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回首盐湖城冬奥会

央视国际 (2002年03月04日 17:54)

  珀尔之死

  主持人:冰雪的世界竟然如此美丽,随着在盐湖城燃烧了16天的奥林匹克圣火的熄灭,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赛场内外激烈竞争的第19届冬奥会闭幕了,但本届冬奥会的主题歌《点燃心中之火》的旋律似乎还萦绕在人们的耳边,运动员们精彩纷呈的冰雪竞技,10项世界纪录的改写,中国冰雪健儿夺取了两枚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都给全世界的亿万观众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

  (盐湖城冬奥会是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活动。开幕式上一面在世贸中心废墟中挖出的美国国旗,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办好冬奥会的自信和另一层意义。所有到达盐湖城的人都感觉到本届冬奥会在安全保卫上倾尽全力,为了2500名参赛选手和每天7万名游客的安全,组委会组织了一支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支安全保卫队伍,人数达到1。6万人,本届冬奥会安全开支2.4亿美元,比6年前的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还高出了1倍多。在严密保安中的盐湖城成为世界冰雪健儿大展身手的竞技场,新纪录不断产生;同时,盐湖城也是体育商业大获成功的市场。本届冬奥会的收入丰厚,组委会售出的门票超过了150万张,在市场开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主持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遍及世界、影响人类文化的活动,在奥运会上,人们不仅能够看到荣誉、力量和尊严,而且能够在体育比赛中感受到平等、协作、进取的人类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一种追求和信念,在现实生活中鼓舞着人们。正因如此,出现在本届冬奥会上的种种纷争,令人们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困惑,引发了对于现行的奥运会体制与竞赛机制的思考。如果说,本届冬奥会的另一个焦点,那就是与精彩比赛同时发生盐湖城赛场上关于裁判公正的各种风波。

  (2月11日,冬奥会开幕第三天,在双人滑的赛场上发生了一场因裁判而引发的轩然大波。在比赛中,俄罗斯的一对选手和加拿大的一对选手分别获得了金牌和银牌,然而,事后加拿大代表团对裁判的评判提出了异议。国际滑联通过初步调查后,发现法国代表团与俄罗斯代表团有赛前场外交易的嫌疑,于是暂停了法国裁判高格尼的裁判资格,随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接受了国际滑联的建议,给加拿大选手补发了金牌。但是风波并没有因为补发一枚金牌而平息,在各种揭露和抗议声中,国际滑联宣布针对花样滑冰比赛中裁判权力过大的问题,全面改革裁判打分方式,最重要的,是将使用多年的9人计分制,改为14人同时计分,由计算机随机选择其中7个分数作为最后得分,目的是减少幕后交易的可能,提高体育比赛的纯洁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国代表团因为一项男子短道速滑的判罚结果也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上诉体育仲裁法庭,他们表示将采取各种措施来追回该项金牌,为此不惜抵制本届冬奥会闭幕式。奥委会主席罗格紧急出马与国际奥委会中的韩国委员磋商达成谅解,使韩国方面最终放弃了这场将令人十分尴尬的抵制。盐湖城屡屡发生的裁判风波,使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深感头疼,不断与三个相关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主席的紧急磋商,成为他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重要内容。俄罗斯是世界冰雪运动的强国,历来是金牌大户。但是,在本届冬奥会上的失落使俄罗斯举国上下难以承受。最引人注目的裁判风波发生在俄罗斯身上。2月22日,俄罗斯代表团公开声称,俄罗斯选手在多个比赛项目中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如果再找不到公平二字的话,俄罗斯代表团将退出冬奥会,甚至抵制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这让人想起1984年前苏联因为政治原因抵制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旧事。爱好体育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放弃了他一贯的冷静和沉稳,他认为俄罗斯运动员受到了“不客观的和有成见的裁决”。普京对所有冰球比赛都使用北美冰球联盟裁判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并且严厉地批评了俄罗斯奥委会以及国际奥委会的俄罗斯委员所采取的消极态度,公开表示盐湖城冬奥会上发生的事情令人遗憾。俄罗斯杜马甚至还为此举行投票公决,以417∶0一致同意俄罗斯代表团抵制本届冬奥会闭幕式。

  普京关于冬奥会的电视讲话(同期):我认为,盐湖城冬奥会上所发生的不公正待遇,涉及到了奥林匹克的原则问题,对于全世界热爱体育的人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主持人:尽管经过国际奥委会的努力,化解了本届冬运会上最大的裁判风波,但是人们已经清楚地感到,奥运会如果不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就有可能陷入公正危机的困境。对于国际体育盛会来说,公平比赛是灵魂,在这个前提下,体育比赛还承担着许多推进人类合作进步的重任,正因为如此,奥运会和它的改革发展一向受到现代世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罗格是奥运改革的焦点人物。

  (盐湖城冬奥会是比利时人雅克.罗格就任奥委会主席之后所主持的第一个奥运会,在此之前萨马兰奇在这个位置上稳稳地坐了20余年,开辟了奥运会辉煌的历史。今年59岁的国际奥委会新掌门人罗格,于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这位会讲5国语言的著名医生,当年是一名出色的帆船运动员,他参加过3届奥运会,获得过帆船竞赛的世界冠军。2001年,为了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毅然放弃了医学职业而投身于自己所钟爱的奥林匹克运动。他被人们认为是将要给奥运会带来新气象的人。在本届冬奥会期间,罗格不同凡响,开创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入住奥运村的先例,罗格表示,住进奥运村将使他更能够与运动员共同分享奥林匹克运动的欢乐气氛与青春气息。媒体认为,此举反映出了新一届国际奥委会积极变革的姿态,使奥林匹克运动变得更富有平民色彩和更加具有透明度。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接受记者采访(同期):改革必须进行下去。有人说早在两年前奥委会就已经开始改革了,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我们要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在许多单项比赛都进行改革之后,我们也要迅速地开始新的改革。我们的目标是使国际奥委会变得更加透明化,更加现代化,更加令人满意。

  (罗格上任后明确地表示,奥运会是一种人类精神和世界和平的象征。此次盐湖城冬奥会就是对恐怖与暴力的回答。但在此次盐湖城登台亮相的同时,他的奥林匹克生涯也经受了一场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一连串的裁判公平纠纷,还有兴奋剂药检程序、倡导节俭举办奥运、纠正奥运会过渡商业化倾向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次盐湖城盛会创下了冬奥会历史上一项新的记录,各项开支达到13亿美元,仅开幕式与闭幕式就花掉3.8亿美元。多年来,赞助商的积极参与,有力地促进了奥运会的发展,但也势必给奥运会带来越来越浓重的商业色彩,国际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奥林匹克运动今后何去何从,将是摆在国际奥委会以及掌门人罗格面前的一道难题。

  主持人:盐湖城冬奥会是一次成功的世界体育盛会,但是在比赛中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再度表明,改革各项竞赛机制包括裁判制度,使之更为公平、透明、合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毋庸置疑,比金牌竞争和世界纪录更有意义的,是人类所向往的平等、公平等原则在奥运竞技当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是奥运会所荷载的人类精神和世界和平。盐湖城冬奥会显现出来的争论和已经启动的改革将给奥运会、这一世界的盛会带来新的辉煌。

  《珀尔之死:珍珠在血泊中碎灭》

  主持人:英文中由P,E,A,R,L5个字母组成了一个给人美好想象的词PEARL,珍珠。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珀尔这个词却与一件最恐怖血腥的绑架案相连。被绑架的是一名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名字就叫珀尔。38年前,他的父亲为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珍珠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被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孩子生命的结局会是如此惨不忍睹。这是一个血腥而扑朔迷离的恐怖案件。

  解说配画面:2月21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理查德·鲍彻宣布,“我们(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方面今天已经证实,他们已经收到《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珀尔死亡的证据。我们已经将这一消息通知他的家属,并且对丹尼尔·珀尔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哀悼。”

  丹尼尔-珀尔成为自911恐怖事件之后,尤其是美国对在阿富汗的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塔立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之后第一位死于恐怖绑架事件的美国公民。人们至今无法确切知晓珀尔,这位美国记者自1月23日之后所遭遇的一切。这位美国《华尔街日报》南亚地区的首席记者留给同事的最后信息是,他将设法采访穆斯林原教旨主义领袖穆巴拉克-阿里-谢赫-吉兰尼。这是珀尔调查同本拉登“基地”恐怖组织有关联的巴基斯坦穆斯林极端武装的独家采访的一部分。在珀尔晚上离开报社在卡拉奇的办公室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两天后,《华尔街日报》和巴基斯坦警方先后发表声明,确认珀尔失踪。

  在反恐怖战争在阿富汗尚未完全尘埃落定,本拉登依然在逃的形势下,珀尔的失踪在一开始就笼罩了不祥的阴影,人们担心他已经成为恐怖份子手中的人质。

  珀尔在1990年进入《华尔街日报》,这是一份以政治金融分析报道见长的世界权威报纸。年轻的珀尔先后在报社亚特兰大和华盛顿的分社工作,1996年,又被派驻伦敦,后来调到巴黎。1999年他成为报社驻南亚地区的首席记者。

  珀尔在印度的孟买长驻。911事件之后,珀尔移师巴基斯坦展开采访,深刻翔实的背景深度报道是他的擅长。

  在巴基斯坦,珀尔的采访重点在许多同行看来深不可测,这就是巴基斯坦极端宗教组织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关系。

  主持人:这将是一个危险四伏的采访领域。那些宗教极端组织拥有严密的网络,非法的武装和众多狂热的亡命之徒,当巴基斯坦政府在反恐怖战争之后对他们采取了强硬措施之后,对任何一位外国记者来说,要了解并揭露这些组织复杂而神秘的背景无异于虎口拔牙。一个单枪匹马的美国记者要这么做,可能遭遇的危险丝毫不亚于在炮火连天战场上的同行。

  解说配画面:珀尔失踪4天后,1月27日,一封电子邮件证实了人们对珀尔命运的最坏猜测。

  发出这封邮件的是一个自称为“恢复巴基斯坦主权民族运动”的组织,同时宣称是他们绑架了丹尼尔·珀尔。

  邮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一张珀尔的照片,一支手枪指着佩尔低垂的脑袋。这个组织指控珀尔是假扮成记者的“中央情报局官员”。

  珀尔妻子:珀尔不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他只是一个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12年之久,我们五年前相识,那个时候他就是这样工作的。他是被那些人当作了什么给全世界带来痛苦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绑匪在邮件提出了交换珀尔的条件,就是释放所有在阿富汗战争中被俘后被美国关押的塔立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特别是前塔立班驻巴基斯坦大使扎伊夫。

  一月30日,《华尔街日报》收到绑匪的第二封电子邮件,警告珀尔将在24小时内被处死,这个最后期限后来被延长了48小时。

  美国政府断然声明,与以往一样,他们绝对不会与绑匪就任何条件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

  鲍威尔讲话:带着深深的敬意,我们对珀尔的死表示哀悼,并对珀尔全家以及关心他的华尔街日报社的同事们表示慰问,我们现在正在尽全力确定珀尔的位置并进行营救,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也表示他将尽全力做到他可以帮助我们的。对于绑匪的条件和要求,我们认为是不可以接受,也不是通过谈判可以满足的。

  解说配画面:巴基斯坦警方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调查之后,在2月12日宣布逮捕了一个名叫奥马尔-赛义德的巴基斯坦人,指控他就是策划、实施绑架珀尔的头号嫌疑犯。

  这是一个早已被登记在册的恐怖分子。1994年,在他21岁的时候就在印度绑架了三名英国游客,以交换被关押的伊斯兰武装分子。在印度警方成功解救了人质之后,这个在伦敦出生的巴基斯坦富商之子被投入大牢。

  5年后,为了换取被劫持的印度航空公司班机上的160名人质,印度警方被迫将奥马尔·赛义德释放。在随后的生活中,没有确定职业的奥马尔-赛义德与宗教极端组织保持密切联系,进行着他自称的所谓“崇高的事业”。

  赛义德曾经绑架美国人,美国的反恐怖机构早已盯上了他。据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透露,虽然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并没有正式的引渡协议,但从去年11月开始,美国一直在努力将这个危险人物捉拿归案,并引渡到美国。

  2月13日,巴基斯坦法庭开庭审判奥马尔-赛义德。赛义德被手持机枪、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的警察押送上法庭。赛义德对绑架珀尔供认不讳,但他否认知道珀尔的关押地点。在法庭上,他说:“我不想为绑架事件辩护,我的确干了这件事。”他在接受庭审时说:“我认为,珀尔已经死了。”

  解说配画面:当地时间2月21日,卡拉奇的一位巴基斯坦记者与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打通了电话,声称他在一天前收到一盘关于珀尔的录象带。美国领事馆立即从这位至今没有被公开姓名的记者那里得到了录象带。

  当美国领事馆的官员、美国警方人员和《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将录像带放进录像机,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让他们目瞪口呆。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一眼就认定画面上的那个人正是一个月前被绑架的丹尼尔-珀尔,珀尔好像在跟什么人交谈,就像在采访什么人似的。突然,画面上闪过一只持着尖刀的手,不等他做出任何反应,锋利的刀已经割破了珀尔的咽喉。随后的画面中,珀尔已经是身首异处。

  巴基斯坦警方、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政府官员都已经断定,这盘有3分50秒画面的录像带不是伪造的,遭绑架的珀尔确已遇害!

  由于录像带过于血腥,美巴官方都不愿意透露录像带更详细的内容。

  珀尔亲属:我们听到珀尔遇害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直到几个小时以前我们还以为珀尔可以安全回来,我们难以相信他们会伤害如此善良的一个人,珀尔是为他的家人所爱的儿子、兄弟、叔伯、丈夫以及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的父亲。

  解说配画面:目前,美国政府正设法早日将奥马尔-赛义德等疑犯引渡到美国受审,虽然没有引渡协议是一个障碍,但是将恐怖疑犯移交美国,在巴基斯坦并不是没有先例。199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的一名重要罪犯就是在巴基斯坦被抓获后送交美国受审的。

  2月25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司法部门判定奥马尔-赛义德由警方继续拘押14天,进一步深入调查珀尔被绑被杀案。

  人们担心珀尔事件可能是大规模恐怖活动的序曲,恐怖分子非常猖獗,他们甚至使用珀尔的手机打电话给负责调查此案的巴基斯坦官员,以掌握了他们家属确切情况为威胁,逼迫他们放弃调查。

  一些反恐怖专家认为,从这起绑架事件的复杂性来看,背景恐怕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简单,极可能是拉登的恐怖组织的又一“杰作”!绑架人的方式,用电子邮件的做法以及录像带记录杀人现场这一切都跟‘基地’恐怖组织的做法极为相似!

  美国国务院27日宣布,凡能提供珀尔遇害案重要线索的人,将得到最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

  主持人:迄今为止珀尔的遗体下落不明,而这起恐怖绑架案中的疑团远不止这一个。

  这一事件的真正主谋究竟是谁?它真的像某些消息所说,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有关吗?从录象带分析,珀尔被害是在1月底,为什么绑匪在三个多星期后才让外界确认珀尔的死亡?他们在这段时间中想达到什么目的?奥马尔-赛义德在受审是声称,绑架珀尔仅仅是整个行动计划中的一部分,袭击美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是更重要的。这个计划中的恐怖袭击是不是依然在密谋之中?

责编:晓星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