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大型活动 > 伟大历程 >

绿色丰碑永驻心间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19: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伟大历程网上作品大赛”文字类优秀奖作品

伟大历程 网上作品大赛 获奖作品 建党 文字类

        政声人去后,民意百姓间。谷文昌先生离我们而去至今已有30年了。然关于他的故事依旧鲜活,犹如东山上葱茏的木麻黄生生不息,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他的形象犹如一座绿色的丰碑永驻在人民心间,永不褪色。

        我的朋友说,东山岛上每一寸土地上都氤氲着谷文昌先生的气息,并一再邀我前往亲身感受一番。五月初,我终于踏上了东山这块神奇的土地。

        东山位于福建南部沿海,台湾海峡南岸,总面积有194平方千米,犹如七星拱月,形如展翅振飞的蝴蝶,美称蝶岛。如今的东山岛风光秀美,如诗如画。绵长的海岸线曲折有致,细沙柔绵,海滩上长满葱郁的木麻黄,伴随着阵阵的海风摇曳生姿,展现出它刚强而柔美的特有风韵;海水湛蓝,波涛阵阵,拍打着礁石,似在窃窃私语,低吟浅唱。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翱翔;岸上忙绿的渔民,闲适的游客,构成了一幅在尽情享受着一派祥和美好的生活诗意图。

        作为一个咋来初到东山的游者,我在用心去感触东山岛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我知道东山岛上的每一寸都曾洒下一个人的全部的无私的心血和汗水,而经心血和汗水滋润过的土地也一定是块充满希望的土地、神圣的土地。我以卑微的姿势贴近土地,去感受那个人早已融入东山这块热土的气息和体温。那个人就是东山人民口口相传,越传越响的谷文昌先生。

        谷文昌先生于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河南省林县西乡坪区(现在的林州市石板岩乡)郭家庄村南湾自然村的一户贫农家庭。艰苦的农村生活,复杂的农村革命斗争形势,锻炼了谷先生的各方面能力,1944年3月,谷先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3月被委以重任,担任抗日民主政府林北县第七区区长。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从此,他的心和东山岛连在了一起。他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直至1964年才因工作需要调离了东山岛。

        他在东山岛上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不同凡响的14年。他克己奉公,身先士卒,带领全县军民奋力拼搏,植树造林、征服风沙。修公路,筑海堤,打水井,建水库,造盐田,建海港……让东山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人民的命运,从此,东山人民走上了康庄大道。从此,谷文昌先生犹如一轮红日照耀在东山人民的心头,永远温暖着他们;谷文昌先生的高大形象犹如一座绿色的丰碑永驻人们心间,永远鲜绿。

        谷文昌逝世后,“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民间习俗,就是对谷公的尊崇和爱戴最朴实最好的纪念。东山人民自发捐造的谷文昌塑像以及谷文昌事迹展览馆、谷文昌公园、谷文昌纪念馆等相继竣工,都表达了东山人民对谷公无尽的深深怀念之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抚今追昔,到底是什么让东山人民把谷公捧得很高很高——

        一

        过去的东山岛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沙滩无草光溜溜,田地有种没有收,一年四季难睁眼,神也愁来鬼也愁!”这首歌谣是过去东山岛的真实写照。

        过去的东山岛,岛上412个山头,2万多亩山地,仅有林木147亩。海岛东南沿海一线绵延三十多千米,茫茫一片,寸草不生,狂风一起,飞沙滚滚,遮天蔽日,吞噬田园,埋没房舍,严重威胁着东山人民的生存,以致许多东山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面对此,谷文昌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夙夜忧叹,寝食难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毅然决定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征服风沙,彻底改变东山人民的生存环境。

        他亲率林业科的同志踏遍了东山岛上的每一个山头,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深入群众,集思广益,探讨治理风沙的方案。他带领群众挑土压沙,筑堤堵沙,种草固沙,植树围沙。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异常艰辛,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曾经受过植树20万棵木麻黄仅活9棵的无情打击。但他不怕失败,他说,我们在沙滩上种木麻黄能活九棵,就能活九千棵、九万棵,就能绿化全海岛。更发出了“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
言必行,行必果。经过数年的共同不懈努力,“抬头不见秃头山,低头不见飞沙滩,走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的绿化东山的目标终于初见成效。

        然造林不易,护林更难啊!当年,谷文昌下乡时,随身带把特制的小锄头,看到小树苗被牲口踩倒了,或被风吹歪了,就及时扶正,或补栽,培土浇水等。谷文昌如此之爱树也感动了身边许许多多人,使爱护树林,成为东山人民的自觉行动。

        谷文昌大半辈子跟林业打交道,却从不沾公家的一寸木头。有位林业员看谷文昌家里连张吃饭的桌子都没有,就用木麻黄做了张桌子送去。谷文昌不仅把桌子退了回去,还把那位好心的同志进行严肃批评。其实,他家里用的家具都是竹凳、藤椅、石饭桌等,就是不用木头制的,以此以明心志,保护树林……

        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为东山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东山作为一个海岛,海峡阻碍了与外面的联系,群众要走出海岛之不便可想而知。当时,群众要走出海岛,乘坐的一般都是小木船。虽与大陆近距还不过五六百米,但八尺门海峡风急浪高,船翻人亡的事故常有发生,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制约了东山经济的发展。

        于是,把修一条海堤,海岛变半岛的构想已经在谷文昌的心里生成,并很快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专家的多方论证,终于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筑堤方案。仅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八尺门海堤告竣,天堑变通途。无异于为东山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之后,谷文昌又带领群众修筑公路,兴办水利,打井、修水库等,从根本上改善民生,还因地制宜大力鼓励群众发展制盐业、养殖业等,向大海要效益,进一步改善了东山人民的生活。

        针对当时文化教育落后的现状,他提出了大力兴办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因此,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办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剧场、广播站等也相继建立了起来,极大丰富了东山人民的精神世界。

        三

        “共产党人要敢于面对实际,对人民负责。”谷文昌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1950年,国民党溃退台湾时,从岛上抓走了4700多名青壮年人,以致三分之一的家庭骨肉离散,“壮丁”家属,对国民党恨之入骨,却因亲人为国民党效劳,深怕受牵连。“壮丁”家属问题,成为刚刚执政不久的人民政府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面对此,谷文昌求真务实,以为“壮丁”是被强行抓走的,是被逼无奈的,被撇下的亲属都是无辜的。国民党造灾,共产党应该救灾。于是,谷文昌向县委建议,把这些“壮丁”家属由“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还要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救助。这一改,仅两个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让东山岛上无数的不幸家庭重新有了笑声。正因为谷文昌一心为公,心中装着百姓疾苦,才去冒这个险。难怪作家霍达经过多方深入采访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一项德政,十万民心。

        1958年“大跃进”,盛行浮夸风。当时上头来了领导,要推行密植和移苗并丘。谷文昌没有唯上,而是在杏陈的小岭水库下搞二分地作试验,让事实说话。事实证明,搞并丘、高密植是违反生产规律的。谷文昌宁愿挨受上头批评,也不盲目从事,以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有,当时,还盛行大炼钢,东山有铁没碳,炼不成钢。因此也遭到上级的批评。上级领导还特来东山监督炼钢。当时,有人提出要砍树烧炭炼钢。但东山本来就缺乏林木,谷文昌自然不答应。这在当时,谷文昌书记可是冒着丢“乌纱帽”的危险啊!但谷文昌不顾个人得失,顶住了压力,维护了群众的利益,也维护了党的威信。

        四

        谷文昌务实求真,一心为公,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公私分明。他大多时间泡在基层上。为了便于深入开展工作,他配备了一辆“专车”——自行车。对此,谷文昌爱惜有加,一回家就上锁,一有空就上油、擦拭,决不让孩子碰它。有一次,他的大女儿谷哲惠趁自行车还没上锁,就偷偷拉出去练骑,结果被父亲训斥一通,都“呜呜”地哭了起来。之后,父亲安慰说:“公家的车不能占用,已经对你们讲过多少次了。你们想学车,等爸爸有钱了,再给你们买一辆嘛。”不过,谷文昌始终没有给孩子买过一辆自行车。

        后来,县里给谷文昌配了辆吉普车,但谷文昌把它让给了县里的其他领导。他说,骑自行车便于和群众搭话。就这样,一辆自行车一直陪伴着谷文昌走过了生活的风风雨雨……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先生因病逝世,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埋在他亲自建设的东山赤山林场。家人把他使用的自行车,还有他的佩枪、家里的电话等一并上交国家。

        关于谷文昌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从谷文昌纪念馆的6个大展室和音像室可以感受到,更可以从民众的口中获知,许多民众都可以如数家珍说出谷文昌的感人事迹。谷文昌先生就是一座绿色的丰碑永远驻在东山人民心中,成为永远激励后来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如今,站在东山岛上,望着这块洒满谷文昌血汗的地方,已经成为了“绿色长城”、“旅游胜地”及国家海滨森林公园,还有全国最大芦笋基地、硅砂基地、养殖基地;开辟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一类口岸及福建省旅游经济开发区……我想,谷文昌先生泉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倍感兴慰。你瞧,那伫立在绿荫中的谷文昌雕像,嘴角不是分明带有一丝不易觉察的淡淡微笑么?

        告别东山岛,再望一眼,这块洒满谷文昌血汗的神奇土地。谷文昌的高大形象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头上,一如绿色的丰碑伫立心间,将永远警醒着我,催促我积极向上,执着追求……

        伟大历程网上作品大赛官方网站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李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