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指向伊拉克
央视国际 (2002年08月19日 17:29)
2002年8月波斯湾:美国飞机起飞,坦克行进,海军舰艇巡逻
美国总统布什:“改变伊拉克现政府是美国本届政府的既定方针,美国政府向使用一切手段完成这一目标。”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他们是在自掘坟墓,他们将带着棺材前来,死在这里或可耻的死去。”
2002年8月8日,伊拉克巴格达: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斋月14日大街上举行的阅兵活动。
半年多以前,当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美英联军的军事打击中土崩瓦解的时候,人们已经在推测,美国反恐战争的下一个军事目标将会在哪里。对美国来说中东的伊拉克是心腹大患,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2002年7月5日,《纽约时报》公布了一份详细的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方案。尽管美国官方没有承认这一方案的权威性,但是,一系列的迹象表明,美国运作战争的机器已经开动,打击指向伊拉克,目标是使萨达姆下台。在这种气氛中,伊拉克的反对派受美国邀请,到达了华盛顿。这个举动,让国际舆论产生了一些联想。
8月9日到11日,伊拉克六个主要反对派组织的代表在美国政府的邀请下,第一次齐聚华盛顿共商推翻伊拉克现政府的计划。参加会谈的伊反对派称,双方商讨了“推翻萨达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伊拉克反对派代表:“在推翻萨达姆问题上,美国政府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们将进行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反对派组织在世界各地增至近百个,他们的运作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其中比较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派别是伊拉克国民大会、位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反对派和位于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派。事实上美国清楚伊拉克反对派的实力,决心强化训练和武装他们,并展开大动作,将各派力量整合在一起,这将是美国攻打伊拉克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
与此同时,美国军队正在向海湾地区集结。据美国媒体报道,大约7000名美国士兵正在从阿富汗赶往海湾地区,美国海军的一半舰队也已经驶向中东海域。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它有各种打击伊拉克的理由,911之后,按照美国反恐战争的标准,萨达姆政府是一个犯有前科的政府,也是邪恶轴心之首,美国现在想到的似乎已经不是该不该动手的问题,而是要采用什么办法达到目的。然而,今天海湾地区的局面与11年前海湾战争爆发时大相径庭,美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大大高于当年的目标。人们在推测,在局势已经变化而对手依旧的情况下,美国将采取什么战略?
美国和英国媒体先后披露的美国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的具体方案有五种,依其动作规模分别是宫廷政变、突袭巴格达、精锐突袭战略重点、移植阿富汗模式和再现海湾战争模式。
宫廷政变、引发内乱
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推动伊拉克政变,除掉萨达姆。这个方案应该是美国梦寐以求的,但是政变方案的成功率极低,萨达姆本人就是通过血腥周折的军事政变最终登上权力顶峰的,防止政变几乎就是他的生存本能。199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苦心准备发动政变,结果是萨达姆毫发无损,上百名参与政变的伊拉克军队将领以叛国罪被萨达姆处决。美国中情局局长特纳认为,最乐观地估计,政变成功的机率也低于15%。
突袭巴格达,一剑封喉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专门设计了“突袭巴格达”方案。美军使用空降部队突袭巴格达,迅速摧毁伊拉克的政治军事指挥中枢,使伊拉克军队成为断首之体,丧失还击能力,美国使用少量精锐部队在短时间内横扫伊拉克全境。美国防务专家指出这个先发制人的军事奇袭,可以使伊拉克不战而降,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对抗。但是这个方案风险极大。一旦第一打击没有成功,陷入僵持,空降部队就可能被孤立包围,折戟沉沙。
精锐突袭战略重点
“精锐突袭”模式实际上是“突袭巴格达”方案的扩大版。美国在海湾地区集结5万到8万精锐部队,在空中掩护下突然奔袭巴格达和其他战略城市,在伊拉克境内建立美军稳固基地,为伊拉克反对派武装提供发动全国起义的机会,促成伊拉克军队的兵变。由于此方案是中等规模精锐部队,成功机率较高。然而一旦预期的起义兵变没有发生,深入伊拉克腹地的美军就会陷入被包围的境地,“越战泥潭”就会出现在伊拉克沙漠之中。
阿富汗模式
美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的胜利使许多美军官员推崇以“阿富汗模式”解决伊拉克问题。阿富汗模式是指美国先对伊拉克的主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伊拉克反对派力量在美军的空中掩护下发动地面进攻,同时美国出动数千名特种部队配合攻坚作战。这个方案可以充分运用美国先进的远距离打击能力和特种部队灵活作战的特点,降低人员伤亡。但是伊拉克的40万正规军似乎不该和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相提并论,阿富汗模式在伊拉克重演并非简单的事情。
海湾战争重演
海湾战争模式是美军的主要选择之一。按照1991年海湾战争的打法,美国除了从海上和空中猛烈打击以外,还将动用美国陆海空三军25万兵力分南、北、西三路,从伊拉克周边对伊拉克实施全面进攻。然后在北部库尔德人武装和南方什叶派穆斯林武装的引领下攻入巴格达。一旦遇到伊拉克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抵抗,美国将不惜采用中子弹和核地雷等小型核武器实施反击。美国计划在4至8周内拿下巴格达,生擒或击毙萨达姆。这个方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是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大规模战争,一旦开战,没有人能估计他的后果。
应该说,所有这些方案都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如果要进行改变一个主权国家政权性质的战争,国际上的认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陷入师出无名、失道寡助的境地,海湾战争之所以能够取胜,世界对伊拉克侵略行径的谴责、联合国的授权、多国部队的协同作战是军事胜利的政治基础,而现在,美国提出改变伊拉克现政权的方案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联合国安南:“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问题上,我的立场一直十分明确,那就是在中东当前的局势下,打击伊拉克是非常不明智的。”
中央电视台驻欧盟记者顾玉龙报道:“近来,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紧锣密鼓,而在欧洲,反对美国使用武力的声音不绝于耳。近来民意调查显示,曾经参加1991年海湾战争多国部队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大部分民众,都反对本国军队参与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欧洲各国政要也纷纷表态,不希望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德国不会派兵参加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德国更不会为打击伊拉克提供一分钱的援助。身为美国在世界上头号盟友的英国,政府对是否参与对伊军事行动犹豫不决,而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52%的英国民众反对英国参与美国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目前,伊拉克在军事准备的同时,也开始了外交上的主动出击,做出各种动作主动与周边国家修好关系,最近伊拉克承认科威特主权,归还了一些在1991年侵略科威特时所获的重要档案。同时,伊拉克不出预料地改变了在联合国武器核查问题上的立场,8月2日,伊拉克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欢迎联合国首席武器核查专家团前往巴格达,同意就“武器核查问题的成果以及如何开展下一步监督和检查活动”开始谈判。8月5日,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哈马迪主动致函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议长,邀请他们派团访问伊拉克,实地调查所谓伊拉克仍在生产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真相。伊拉克与美国周旋了10多年,老鼠戏猫的游戏已经炉火纯青。
许多人相信,即使没有国际社会的认可,美国也很有可能会不计代价地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攻击,美国打击伊拉克的一个主要说法是萨达姆下台将有利于世界和平,但是,有更多的担心认为,如果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被另一个军事强大的国家通过武力随便加以改变,这将开始一个武装干涉主权国家的惡例,这个结果也许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不安定。
责编: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