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科技频道 > 中国武术传奇 > 节目内容 > 正文

  在古人认为,要做一把好剑,你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要天时,第二就是要地利,就是你这个地方要具备有利的条件,第三个你当地要出产适合这个剑的优良的材料,第四个要用人工巧匠,这四句话就叫做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就是说要同时要具备这四个条件,才能做好一把好剑。

  龙泉位于浙江西南部,为春秋时期越国古瓯地,八百里瓯江就从这里的山中发源,一江绿水穿城而过。境内群山叠翠,溪流纵横,与越地山水相依,地气相连。在古人眼中,铸造出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既是铸剑大师们高超的技艺所至,同时也是日月山川、天地精华孕育的结果。而欧冶子云游天下,四处寻访,也曾经到过福建、江西等许多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地方,为什么却偏偏对龙泉青眼有加?龙泉究竟有着什么特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这位铸剑大师呢?

  周:为什么欧冶子要选择龙泉造剑呢,有一个原因就是龙泉这个地方盛产铁英沙,这在一般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但是龙泉任何地方随手就可以得到,就包括这里,就这种河底下面,随手就可以得到,随手一把沙,就含非常非常多的铁英沙,这个黑色的颗粒就是。

  欧冶子选择龙泉作为造剑之地,除了这里的山溪中蕴含着丰富的铁英可为铸剑提供原料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在龙泉一带有着大片的原始森林,而且其中以松木居多。茂密的森林,为冶炼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而由松木所制成的松炭,则为欧冶子冶炼铁英提供了一种更加特殊的供效。

  这个松碳究竟有什么功效呢?我想干将、莫邪舍身铸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为了制成宝剑,竟然双双跳入熔炉,感动了天庭,炉中的铁矿也因此而熔化,这才最终铸成了干将、莫邪两把神剑。关于人跳入熔炉,铁矿就能熔化的说法,到是有一个科学的猜测。我们知道,铁的熔点是1500度,而古代的冶炼技术相对落后,熔炉内的温度总会与这个熔点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古代炼铁总是难于成功的一个原因,但是如果此时真有人跳进熔炉的话,那么人体内像磷之类的物质,就可能会迅速燃烧,产生高温,并将炉内铁矿熔化。而相比之下松碳的作用,就和这个有些相似,松碳内常常含有松脂,但它作用并不是增加多少炉内温度,而是作为一种催化剂,它使得铁的熔点降低,从而同样是促进了铁矿地熔化。虽然铁是炼出来了,可是这样的铁是不是就能要直接用来铸造一把宝剑,欧冶子他又是怎样造出传世的铁剑呢?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焰烟,红光紫气倶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唐代诗人郭震在他的《古剑篇》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铸剑大师巧夺天工的技艺。

  而今天在龙泉,仍然还有人沿用着欧冶子铸剑的古法在制造宝剑,那么这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方法,是怎样制造出传奇的上古神兵呢?

  周:这是毛铁,又称海绵铁,就是用河里的铁英沙经过提炼出来的,剑就是用这种原材料打造的,自古以来龙泉就是用这种原料制造最好的宝剑。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木炭作为燃料的温度不够高,提炼出毛铁的纯度也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直接把它当作原料,像铸造青铜剑一样,浇铸成兵器的话,那么,由于铁本身的特性加之其中含有的杂质,就会导致这样铸造出的兵器很容易变形、折断,反而不如青铜铸出的好。既然浇铸的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铁剑的制造,那么,当年的铸剑大师又是采取了怎样的造剑秘法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冶子通过反复的锻打,就是说把这些块练铁得到初级产品拿到炉里面反复的加热,反复的锻打,通过反复的锻打去掉了大的杂质,把这个快练铁里面的杂质全面给去掉了。

  古人的造剑秘法其实就是早期的锻造技术,工匠们将冶炼出来的毛铁块,反复放入炽热的炭火中加热,并一次又一次地折叠锻打,在这个过程中,毛铁块里的杂质就会逐渐的除去。然而这种技术的关键,其实并不是仅仅在于它能去除多少杂质,而是它能够使一块普普通通的毛铁,在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能够大副提高自身的韧性,那么,这个历经千年的炼铁方法,究竟是如何来实现这一点呢?

  毛铁为什么在锻打后会韧性大增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炉中燃烧的碳。我们知道,钢的强度要比铁高许多,而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含碳量的不同,折叠锻打的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让炭火里的碳原子不断向铁块里渗透,增加铁块自身的含碳量,也就是在增强铁剑的强度,正所谓的百炼成钢,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过,一把铁剑若想成为可以摧金断玉的神兵利器,除了要经历烈火中的千锤百炼之外,还需要经过另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那就是淬火。

  淬火其实是一种金属热处理的方法,就是把剑在炉中烧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让它在水里迅速的冷却,这,常被铸剑师们看作是点睛的一道工序。传说当年欧冶子为楚王造剑时,也曾把剑进行过这样的处理。

  吴:这个地方呢,相传是欧冶子当年铸剑的地方,他就是利用这井里的水拿来淬剑的。据说用这水淬剑特别锋利,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水是干寒清冽,今天龙泉宝剑的铸剑师仍然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来拿这个水来铸剑。

  铸剑师把从井里取来的水盛入木桶中,准备为锻炼成形后的铁剑进行淬火。淬火对于一把剑来说可以看做是一次重生,它最终锋利与否就将取决于这关键的一步。

  这样经过淬火的剑,他现在的硬度要比原来高很多了,可以达到真正的钢揉相济,如果一把没有经过淬火的刀,那么他们两个钢刃相碰的话,碰完之后这个剑没有任何缺口,这把刀的缺口已经有办工分多了。

  为什么经过淬火的剑会变得更加坚利呢?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和碳有关。我们知道,一把剑是否锋利,主要是由造剑材质的硬度来决定,硬度越高就越锋利,而钢铁的硬度,又和它自身所含碳的多少相关,太少了,它就是这样,是软的,中等一点,它看起来就很有韧性,而到含有很多的时候,他就会十分的坚硬了。那么为什么把剑加热后放水里它就能变得更硬了呢?这是因为剑在加热的过程中,它体内的碳原子会在温度的作用下富积到剑的表面,而此时如果剑身被水突然冷却,那么这些碳原子就会来不及扩散迁移,被强制地限制在铁原子之间,这样这部分铁的硬度就会大副的提高,所以,当淬过火的剑与没有淬过火的剑相碰的话,就能产生刚才的那种效果。

  经过淬火之后,剑的硬度得到了质的改变,再经过十几道的研磨工序,一把锋利无比、寒光逼人的宝剑,就最终制造完成了。

  经过三年的呕心沥血,欧冶子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锻造出三把威力无比的绝世宝剑,献给了楚王。而当时楚王的品剑师风胡子,则根据这三把宝剑上不同的花纹,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龙渊、泰阿和工布。

  吴:那楚王又问了,他说,你为什么铸这三把剑叫龙渊、泰阿、工布呢?那么这个风胡子讲了,他说,你看(龙元剑关颀长庐登高山临深渊),这句话的意思你看龙渊剑这把剑身上的花纹,它好像高山、深渊一样的弯弯曲曲的,那么泰阿讲流水之波,也就是很连锁的,像浪涛滚滚一样的流水之波。那么贡卜剑文着流水绝,就是说它好像连绵不断。

  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剑一经出世,立刻轰动了天下。《越绝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楚王拥有了这三把宝剑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其他的几个国家。其中,晋国的晋郑王得知后十分羡慕,公开向楚王索剑,但被楚王断然拒绝。晋郑王恼羞成怒,不顾群臣劝阻,派兵围攻楚国都城,这一围,就是三年。

  吴老师:在这种情况下面,楚王就忍无可忍,他就带着那把泰阿剑跑到城楼上面,对着下面围困京城的兵挥舞泰阿剑,结果剑气一挥,这京城下面的兵就全部昏昏沉沉的就迷倒了,而且血流成河,那么金城兵就退兵,就大败而去,那么这个泰阿剑是给欧冶给楚王铸的第二把剑,他有这样神奇,那么第一把龙渊剑它的威力就更不在话下了。

  古籍中对泰阿剑的描写虽然夸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铁剑在当时的特殊地位。而自从欧冶子为楚王造出宝剑后,楚国的铁剑就从此独步天下,所向无敌,军事势力也因此大大增强了。

  史书《战国策》中称:“龙渊、泰阿”,“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可见其威力之大。也正因如此,这些剑才被后人奉为了神物。虽然这三把铁剑,如今已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自从欧冶子造出这三把剑之后,他制造铁剑的方法就一直被后人效仿、改进,可以说如今龙泉宝剑能够名扬天下,与他的这套造剑工序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现在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欧冶子不仅是造出了龙渊、泰阿、工布三把铁剑,更关键的是他开创人们制造铁剑的先河,为后人总结出了一套制造宝剑工艺。

<<上一页
第2页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