城市拥有立足之处,毛泽东领导军队将这一小撮国民党军队团团围住,当时的局势在我一个中士的眼里看来也是非常明朗的。
记者:您当时24岁还是23岁?
吉米·卡特:当时只有24岁,很明显,国民党的末日快到了。直到1949年4月到1949年的10月期间,毛泽东的军队大获全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记者:从那个时候起,你是否会想到,几十年以后您将会在中美关系中起到历史性的重大作用?
吉米·卡特:没有想过,我当时只是想当好一名海军军官,但是那个时候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并对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敬意。当我成为总统后,如何处理好美中台三方这种复杂的关系,是我作决定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我当总统之前我就下定决心要使中美关系正常化。我有了第一次机会与邓小平进行了密谈。密谈是在1978年进行的,1978年的12月中旬,北京和华盛顿都发表了联合声明。
记者:是同时发表的声明。
吉米·卡特:是的,同时发表的,中美关系正式正常化开始于1979年的元月一日,那是我作过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记者:您刚才提到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秘密会谈,据我所看到的一些史料,你们甚至使用了密码来指代这一事件,是这样吗?
吉米·卡特:我直接和邓小平进行了谈判,我们并没有通过美国外交部或是美国国务院来传递我们的信件,我们与他的通信都是直接通过白宫发出的,我委托当时的中间人将信件直接转交给邓小平,他很快向我做出了答复,这是最高机密,我们不希望美国或者中国的人知道这其中的事情,那段时期确实非常激动人心。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可以强烈的感觉到您与邓小平的亲密感情,您对他的印象非常好,与他的关系也很好。
吉米·卡特:我们私下里是很好的朋友。
记者:你们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吉米·卡特:我们第一次见面就在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几天之后,因为我邀请他去白宫,同时邀请他去了亚特兰大,田纳西,及其它的一些地方。
记者:邓小平先生有一顶牛仔帽。
吉米·卡特:是的,这个东西很有名,这是一种彼此信任、亲密的感觉,我们之间私下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谈话,谈到了对生命各种层面的感悟,谈到了两国关系,我们也涉及了一些敏感的话题,包括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商贸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战争遗留下来的苦难,因此他与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进行的很顺利,
在卡特总统任期内,美国国内经济疲软,外交上则发生了伊朗扣压美国使馆人员的人质危机,卡特总统处理这次震惊美国的人质危机的过程中,遭到了普遍的批评。虽然在卡特总统不断的外交努力下,被扣押的人质最终得到了获释,但是当人质启程回国的时候,卡特已经不再是美国的总统,正在离开华盛顿的途中。
50多岁卡特, 正值壮年,离开白宫,没有工作,没有目标,卡特感到茫然;经过认真地重新审视自己,卡特决定利用自己的经验、声望和影响力,去解决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1983年,卡特和夫人创办了“卡特中心”,这是个非赢利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和党派之外,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的和平和改善世界各地人们的健康状况”。
记者:总统先生,谈到您个人,在您任期满之后,许多人认为,包括我也觉得您比当总统的时候更加成功了,您觉得呢?
吉米·卡特:我不敢说更成功,我觉得在我生命中最令我满意的事情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了。这是在我当总统的时候实现的,而不是在我当总统之后。而当你不当政的时候,你仍然有各种优势,包括权威、权力、影响力和知名度来做一些事情。
记者:我觉得您在不当总统之后更活跃了,您在许多危机中进行调停,参与了古巴危机、伊拉克问题、朝鲜问题。
吉米·卡特:我在白宫的那段日子以各种方式延伸到了我在卡特中心的工作中,我的个人生活从来没有被中断过,它是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使我能够继续解决各种问题,在卡特中心的时候,我不提倡大家称呼我为总统,卡特中心这个机构是用来帮助世界上最贫困大众摆脱苦难的,卡特中心致力于帮助世界上最需要帮助的人民。在世界上65个贫困的国家中,35个位于非洲,这并不是一个意外,因为非洲是贫困现象最突出的地方,所以我们的工作是针对非洲成百上前的农户,是针对当地的农村, 这就是卡特中心从事的工作。就像你说的这些工作都让人兴奋,使我们非常繁忙,我想说,我现在的生活肯定不比我在白宫的生活过的差。
记者:我觉得这好像是一种奉献。
吉米·卡特:哦,是的,而且非常令人高兴。
记者:对您来说是一种新生活。
吉米·卡特:对我及我妻子都是,绝对是。
在非洲的一个炎热的下午,卡特坐在一块草地的中央,向他周围欢呼的农民致谢。一个农民的代表对着话筒说道:卡特总统,我们非常感激您。两年多来,由于您的帮助,我们这里的玉米长势良好,连年丰收,这太令人高兴了,真的,我们衷心感谢您。
成功的果实和真诚的感谢使卡特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此时此刻,吉米·卡特感到幸运,他在今天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角色和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