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品牌国际频道 > 品牌国际 >

百胜•品牌解码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9日 17: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品牌国际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必胜客

    一、必胜客的品牌概况和发展历程

    必胜客创立于1958年,如今必胜客已是全球最大的披萨专卖连锁企业,遍布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披萨饼。在美国拥有近8000家餐馆,在美国以外的87个国家开设了4200家门店,其中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有460余家。

    1959年,必胜客在托批卡市开设第一家特许经营的必胜客餐厅。20世纪60年代中期,必胜客的第一个电视广告片“Putt-Puttto Pizza Hut”开始投放。1968年,必胜客在加拿大开设第一家国外分店,从此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1971年,必胜客无论在营业额还是餐厅数量方面,都成为全球第一的披萨连锁餐厅。

    1972年,必胜客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7年,必胜客与百事可乐合并,在“百事可乐”的帮助下,必胜客开始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必胜客在得克萨斯州开设第3000家连锁餐厅。

    1988年,必胜客庆祝诞生30周年。在全世界的连锁店超过6000家。必胜客推出的奖励读书计划受到罗纳德•里根总统嘉奖。

    1989年,必胜客在国外的第1000家分店在加拿大安大略州开业。至此,必胜客在全球54个国家拥有分店,必胜客历史上第一次为白宫递送披萨,为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举办的“阅读是基础”的招待会提供服务。

    1990年,必胜客餐饮体系的年营业额达到40亿美元。同年,必胜客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开设第一家中国分店。

    1991年,俄罗斯的叶利钦总统刚平息一场政变时,必胜客向他及其支持者提供了最具历史意义的外送服务。

    1993年,作为必胜客中国内地唯一特许加盟商,香港怡和集团抢滩华南。自此,必胜客走上了扩张之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必胜客还是以自己经营为主。选择两条腿走路、两种模式并存,是为了降低风险。

    2003年1月,中国必胜客开店突破100家。以100家店为新的起点,必胜客在“休闲餐饮”的基础上,以更易亲近的定位——“必胜客欢乐餐厅”出现在中国餐饮市场。经过半年的调整,必胜客实现了形象的全面转型。

    2004年5月下旬,百胜中国宣布,中国130多家必胜客分店的经营管理权已全部收回。必胜客以后将不采用加盟店经营的模式,而是由百胜总部统筹管理及业务扩张。

    二、必胜客商业模式解析

    1.在市场拓展之初沿用了“直营+特许加盟”的模式,随着品牌的逐渐成熟,又将加盟店全部收归直营,以确保发展的稳定和持久。

    必胜客是披萨类餐厅,它更强调家庭性和舒适性,从全程性服务,优雅的格调,和悠闲的氛围上都与百胜集团旗下的快餐类品牌有所不同,二者进行错位经营,不产生互相间的竞争,而互补经营又加强了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

    进入中国初期,必胜客采取了直营+加盟的模式。直营模式直接由百胜集团直接投资经营,而加盟模式则由必胜客中国内地唯一的特许加盟商香港怡和集团进行投资。当必胜客品牌逐渐成熟后,它开始逐渐放弃加盟模式,全部改为直营模式。因为特许加盟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品牌成熟后快速地扩张,反而形成了与必胜客直营店竞争的局面。加盟店的存在为未来的统一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与肯德基不同,必胜客尚未达到规模效益,所以叫停加盟也是为了规避风险。

    虽然关闭特许加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必胜客扩张的速度,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与肯德基相比而言,必胜客属于中高档正餐,而品牌在中国尚未成熟时,必胜客的发展关键是要提升品牌的含金量,而非盲目的扩张。对于此时的必胜客,最为迫切的需要是掌握直接的控制权,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从而完美体现和执行公司理念,而不是开店数量的盲目增加,在缺乏直接管控和统一协调的情况下,店数越多也许更难以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