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首页 > 首页 > 正文

李琦专集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17日 13:06)


  第三集

  桑燕:现在人们都讲健身,听说羽毛球都脱销了。

  保乐:不止羽毛球,排球、足球、篮球都是大家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

  桑燕:但有人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买菜,我说的没错吧李老师?

  曹:这是非奥项目,奥运会里没有。

  李:锻炼身体要根据不同情况,少林弟子打水锻炼,我买菜去时散步,回来负重就是锻炼身体。

  保乐:另外讨价还价是接触社会的机会。

  李:讨价还价是生活必须的,不是丢人的。

  保乐:我们想知道像你这样的名人,人家是多要钱还是少要钱?

  李:肯定多要钱,但我不给,因为我知道公布的公开价格,我在公布的价格上减两毛钱。

  曹:他不仅会买菜,他懂的球也不少,他有很多诗是写运动项目的,其中好多写球的诗,但和别人不是一个角度,比如写冰球:其实你们没必要使那么大劲,真的,你看地挺滑的。其实你们没必要捂的那么严实,真的,你瞧我什么也没穿。其实你们没必要跟我过不去,真的,观众想看的是你们互相打。其实这就是战争,也有叫体育的。

  保乐: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曹:他不一定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但他用大白话告诉你一个真理。

  桑燕:您有一个读书的窍门:书山有趣挑着读,学海神道尽心玩。

  李:我一般都是搬杠读书,搬杠长学问,我要跟保乐搬杠,我肯定从心里感到受到侮辱,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能被保乐辩得哑口无言呢,我回去得看书,哦,原来是这样!我还回去找他,继续辩论。

  保乐:得找吧回来。

  李:搬杠一次,复习一次,记忆犹新。

  桑燕:听说您有一个特别尴尬的事,爱忘朋友名字。

  李:经常见面接触的朋友自然记住了,不在一起偶然碰到的就忘了。你现在有些名气了,人家挑你的理,所以我还没等人家说话 就把人家先堵回去,然后说我现在有急事,两小时以后电话聊。

  保乐:两小时以后电话打过来还是不知道是谁。

  李:我在拍摄现场没法说。

  曹:李琦看问题有和别人不同的角度,比如他写的热爱家乡的诗实实在在:八百里秦川威武过大唐雄风,三千万父老养育着中国革命。吼一声秦腔悲壮苍凉,可她歌颂的是华夏文明 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能在这看到庄严色彩(黄色),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要在这里认祖归宗。

  保乐:听完这首诗,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像这个人写的。

  桑燕:我觉得挺象的,挺有诚意的。

  曹:火辣辣的感情。

  桑燕:诗 听起来很有歌唱性。

  曹:他经常唱着写。

  保乐:给我们来两句?

  李:唱个小曲吧:一对对的白鸽,一对对的鹅,一对对的毛眼眼撩哥哥。

  第四集

  曹:不像诗人像厨子的李琦,给自己写的书取名叫《杂碎汤》。

  李:我在我的书里写了我为人的原则:你喜欢他吗?去做一件让他喜欢你的事,你讨厌他吗?去做一件让他讨厌你的事,都省事。而不要为一件事争争斗斗,我看不得两人吵架,要非吵不可,对不起,我先出去。

  曹:李琦是一个西北汉子,爱吃面,爱吃肉,对家乡的热爱溢于言表,比如他有一受诗是写他爷爷和他爸爸是怎么谈恋爱的:黄河水上有可多的歌,我爷传给我爸,我爸传给了我;黄河岸上女子多,我爷喜过我爸撩过,今天轮上我。奶奶说我爷不是好东西,妈妈说我爸可坏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男欢女爱故事多。这才是黄河岸边情,这才是黄土原上歌。

  保乐:听说您对李琦的评价是“真江湖”?

  曹:“江湖”不是痞子,不是流了流气。李琦与人相处与朋友相处应注意的礼节,他都处理得特别好。

  保乐:他经常称自己是洒家?

  曹:对,有一次他可真洒了。当年到北京,家里特穷。有一次他媳妇出差没钱,就跟别人借了50块钱。他一巴掌就把媳妇打哭了。第二天媳妇就把钱还了人家。后来他跟人借了100块钱给媳妇了。

  李:当时处境困难,压力特大,而且弄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不能让媳妇借钱。

  曹:97年在福建厦门搞元宵晚会,李琦的节目是用鞭子在十多米远抽气球,张立配合他。结果因为海边风大,他一鞭子出去没抽着球,却把张立的手抽破了。李琦心里难受,晚上喝酒他越想越不是滋味,结果他大冬天冲出屋子,一口气跑到桥上跳到海里。那回他要没点本事他就回不来了。

<<上一页下一页>>
第2页
[ 返回 ] [ 发送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