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深喉”其人

央视国际 (2002年08月11日 17:31)

  主持人:28年前,1974年的8月9日,美国总统里查德-尼克松宣布辞职。这是长达两年多的水门事件调查的结果,迄今为止,总统辞职在美国历史上依然还是空前绝后。围绕着30年前的那场政治丑闻和随之展开的调查与反调查,产生了一大批专著,回忆录和记实小说。它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尽管如此,水门事件依然有着一些未解之谜,今天我们就将了解其中的一位神秘人物。

  水门事件简述

  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波托马克河边的水门大厦从它落成的第一天开始,就以高级公寓,高档写字楼,豪华的旅馆和餐厅而著名。而1972年6月17日在那里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门牌号码为弗吉尼亚大街2600号的现代化建筑群永远成为历史的标志。

  那是一个华盛顿人享受郊游的星期六,水门大厦的一位保安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大楼车库的门锁被人用胶布粘住了,无法锁上。这名黑人保安只是将胶布扯掉了事。而当他喝完咖啡回来时,让他吃惊的是,门锁又被贴上了胶布。他立即报警。

  几分钟到达现场的警察发现,被贴上胶布的门锁远不止一个。沿着一扇扇被贴了胶布的通道门,警察持枪来到了水门大厦的六楼,整个楼层27间办公室的租赁者是民主党总部。

  当警察进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竞选总部隔壁的一间办公室的时候,在“不要开枪!”的请求声中,办公桌后几条大汉举起了带着塑胶手套的双手。

  警察当场拘捕了5名疑犯。他们身上被搜出各种开锁工具,还有微型窃听设备。虽然警方称他们为“专业团伙”,但是在确认没有物品被窃之后,警方热仍不清楚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主持人:撬门入室被当场拿获显然不是什么大案。但是,人们很快就开始知道,这件事非同一般。水门入室案是美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丑闻的第一幕。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这一幕开始直到水门事件以尼克松辞职而落幕,主线就是揭露与掩盖。沿着这条主线,政治人物的前程断送与无名之辈的声名雀起随之展开。

  实际上,这五条大汉是受尼克松手下幕僚和竞选官员的雇佣,其目的是获取竞选对手民主党的机密,以确保尼克松连选连任的成功。

  然而,在尼克松第二天看到报纸上刊登的美联社关于这一事件的短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白宫的新闻官则声称这是一起三流盗窃案。

  与此同时,同样的这条消息,引起了两个年轻记者的关注。

  鲍伯-伍德沃德在1972年才29岁,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又在美国海军服役5年后,进《华盛顿邮报》当记者只有两年。卡尔-伯恩斯坦比伍德沃德还小一岁,不过他没读完大学就进了报社,在《华盛顿邮报》已经有了10个年头。在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地方,登出自己采写的独家新闻是年轻人出头的唯一途径。

  看到1972年6月18日美联社电头的短讯,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进一步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他们如获至宝。

  撬门进入水门大厦6楼民主党总部的5人中有一人是前中央情报局的特工;而在5个人被捕的现场看不出他们对钱财有任何兴趣;他们被捕时,天花板隔层有两块已经被挪开,隔壁就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办公室;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位前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正是共和党争取尼克松连任总统竞选委员会的保安主管。

  三天后,《华盛顿邮报》头版刊登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撰写的消息,这篇消息率先公开将水门大厦的撬窃与正在谋求连选连任的尼克松总统联系了起来。

  华盛顿邮报两记者的作为与最终导致的结果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内,每当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处在关键时刻,在《华盛顿邮报》的这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调查报道中总有重要的独家信息。

  这些独家信息的披露以一种人们无法抗拒的方式将公众和社会的注意力引向尼克松及其手下的致命点。谁向他们提供了消息?

  30年来,他是一位神秘人物,人们叫他“深喉”先生,这当然不是他的真名。

  而迄今为止,水门事件中仅有的几个未解之谜之一就是深喉先生到底是谁?

  深喉的影子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公开承认“深喉”的存在与作用。这是他们早已建立的关系,在水门事件中世界闻名。而他们对“深喉”最确切的描述是:一位抽烟的男人。

  从第一篇报道开始,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撰写的几乎每一篇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中,在“《华盛顿邮报》获悉”这样字眼的后面,实际上就是这位“深喉”先生的绝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前白宫顾问肯定参与了水门计划的策划与实施;水门行动的经费来自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由竞选主管,前司法部长主管;尼克松手下进行的一系列违法的行为;有关人员的组织架构等等,等等。

  深喉先生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保持了一种间谍交换情报式的联络方式,用报纸,花盆作为是否接头的暗号,在深夜无人的停车场和车库见面,电话是紧急状态中不得已使用的方式,因为它随时可能被窃听。

  主持人:没有深喉先生,水门大厦事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和结局没有人能够肯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有他,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肯定无法获得包括普利策新闻奖在内的众多褒奖。一些因水门事件被推上法庭,判罪坐牢的官员则对这位被他们看来吃里爬外的告密者耿耿于怀。近三十年来,还深喉真面目是他们的宿愿。

  对深喉的种种猜测

  谁是深喉?迄今知道答案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4个,依然健在的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当年的《华盛顿邮报》执行编辑本-布莱德利,第四个就是深喉自己。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等记者编辑们都申明,除非当事人深喉先生同意或去世,否则他们永远不会说出此人的真实身份。

  有可能获得深喉先生向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提供的关键信息的人在1972年的华盛顿不下数十人,通常认为他们必须是在三个部门的高层任职,才能成为深喉,这三个部门是: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白宫。

  当时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格雷在水门事件20年后,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与《华盛顿邮报》的联合调查报道中被认为是深喉的头号嫌疑人,报道声称,这是因为,《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几乎与联邦调查局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同步,而且格雷的外表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对深喉仅有描述相符,另外只有格雷才能够在有关关键的日子与记者秘密见面。

  曾是白宫的军事顾问,后来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的亚历山大-黑格也曾成为人们怀疑对象,因为他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的时候,正在海军服役的伍德沃德正是海军联络官,他们有许多见面的机会,很有可能在那时便建立了私人关系。

  与对黑格的怀疑相比,对基辛格博士的猜测显得更加难以让人信服,《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人们怀疑的根据时,所能列举的只是基辛格与尼克松非常亲密的工作关系,还有就是这位风流倜傥的学者型外交家善于与新闻界打交道的特点。这显然与背后的告密毫无逻辑关系。

  当年因在参议院替尼克松做伪证而坐了4个多月牢的前白宫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出于对告密者耿耿于怀,出狱后一直在探究“深喉”,这似乎将成为他的终身追求。

  他甚至公开许诺将在200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30年的时候公开确认“深喉”先生。但是至今,他依然无法确定,只是将范围缩小到了4个人,他们是:尼克松的助手布坎南、新闻秘书龙·齐格勒、尼克松一位秘书的助手斯蒂夫·布尔和尼克松的特别助手雷蒙德·普莱斯。

  对此,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的反应依然是,除非当事人深喉先生同意或去世,否则他们永远不会说出此人的真实身份。

  主持人:确实存在的深喉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当然,最权威的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回顾30年前的水门事件,人们对他的这种选择也能够理解。毕竟,水门事件是一件丑闻。它不仅急剧地改变了美国人对一位总统的看法,甚至也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六七十年代政治生活史的看法。

  现在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就“水门事件”本身,尼克松可能并不知情,更没有参与策划,只不过领头犯案的是尼克松的手下,他当然负有责任。

  尼克松可以说是在媒体和法律的合力下,为维护宪法尊严和个人尊严而被迫引咎辞职的。

  在一些人执着地寻找“深喉”的时候,30年来,许多人对尼克松重新评价。其实,在水门事件之前,尼克松政治上的率直、原则性,国际政治方面纵横捭阖的雄才大略广受钦佩,即使在辞职之后,他的坚韧不拔和对国家的忠诚,也没有人能够否定。

  1994年4月,辞职20年后,尼克松因病逝世。白宫宣布葬礼的当天为全国致哀日,联邦政府停止办公,邮局停止投邮一天。民主党的克林顿总统代表整个国家对黯然去职的共和党前总统尼克松表示敬意,美国各界2000多人以及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葬礼。

  深喉先生一定看到了这一切。

  主持人:水门事件30年的时候,美国广播公司进行了一个民意调查,五分之三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不知道“水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这种现实,现在都已经年近60的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或许会有些失望。因为,他们曾多次表示,当年坚持不懈地对“水门事件”进行深入报道,目的是希望美国人从中汲取教训。深喉先生呢?他希望人们对当年的深喉是牢记还是忘却?他对当年的决定依然无悔吗?我们无法知道,至少眼下依然如此。

责编:晓星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