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破冰之旅
央视国际 (2002年05月24日 17:47)
主持人:
在现代国际关系历史上,不少国家曾经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封锁和禁运,而如果这些国家的名单按被制裁的年头长短排列的话,排在第一位的是古巴。今年是美国对古巴实施经贸封锁整整第40年。在过去的一周中,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对古巴进行了一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历史性访问。
解说配画面:卡特抵达哈瓦那
古巴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10:45,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萝莎琳乘坐的飞机,徐徐降落在古巴哈瓦那何塞·马蒂国际机场。这是1959年革命成功以来,访问古巴的美国最高级政要,尽管加勒比海两岸的这两个国家仅仅相隔154公里。
43年来被美国政府视为美洲后院最具挑战性的人物古巴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少有地身着西装在机场迎候卡特。
卡斯特罗与卡特并肩站在飘扬着古巴和美国两国的国旗的检阅台。在人们的记忆中,过去40多年中,除了1999年一个美国棒球队在哈瓦那的那场比赛中,星条旗和《星条旗永不落》的旋律在古巴没有出现过。
卡斯特罗与卡特的讲话同期声画面:
卡斯特罗在机场发表讲话,赞扬卡特在总统任期内与古巴发展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他说,卡特冲破了冷战时期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和重重障碍,在两国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关系。他还表示,古巴“真城地”欢迎卡特的到访。
卡特则用古巴的官方语言西班牙语说,他对能到古巴访问感到很高兴,并称自己和夫人是作为“古巴人民的朋友”到古巴来的。
采访古巴驻中国大使
主题:古巴邀请卡特访问的目的是什么。
主持人:
对卡特来访的高规格接待和卡斯特罗充满热情的语言是古巴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充分体现。按卡斯特罗的话说,古巴从来就不想与美国为敌。
如果说,拉丁美洲历来被美国视为后院的话,那么加勒比海就像美国后院的池塘。在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当时美国国务卿昆西-亚当斯提出了著名的熟果政策。他说,树上的苹果熟了总要掉下来,古巴这个苹果,迟早要掉到美国人的手里。但是,20世纪50年代古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这种怪异的新殖民主义梦想变成了泡影。
解说配画面:
1902年,美西战争后,古巴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但美国却成了古巴最大的庄园主。后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美国公司占有了古巴最富庶的25%的耕地,并且控制了90%的糖业和咖啡业。山姆大叔从古巴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润。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之后,卡斯特罗领导的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
公布实施土地改革法,大庄园的土地被分给无地的农民。外国人禁止拥有古巴土地;26家美国公司,36家美资糖厂被收归国有。古巴政府还将所有在古巴的美国银行国有化。
后院失火,山姆大叔坐立不安。
1960年10月19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开始对古巴实施有限的经济封锁。
卡斯特罗则毫不示弱,随即宣布将古巴境内的所有美国资产收归国有。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出任美国总统,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迫不及待地对新古巴抡起了大棒。
1961年4月17日,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指挥的1200名雇佣军在古巴西南部猪湾登陆,在短短72小时内,这次以推翻卡斯特罗政权为目标的军事入侵便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1962年2月,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施全面封锁。
40多年中,经历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数以百次的暗杀图谋,卡斯特罗安然无恙。
40多年中,美国先后换了10位总统,卡斯特罗和古巴依然故我。
主持人:
1977年到1981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民主党人卡特被古巴人认为是唯一可以对话的美国总统级的政要。其实,不管谁出任总统,都是当时美国政治现实的产物。虽然,卡特做过一些受到古巴欢迎的事情,但是这并没有让美古关系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改变。
解说配画面:
在总统4年任期内,卡特亲自过问,美古恢复了外交人员接触,在双方首都互设半官方性质的办事处。卡特还促成古巴释放了几千名犯人,允许古巴人到美国探望流亡在美的亲戚,甚至一度还允许美国公民自由来往于美古之间。
20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对古巴的政策却进一步强硬。
1995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赫尔姆斯-伯顿法案”。按照这个法案,不仅是美国公司,所有在古巴投资,开展贸易的外国公司都将受到美国的抵制和制裁,理由是他们利用了原来属于美国在古巴的资产。
1996年3月12日,克林顿总统签署“赫尔姆斯-伯顿法案”,遭到国际社会广泛反对。
与此同时,自1992年开始,联合国大会连年以绝对优势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针对古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与制裁。
在对古巴的政策立场上,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采访古巴驻中国大使
主题:古巴与美国的关系正常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解说+画面:
本月初,美国当局公开宣布古巴等4个拉美国家是该地区“不稳定国家”,接着以“与恐怖国家有染”为由禁止古巴公民入境。就在卡特访问古巴的前几天,美国军方人士更公开指控古巴有可能正在利用医药研究机构研发生化武器。
主持人:
如果说,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在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中突显了古巴的地位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现在,显然没有人会相信古巴这个小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会有什么威胁,甚至包括卡特在内的美国有识之士也曾不断呼吁政府检讨和调整对古巴的政策。
那么卡特之行能不能为美古关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呢?为此,我们请本台驻华盛顿的记者谈一下有关情况。
记者:卡特的这次访问是经布什政府批准的,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古巴政策有所改变?
王宇航:仅仅就批准卡特访问古巴这一件事,并不能表明美国政府的政策有所改变。美国对古巴一直采取敌视政策,近来更在恐怖主义、人权等问题上继续向古巴施压。但是,古巴方面多次重申,愿意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和独立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并两国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首先在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等方面开展合作,这实际上让美国方面感到被动,对卡特访问的批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
记者:美国坚持对古巴的强硬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王宇航:对美国的当政者来说,接受眼皮底下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现实是很难的。同时,国内政治的需要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古巴反卡斯特罗的流亡者和受他们影响的拉美后裔选民的选票对当局者不能忽视。像卡特这样观点的人,在当总统的时候也不愿轻易得罪。
记者:美国最近指控古巴可能发展生化武器有什么证据吗?
王宇航:美国通常在做出这种指控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展示证据的,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星期二再次指责古巴研发生物武器,称美对此表示关注,但他承认美并没有掌握有关证据。
对此,古巴公开坚决否认,卡斯特罗让卡特在古巴参观任何想看的地方。这是一种高姿态,考虑到卡特曾经获得物理学学位和在海军服役的经历,对生化武器有所了解,让他参观所有地方的许诺显示了古巴的真诚与自信。
记者:这次访问会对美古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王宇航:此间外交人士认为,以卡特的身份,其古巴之行将会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产生不小的震动,这对推动两国之间沟通是有益的,但是两国关系特别是政治关系在短期内实质性改观的可能性不大。一种政策持续40多年一定是有根深蒂固的原因的,彻底改变需要时间。
主持人:
加勒比海原本无冰,隔绝两国关系的无形冰山完全是美国历来的霸权政策所导致。40年古巴的发展已经早已证明了经贸封锁和制裁的完全失败。卡特这次对古巴的访问又一次提醒白宫的主人和国会山的一些人,面对现实是最明智的。
正如卡斯特罗所说,古巴永远不会是一个熟透而掉下来的苹果,烂掉的是那些张着嘴梦想它掉下来的人。
责编: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