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大型活动 > 伟大历程 >

曲曲民谣颂党恩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18: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伟大历程网上作品大赛”文字类铜奖作品
作者:张志善    推荐网站:国际在线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亲历目睹了本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广泛流传在乡间的民谣中可见一斑。

    解放后,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从“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有了房屋有了地,当家做了主人,个个喜笑颜开,扬眉吐气。他们发自肺腑地赞道:

    太阳一出满山红,
  共产党领导咱得解放。
  分下房屋分下地,
  当家作主喜洋洋。
 
  后来,党引导农民搞了互助组、合作社。强帮弱,富助穷,显示出极大的集体协作力量,受到乡亲们的欢迎。他们说:

    单丝不成线,
  独木难成林,
  合作力量大,
  生产阔步奔。

    可惜,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我们村后来吃上“大锅饭”,村民从日出干到日落,出力不小,不见成效;流汗不少,产量不高;那时全村的粮食亩产也不过三五百斤。村民辛辛苦苦干一年,每工只能分五毛到八毛钱,最多时没超过一元钱。一家有三个强壮劳力,年底刨去口粮钱,能分五百元钱便高兴得不得了。而多数劳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即使汗珠子摔八瓣地干,也摆脱不了年复一年、年年欠款的命运。有民谣为证:

    大锅饭,
  不沾弦,
  没人多下米,
  有人抢饭碗,
  滑皮尽把稠的捞,
  老实疙瘩吃剩饭,
  辛辛苦苦干一年,
  落不下个肚儿圆。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伟大的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割除了自身的“毒瘤”,农村形势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县大部分村都实行了大包干,由于我村是县里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迟迟没有分田到户。结果,年底产量大相径庭。搞了大包干的有不少农户亩产上了千斤,全县户均万斤粮的比比皆是。而我村还维持在以前亩产三五百斤的水平上。当下,有民谣在村子传开:
 
  大锅有饭小锅干,
  镜子烧饼只中看;
  小锅有饭大锅满,
  人人都能舀到碗。
  要吃恣意饭,
  快把小灶办。
  搞好责任制,
  越吃心越甜。

    在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鼓舞下,我村于1982年春开始推行包干责任制,村民的干劲如洪水决堤般爆发出来。全家老少齐出动,有手艺的使手艺,有力气的出力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当年底,粮食亩产就成倍地翻。光是小麦,不少农户亩产就上了千斤,有的种粮大户仅靠卖粮,年收入就达数千元。村民高兴地赞道: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一根杆子插到底,
  老少上阵摽着干,
  齐心下苦夺高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党在农村的商品流通政策推行,市场经济活了起来,人们除搞好种植业外,又在养殖业、加工业,以及其他行业上作起文章来。我村有位姓满的村民,会做砖的手艺,他开了个砖厂,年收入达数万元。还有一个会盖房的工匠,以前因出身问题空有手艺不敢用。他当上工头,带了十几个小工,专门承揽建筑活计,年收入上万元。还有不少养兔、养貂、栽桑、植枣、跑运输的等等,都凭借一技之长改变了生活困境。当时,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两千多元。电视、电扇、摩托车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有民谣颂扬道:

    桑扎根,枣上树,
  兔安家,貂落户,
  大搞多种经营,
  积极发家致富。
  办厂坊,跑运输,
  养禽畜,育果木,
  家家都有聚宝盆,
  户户栽下摇钱树。

    进入新世纪,我们村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科学规划,一步一步往前走。先是铺设本村至县城、本至邻村的柏油路,硬化了全村所有巷道,共计11000余米,方便了村民出行,大家发自内心地感谢党:

    铺的是路,
  连的是心,
  便的是行,
  富的是民。
 
  接着,我村又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资数十万元进行了水网改造,村民结束了有史以来绞水、挑水的传统,在家里一拧水龙头,就能吃上清凉可口的自来水。同时,还修建了标准化学校,所有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了义务教育。继而又兴建起村民文化中心和图书室,购置图书3000余册,添置文化活动器材300余件。还开辟了4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场地全部硬化,配置了体育和健身器材,活跃了村民的文体生活。村里的街道旁,不仅安上了120盏高标准的照明灯,还栽植了3万余株各类花卉树木,并坚持按责任区天天打扫卫生,形成了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和冬有青、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的亮丽风景。对此,百姓们借民谣赞道:

    中央政策如春风,
  新农村建设火样红。
  生产发展是关键,
  生活宽裕春意浓,
  乡风文明新气象,
  村容整洁百花荣,
  民主管理民做主,
  家园和谐乐无穷。
 
  近几年,中央免了农业税,种粮还享受补贴,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个别贫困户还能享受“低保”;计划生育家庭可以得到先进奖励。群众由衷地说: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也有民谣流传:

    党的惠农政策好,
  咱老百姓忘不了。
  免了我们农业税,
  历朝历代难做到。
  直补政策到农户,
  大家种地劲更高。
  国家实行新农合,
  有病再不发愁了。
  计划生育有奖励,
  贫困家庭享低保。

    沐浴在新农村建设的氛围中,村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以机械化为主,采用良种科学种田,走上了产业化经营路子,产量、产值节节上升,家庭收入年年攀高。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左右。冰箱、空调、电脑、电磁炉、液化气逐渐普及,个别农户还买了小轿车。住房大都是砖混结构,磁砖镶面,不少农户还住上二层小楼。老百姓唱道:

    农忙去田间,
  农闲去市场,
  务农经商两不误,
  家家都是富裕户。
  还有民谣更形象:
  少有教,老有靠,
  贫有保,病有报,
  种田不弯腰,
  挖地不用锹,
  粮食不用挑,
  吃水不用吊,
  热水不用烧,
  做饭不用灶,
  交通不用跑,
  通讯不用叫,
  鼠标轻轻点,
  啥事都明了。
  不请老师能听课,
  不见专家能传招,
  各种信息早知晓,
  户户迈上小康道。
  党的恩情深如海,
  幸福生活步步高!

     

打印】【复制链接】【转发邮件【一键分享 i贴吧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郑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