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光荣与梦想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1日 16:53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之世界):
策划 郭建新
编导 孙苗青
摄像 刘军辉
本周令人感到最悲哀的城市是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自从10天前的那个晚上发生了当地20年未遇的大地震以来,美丽的阿尔及尔满目疮痍,遍地废墟,死伤人数过万,空气中弥漫着瘟疫前兆的气息。这对一个经济实力不足、科技有欠发达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阿尔及利亚迅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解囊相助,30多个国家的地震救援队赶赴灾区,中国国家地震灾难紧急救援队也首次出国执行任务,效果显著、声名大振。但是,令许多救援无功而返的是,在里氏6.7级的震撼中当地房屋不堪一击,造成毁灭性坍塌,9名中国人都是在租用当地建筑物中,遇难而长眠异乡。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质问,为什么当地建筑竟是如此的“豆腐渣”?而中国在当地承建的建筑工程结构完好,无一倒塌,挺过了地震劫难。质量是困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问题。不谈质量,何以谈发展?
本周最欢乐的城市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这座城市迎来了自己300年的城市庆典。载歌载舞的节日景象持续了十天。最耀眼当属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名人显赫,群星灿烂,圣彼得堡真是风光无限。但是与欢歌笑语同时进行的是严谨认真的外交活动,一系列多边和双边的峰会与会谈,许多重大和微妙问题将要在圣彼得堡完成一次进展。众多国家首脑来到圣彼得堡,看上去是参加一次庆典,实际上是期望能够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地点和机会,弥和由于伊拉克战争造成的严重分歧,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天的世界还是不能离开“大国一致”的安理会原则。普京总统的精明在于他抓住了时机,把一个三年前筹备的国家庆典,办成了一个缓解尴尬现实的国际外交盛会。毫无疑问,受益最多的还是东道主,通过这个被人称为“世纪盛典”的活动,普京总统已经让俄罗斯找到了一些走向未来的自信和感觉。
水均益:在追溯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史时,人们常常会说到这样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从此有了共产党。这个改变了俄罗斯、中国历史以及整个世界的炮响,就发生在86年前的俄罗斯西北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今天,这座多次影响欧洲乃至世界走向的城市,刚刚度过自己建城300周年的盛典,这是一个吸引世界目光的盛大庆典。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圣彼得堡对于俄罗斯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它蕴藏着俄罗斯民族和国家一个持续了300年的梦想。今天的盛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这个梦想。
从2003年5月23日开始,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开始了庆祝建城300周年的隆重庆典,这是一个国家的庆典。为了这一庆典,俄罗斯从三年前就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这里面包括大量的市政建设和整改,为此,财政状况并不宽裕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拨款相当于30亿美元的卢布,用于这次庆典。全部庆典持续10天,鲜花彩灯、载歌载舞,商贸展览、游客云集,4000多项活动丰富多彩,300年的圣彼得堡沉浸在欢庆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来自世界的贵客,45个国家的元首,20多位第一夫人,其中,中、美、英、法、德等大国首脑全部聚集在这里参加庆典;圣彼得堡,一座并不特别古老却很特殊的城市,似乎还没有哪座城市的庆典能够如此隆重而引人关注。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季志业: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正好用城市让俄罗斯老百姓感受到,这就是俄罗斯思想,这就是俄罗斯文化精粹,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民族精神。它通过这次庆典活动向世界展示俄罗斯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大,在国际世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这么一个国家。另外一方面,俄罗斯想通过这些活动向世界展示,俄罗斯这么一个国家拥有很大经济发展潜力,整个社会已经开始走向稳定,是值得投资的一个地方。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涅瓦河的出海口,濒临波罗的海的芬兰湾,当圣彼得堡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俄罗斯和北方的瑞典历史上在这里进行了多年的战争,俄罗斯始终想在这里找到一个出海口,建立一条通向西方欧洲的通道。历史学认为圣彼得堡的建立并成为一国之都是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开端,尽管它的出现与当时俄罗斯与瑞典的军事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这背后深藏着的是俄罗斯对进步、繁荣和胜利的渴求。主导建立这座城市的是18世纪初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彼得是在清除了姐姐索菲亚摄政之后才真正成为一国之君。彼得坎坷的经历构筑了他特殊的性格,在1698年从西欧学习游历回国之后,他深深感到俄罗斯的保守、陈旧和落后,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颁布改服装剪胡须等大量移风易俗法令之外,1703年开始,在边境海边建立一座新都城是彼得的一个大胆而有坚定不移的决定。为此,彼得长期远离莫斯科的宫殿,居住在木屋里,下令调集全国的石料运往西北边陲的海边。这座城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
专家访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季志业:彼得大帝是非常强硬的人,也正是这么一个强硬的沙皇,在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建树的沙皇。彼得大帝决定要建立一座城市,一开始他是为了防范瑞典人的反攻,同时彼得大帝为了躲避莫斯科贵族的包围,他要树立自己沙皇的新的形象。他决定把首都建在北方,另外还考虑通过圣彼得堡和欧洲联系在一起。
18世纪初的俄罗斯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路口,当时,西欧已经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处在迅猛发展中;而俄罗斯却依然处在封闭落后农奴制状态中。西欧的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俄罗斯上层产生了极大冲击。尽管宫廷中生活方式追随西欧,但是在旧体制中的既得利益者贵族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俄罗斯面临着对未来的选择,彼得大帝运用自己至高无上王权,对俄罗斯的历史作出一次推动;由于这种推动的强制性,彼得大帝的改革被有些西方史学家评价为是“刺刀推动的改革”。但是这种推动的结果使俄罗斯迅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在其后的100年中,俄罗斯的发展令西欧感到惊讶,在群星灿烂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成就面前,不仅欧洲而且整个世界都感到了俄罗斯厚重的力量。彼得大帝的功绩被后人所认识,他为俄罗斯选择的进步发展道路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融入欧洲”。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融入欧洲的窗口和起点。
专家访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季志业:圣彼得堡当时也是俄罗斯通过新的首都从欧洲吸纳文化的一个渠道。俄罗斯贵族和当时欧洲皇族进行通婚就把当时欧洲很多风俗习惯文化带到俄罗斯。比如说俄罗斯皇亲贵族,他们讲的是法语、吃得是法餐,或者德语、德餐。他们同时也是把欧洲的先进的经济文化介绍给俄罗斯。十月革命爆发的时候,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出现了一大批产业工人,就是因为他们把欧洲的大工业的设备、管理方式移到了俄罗斯。
圣彼得堡的建筑充满了欧洲的味道,宫殿、花园、博物馆、教堂、大学应有尽有。这座城市的设计师是意大利人特里齐尼,为了圣彼得堡特里齐尼终老于此。从欧洲人对圣彼得堡的评价中可以看到很多赞赏,他们认为莫斯科是俄罗斯的,而圣彼得堡是欧洲的。但是,俄罗斯融入欧洲的道路并不平坦,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俄罗斯陷入持续了40年的宫廷王位之争;1764年10月的一天,随着叶卡捷琳娜二世接受了英国医生的牛痘接种,俄罗斯再次开始了融入欧洲,但是俄罗斯对外扩张战争的持续不断,使整个世界都感到震惊,融入遭到失败;1861年初,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再次推动融入欧洲的现代化,但他的专制必要论招致民粹派的暗杀,融入欧洲再次失败;1906年末代沙皇在日俄战争失败后,又想到了融入欧洲,谋求强大,但是沙皇俄国在远东扩张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泯灭了这种奢望,而且引发了国内革命彻底埋葬沙皇王朝。1921年——1924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再次期望在经济上融入欧洲,但是西欧的敌对势力,使这种努力受到挫折;60多年后,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剧变的结果是俄罗斯走上融入欧洲的道路,这已经是第六次的努力,今天圣彼得堡300年庆典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融入欧洲的一个行动。尽管西欧对圣彼得堡的美丽充满赞誉,但是对俄罗斯历史上的融入并不认可,西欧一向认为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上属于东方;始终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具有扩张历史、民族特点鲜明的国家存有恐惧和防备。这也是俄罗斯融入欧洲最主要的障碍。
专家访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季志业:俄罗斯从历史上看,首先它这个民族是来自北欧,民族的根子是从那儿来的。俄罗斯的建国是首先接受了东正教文化,从拜占庭接受了东正教文化,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民族根基来讲,还是从文化根基讲都一种欧洲文化的根基。但是13世纪达旦民族入侵打断了俄罗斯本来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程。彼得大帝重新开始了一次和欧洲的融合。这个300多年中,俄罗斯一直努力融入欧洲,可是欧洲一直把俄罗斯拒之门外。其中很重要的考虑就是觉得这个民族太强盛了,这里边存在一种防范心理。
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俄罗斯现代历史的开端,那是又一次民族、国家对命运的选择,而这次选择的孕育和起点,又是在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似乎是俄罗斯的魂魄所在,总是同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但是经过这一次选择后,俄罗斯首都再次回到莫斯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敌对势力林立,武装入侵随时都会发生,首都的东移是必然,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这是必要的。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在西欧发动战争19个月后,开始大举进攻苏联,几天之后,德国的坦克集群已经到达圣彼得堡当时的列宁格勒城下,希特勒声言,要将俄罗斯的这个窗口封死,把这座城市毁为灰烬。但是,苏联在北部是列宁格勒,中部是莫斯科,南部是斯大林格勒,形成了一道阻挡敌军东进的钢铁防线。列宁格勒一座孤城整整抵抗了900天,战死饿死近70万人,最终在1943年中发起大反攻,将德军击溃。列宁格勒保卫战使圣彼得堡成为一座英雄的城市。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开始了第三次走进现代化、第六次融入欧洲的努力,国家的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恢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再次成为俄罗斯向西方世界打开的窗口。自从这次剧变开始,迁都圣彼得堡始终是俄罗斯的一个热门话题。主张迁都的认为,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圣彼得堡凝结着民族传统与进步的情结。
水均益:城市的盛典,国家的梦想。从近代史开始,俄罗斯的三次选择和六次融入都从这座城市发端,圣彼得堡凝结了俄罗斯300年来追求发展进步的愿望,承担着鼓舞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重任。世界是在2001年走进21世纪的,而对于从阵痛中逐渐复苏的俄罗斯似乎可以这样说,经过圣彼得堡的盛典之后,新的世纪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