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打襄阳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9日 16:42
在金庸武侠小说里面,《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两部书,如果说这两部小说是虚构的,那么书中所描写的那场战争却是真实的。这场著名的战役这就是襄阳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十三世纪宋末元初。当时忽必烈带领的军队已经横扫欧亚大陆,但是孤军作战的襄阳城却久攻不下,总共花了10几年时间才把它攻克。从而迅速灭掉南宋,建立了版图辽阔的元朝。那么这场战争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忽必烈到底采用了什么方法攻克襄阳的呢?
公元13世紀初期,中国这时已分成三个小国:统治北方的金朝、控制南方的宋朝和在西北的西夏王朝。当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开始了征讨欧亚的战争。他的大军兵分两路,南路征服了西夏、金国,继而占領了长城以北直道日本海的广大北方地区。西路占领花剌子模等中亚地区后,成吉思汗的子孙穿越高加索、伏尔加河,多瑙河,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占领了中东东欧广大地区。
凭借着锐利的战刀和矫捷的战马,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迅猛地扫荡了中亚、中东和东欧,可是,1234年他们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却陷入困境,大規模战斗打打停停地持续了数十年。就连蒙古大汗蒙哥都在攻打四川时战死了。蒙哥死后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从而开始了大举攻灭南宋的战争。而忽必烈知道要想征服南宋,就必须首先攻克襄阳。
采访:襄阳史研究专家杜汉华教授
在攻打襄阳之前,蒙古人曾经试着从长江的上游从四川顺江而下来灭亡南宋,结果在重庆附近的河川那个钓鱼城被打败了,把它的蒙格大汗打死在钓鱼城下,从此它把它灭南宋的战略方向转变了。他认识到只有拿下襄阳才能打倒南宋,所以他就(举)全国之兵来攻打襄阳。
现在的湖北襄樊就是由古时的襄阳、樊城两城组成。襄樊地处南阳盆地南端,居汉水上流,三面环水,一面傍山,是控制南北交通的要地。自古襄樊就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古人讲如果拿下的襄阳进可以取中原,退可以保江南。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光是在这个地方发生的战斗就达200多次。可见襄樊战略位置之重要。南宋王朝在长江一线与北方各王国对峙,把襄樊,尤其襄阳城视其为朝廷根本,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地,开府筑城,储粮屯军,经多年经营,建成为城高池深、兵精粮足的军事重镇。
襄阳这个形势你可以看得见,它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个北边是不可逾越的汉水天堑,城墙紧挨着汉水边你没办法从这儿攻打,然后它的东面也是宽厚的汉江,里面城下又是宽厚的护城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宽的护城河,西南是群山环抱,它也构成了襄阳重要的屏障,然后在山下面到襄阳城之间也有很宽厚的护城河,襄阳城里面的每一个这个城门它都有瓮城,最宽的护城河配上高大的城墙和瓮城,城外面有吊桥有子城把这每一个关隘都牢牢的防守住,所以这样的城墙,这样的防御体系你是没有办法攻破的。
虽然有着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可对于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来说,开始并没有把拿下襄樊放在心上。1257年春蒙古统帅董文尉率军首次攻打襄阳。面对汉江天险,他们用了一夜的时间架桥过江将城池围住。襄阳守将高达带兵迎战。两军短兵相接。先是箭如飞簧而后长枪挥舞、战刀翻飞,一时间襄阳城外血肉横飞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战,襄阳守军敌挡不住彪悍的蒙古大军退守城内。蒙古的先头部队冲进北门进入襄阳的翁城。但是想不到的是冲进翁城的蒙古先头部队全部被消灭,此时樊城的南宋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最终击退了蒙古部队的进攻。
我们现在所进入的翁城在军事工程学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来说,从防御的角度而言,如果敌人前方部队打进了城门来以后呢,里面还有一个城门关口,在这里面正好上面的滚物垒石都打下来可以起到瓮中捉鳖,然后把敌人的部队精锐的部队,先头部队打死在这里面,然后在把这个城墙这个城门又恢复过来,可以起到防卫城墙的作用。
实际上翁城就是襄阳城外的一个套城。它不但可以起到以退为进打击敌军的作用,还可以使城里的军队更加自由的出入,而不用担心敌人直接攻打内城。据说当时襄阳城总共有六座城门,这六个城门都有翁城,每一个翁城都构筑的非常精巧,可以说是牢不可破。在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下枭悍无比的蒙古军队遭到惨败,这对于横扫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古军队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如果我们把襄阳之战当成一盘中国象棋来下的话,后面忽必烈该怎么走呢?
1258年蒙古军队再次攻打襄樊 ,这一次它们带来了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抛石车。抛石车相传发明于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它也叫“抛车”。它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里面装有十几斤到上百斤重的石块,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当发射时,抛石车就利用杠杆原理,拉索人同时猛拽炮索,另一端装石弹的皮窝迅速借惯性离心抛射,射程可达百米左右,攻城时集中使用,有无坚不摧的威力。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就是曾经使用了抛石车攻破袁绍军队的壁楼,从而大获全胜。因为发射时声响很大所以当时又称为霹雳车。
在我们中国象棋当中,炮是很重要的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象棋当中的炮字是石字旁的炮,它就是指的古时的抛石车。在象棋当中隔子打炮就是根据抛石车远程攻击的特点设计的。
抛时车由于威力巨大,所以在相当多的攻守城战斗中被广泛使用。据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而蒙古军队在灭金的时候也学习到了抛时车技术,面对城防坚固的襄樊,蒙古军队又想到了使用它攻无不克的抛时车。
吸取了上次用弓马弩箭强攻的教训,这次出兵他们带来了上百架投石车。但是没想到屡试不爽的投石车却在襄阳城下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原来蒙古军队的投石车射程只有100多米,而当时襄阳为防止抛石车等攻城武器的攻击,将护城河加宽到150多米,忽必烈的投石车很难打到城墙。更别说打到城里,即使偶尔打倒城墙也因为准头太差和威力减小,难以对要害部位实施致命打击。
它城上面的宽度有窄一点的地方也有四五米,犄角有十几米,像这样的抛石机你想把这样的城打破是不可能的。
一个是射程不够,我们不仅有高大的城墙,还有宽大的护城河另外就是他的准头不够,他没有办法打的那么准,那就是抛来几个大石头,打在城下来打破了城也没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