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IT频道 > 行业新闻 >

“云计算”为上海带来什么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8日 17: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解放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本报记者 徐瑞哲

  昨天,《上海市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出炉,酝酿多时的“云海计划”开始在沪实施。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云计算”,能为上海带来什么?

  全城共享公共计算资源

  几乎每一台电脑背后都与机房、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外围计算设施相连。上海历经十余年的“信息港”集中建设,IT环境质量飞速提升。不过,这类计算资源在地域、行业分布上还存在结构性矛盾,这就需要“云计算”来整合。

  云是虚幻飘忽的,云计算也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它属于一种新型的网络化计算模式。

  从云计算的供方角度看,尽管众多机房、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分布在各个地方,但它们都能被虚拟为一个整体,即同一朵“云”。在物理上,它们是分隔的,似乎各自为政;但在网络上,它们则像云朵一样可分可合。而从云计算的需方角度看,云计算用户一般不必自建机房、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只需远程使用某一朵“云”来计算。因为长宁虹桥的用户可能正在使用浦东金桥某一台比较空的服务器,而当浦东金桥服务器用满时,虹桥用户的计算任务可能已自动切换到闵行颛桥的服务器上。这样一来,全城的计算资源都可以打通,即使同一台服务器也可一半给浦西用、一半给浦东用,或者适时调剂使用比例。

  有识之士指出,未来几年,当上海形成一片“云海”时,以设备采购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将逐渐被以“云服务”为核心的新模式取代。

  现代服务业现重要增长点

  之所以将“云计算”视为产业,是因为“云计算”模式正推动传统设备提供商进入服务领域,带动软件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并催生出跨行业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

  国际权威机构IDC预测,2012年云计算全球市场规模将达420亿美元,相关产业总产值达4520亿美元。而根据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云计算将带动全市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1000亿元。这千亿产业规模相当于什么?去年全市信息服务业营收2100亿元左右,规划到2012年可达36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那时云计算对信息服务收入的“贡献度”接近三成,可极大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增值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在上海,一把“种子”已撒向云端。政府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中设立云计算专项,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支持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目前,首批启动云计算项目达14个,计划总投资32.5亿元,年内投资7.3亿元。

  国计民生服务更趋高效

  事实上,“云海计划”中的云计算服务正悄然走入城市生活。就如申城数百万家庭使用的数字电视、IPTV等,其实都已成为云计算的无数“云端”之一。其背后庞大的媒体内容平台库开始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技术,为各频道运营商提供海量数字节目的存储、检索、加工、包装、分发等服务,如同一张音视频产品的物流网。

  此次新实施的“云海计划”,在沪确立了10项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即“十朵云”。其中,工业云、金融云、科技云、电力智能云、中小企业云,都是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云”。如电力智能云,能利用整个城市电力系统的内网信息,帮助智能电网进行电力运行调度、电网监控保护和输配电。

  政务云、教育云、健康云、交通云、文化云等更是直接与民生信息服务息息相关。比如,“交通云”将车辆监控、路况监控等错综复杂的信息,集中到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一套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使城市交通设施发挥出最大效能。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