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 往期内容

钢丝上的较量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08日 11:25

  策划:郭建新 陆小言

  编导:陆小言

  助编:杨晓辉

  摄像:刘艺

  播出日期:03年9月7日

  按照美国战争前的初衷,赶走萨达姆的美军应该是在鲜花之中行进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伊拉克应该在感谢中等待新生活的到来,然而,今天的伊拉克局势不仅让美国初衷的浪漫荡然无存,而且各种抵抗力量使美英联军危机四伏。不平静的伊拉克潜在着种种危机,而国际恐怖活动已经把伊拉克当成一个重要的活动目标。就在伊拉克的政治经济重建艰难展开,伊拉克人民翘首企盼正常生活到来的时候,连续发生的三次大爆炸几乎让人重返令人窒息的战争中,伊拉克的局面似乎再次失去了控制。

  8月7日,约旦驻伊拉克大使馆发生爆炸,造成17人死亡,60多人受伤。

  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发生爆炸,造成2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8月29日,伊拉克中部什叶派穆斯林圣城纳杰夫发生了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29人死亡,另有220多人受伤。伊拉克伊斯兰教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哈基姆在这次大爆炸中遇害。官员们称,由于爆炸威力太大,他们只找到了哈基姆的一只手、手表、腰带和钢笔。

  巴格达于当地时间8月31日早上为哈基姆举行了悼念仪式,他的遗体安葬在他的出生地纳杰夫。当日,伊拉克50多万各界群众乘坐着各种交通工具,陆续来到城市的各主要街道,参加哀悼什叶派领袖哈基姆的活动。参加活动的群众首先在巴格达城区北部的什叶派卡齐迈因大清真寺前集合,然后步行2天,160公里,穿过市区赶往圣城纳杰夫。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抬着哈基姆的遗骸和遗物。一些群众一边捶胸顿足,一边高呼“向凶手讨还血债”的口号。哈基姆的遗骸在9月1日运到巴格达以南80公里的伊拉克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葬礼于9月2日在纳杰夫举行。

  这次恐怖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更是强烈的刺激了伊拉克最敏感的神经。伊拉克历来存在着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占到人口总数60%以上的什叶派穆斯林,在萨达姆时代长期受压制,几经反抗遭到残酷镇压,教派冲突是伊拉克最敏感的神经。纳杰夫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宗教圣地,什叶派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的第四任继承人阿里就安葬在这里的阿里清真寺内,纳杰夫因此建城,由此成为什叶派最神圣的地方。显而易见,8月29日的事件,无论是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选定的攻击人物,作案的手段,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正如事后调查得出的结论一样,纳杰夫恐怖爆炸目的是挑起伊拉克最危险的宗教争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先:我想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敏感上,第一时间敏感,第二,地点敏感。第三,这次爆炸事件针对的目标敏感。所谓的时间敏感,我们都知道在此之前,8月19号,伊拉克刚刚爆发了,针对伊拉克,就是联合国驻伊拉克总部的爆炸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特别代表德米诺刚刚被炸死,在此之后伊拉克实际上进入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段,这次爆炸事件发生在这个敏感时段下。第二,敏感地点,这次爆炸事件是发生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的圣地那捷夫。而且是发生在那捷夫阿里清真寺门口,阿里清真寺是全世界什叶派最著名的圣地,这是敏感地点。敏感人物就是说,这一次爆炸事件袭击的目标,直接是针对哈吉姆的,而哈吉姆在伊拉克是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人物。

  据悉,恐怖分子提前3天就来到了纳杰夫市,住在一名毫不知情的朋友家中。事发当天,他们把炸药分别安放到两辆汽车内,然后把汽车停靠在阿里清真寺南门外。当哈基姆走出清真寺时,便用遥控器引爆了车内的炸药。这种“汽车炸弹”我们并不陌生,而再次使用这种手段就好像为引爆者贴上了标签,以向世人证明这是一次毫无疑问的、“基地”手法的恐怖袭击。


  而爆炸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更是敏感。在星期五中午穆斯林最重要的礼拜活动结束后,在阿里清真寺这个坐落于纳杰夫市中心,在什叶派穆斯林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制造爆炸,恐怖分子企图挑起教派争端的意图昭然若揭。

  经过精心策划,他们更是选中了哈基姆作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哈基姆是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领袖,是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第一人。由于他反对萨达姆政权长年流亡伊朗,曾与前伊朗保守派宗教领袖霍梅尼等人关系密切,但是在3个月回到伊拉克以后,哈吉姆在政治上温和务实,并不反对与美国人合作,主张教派和解与全民选举,因此,哈吉姆是稳定伊拉克不可多得的重要角色,也是美国十分看重的一个政治宗教领袖。


  李绍先:我们都知道哈吉姆是出生在伊拉克什叶派一个非常著名的家族。这个家族在伊拉克什叶派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哈吉姆家族,长期以来和萨达姆政权是敌对的。萨达姆政权曾经先后杀死了哈吉姆家族20多个成员。哈吉姆本人曾经长期流亡伊朗,今年5月份,在流亡了23年之后,从伊朗返回到伊拉克。哈吉姆在伊拉克战后是采取一种比较务实的,就是相对来讲他是配合美英占领当局尽快稳定伊拉克战后的局势的一种态度。所以,他在什叶派中有广泛影响,同时实际上是稳定伊拉克战后局势至关重要的人物。

  纳杰夫爆炸案件后,几乎所有的分析家都表示,纳杰夫真正的麻烦还没有来临,因为早在萨达姆倒台后,纳杰夫的不同宗教团体之间的矛盾就十分的明显,当时,哈基姆属于温和派的穆斯林,此前一直要求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对伊被占领状态保持克制。哈基姆的死不仅使什叶派有可能陷入内部权力的争斗,更使得美英部队与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平衡彻底坍塌。

  9月2日,当人们正在纳杰为哈基姆举行葬礼的时候,又一起爆炸事件发生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警察总局外的一辆汽车发生强烈爆炸,造成数名路人受伤。有人估计这是针对警察局大楼的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但大楼没有受到多大破坏。

  如今,什叶派穆斯林的克制已经到了极限,他们认为,美英联军没有对自己应该负责的安全负起责任,当恐怖爆炸的真正凶手还不能最终确定的时候,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日子会更加危险。所有的不满都会变成某种致命的武装袭击。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在纳杰夫当地政权的邀请下,开始协同伊拉克警方调查这起造成了129人死亡的纳杰夫爆炸袭击。调查发现,纳杰夫爆炸案与8月7日约旦大使馆爆炸和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爆炸有相似之处,这三次爆炸中的炸弹都是用相同物质制造出来的。

  据美联社消息,伊拉克警方目前已经逮捕了与纳杰夫市阿里清真寺汽车炸弹爆炸案有关的19名嫌疑犯,初步情报显示,他们分别从科威特、叙利亚和约旦进入伊拉克,他们都是逊尼派当中瓦哈比派别的成员,知情人证明,本·拉登就是这个教派,这19人中有许多人承认,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调查人员称,被捕的嫌疑犯们供认说,近期的一系列爆炸袭击是要让伊拉克处于混乱状态,这样警察和美军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边境警戒上,外国恐怖分子才能更容易地进入伊拉克境内。这些嫌疑犯还供认出其他一些暗杀政治宗教领袖和破坏电厂、自来水管道和输油管道的阴谋。

  纳杰夫爆炸案使伊拉克局势更加复杂。如果真如纳杰夫警方宣称的那样,“基地”组织在背后操纵了纳杰夫阿里清真寺爆炸案的话,这无疑向驻伊美军发出一个信号:萨达姆政权残余势力与“基地”组织相互勾结,很可能对伊拉克其他目标发起新一轮袭击,导致伊拉克治安形势进一步恶化。或许,伊拉克即将进入“多事之秋”,这四次爆炸案可能还只是先兆。

  李绍先:这方面的影响的确是值得重视的,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判断,进入8月份以来,一系列的爆炸事件已经显示,在伊拉克战后对付美英联军这些力量的阻力,已经开始在向所谓的阿拉伯志愿者或者是伊拉克圣战分子转变,也就是美国人所讲的和基地组织有联系的这些人,这些势力在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理由担心,包括西方媒体也在担心,伊拉克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恐怖分子的乐园,就是他们活动的天堂。

  目前,纳杰夫清真寺爆炸案已经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掀起了批评的声浪,他们纷纷指责美国无能,称其在战争结束近四个月后仍无力提供足够的安全保卫。

  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成员、伊什叶派自由宗教学者穆罕默德·巴赫尔·乌卢姆30日宣布暂时退出临管会,以抗议美英军队未能向伊拉克人民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这一举动反映出美英占领军由于维持社会治安不力,已经引起伊拉克什叶派上层温和派的不满。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什叶派中的反美激进势力借机抬头,伊拉克的局势将会进一步复杂化,美英所规划的政治重建将会遭受更大的冲击,经济重建也将更加艰难。

  就在纳杰夫爆炸案发生的两天后,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最终确定了伊拉克新政府25名部长的人选。由于纳杰夫发生的汽车炸弹事件,整个内阁成员名单的宣布被推迟到受害什叶派领袖哈基姆的葬礼之后。


  据悉,临管会根据各个民族和教派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分配了政府中的25个部长职位,其中有13名什叶派穆斯林,5名逊尼派穆斯林,5名库尔德人,1名土库曼人和1名基督教徒。这将是美英军队今年4月占领伊拉克并宣布推翻伊前政权之后,伊拉克成立的第一个政府。

  李绍先:这个新政府的出台确确实实是非常仓促的。从这一点看,也可以反映出来没有迫切的心理,他迫切要搞出一个所谓伊拉克治理伊拉克人的一种实体来,从而解脱自己占领的这种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个人认为,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成立,在短期内,甚至于在一个比较中期内,都不会对伊拉克的局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自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伊拉克重建的最大问题。在确定新政府内阁成员名单的当天,联盟国家临时管理当局与临管会同意组建一个联合安全委员会,以便改善伊拉克的整体安全状况,同时为伊拉克人更大程度的参与安全事务提供机会。

  美国人管理也好,伊拉克人管理也好,如果没有安全的环境,重建工作仍旧会困难重重、停步不前。安全已经成为战后伊拉克最重要的生命线,而作为国际恐怖主义展示手脚的伊拉克,对恐怖分子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的。

  目前巴格达已经成为世界上刑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被称为全球最不安全的地方。在伊拉克连续发生的这四次严重爆炸事件后,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伊拉克安全形势的恐慌。现在的伊拉克就好比一根敏感的钢丝,走在明处的是美英军方,是伊拉克现在的管理者,而藏在暗处的正是无所不能的恐怖分子,双方将在这根钢丝上展开较量。看得出来,美国最初并没有走钢丝的打算,现在也只能是战战兢兢强挺支承。连续四次的恐怖爆炸正在倾覆着伊拉克这根危险的钢丝。

(编辑:张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