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本期内容更多

陈平原带您游大英博物馆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01日 17:09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读书时间》。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为您介绍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新书《大英博物馆日记》。

  作者简介:

  陈平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解说词:

  伦敦,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虽然它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很多中国人对它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长期在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里阅读、写作。一个经典的说法是,由于他在那里成年累月地攻读,竟然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磨出了两个脚印。这个说法流传了很多年,以至于妇孺皆知。但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新书《大英博物馆日记》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平原:

  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我们当年读小学中学的时候,有课文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里面读书,然后踩下了脚印。所以我当时想,我将来如果到了伦敦看大英博物馆,我肯定会去认一认哪两个是马克思的脚印。但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我怀疑这个说法,因为博物馆、图书馆你可以去占一个位子,但不止你一个人坐,所以怎么辨认哪些是马克思的脚印,这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不比少林寺里面那个练拳,可以不断地跺,最后看得出来哪些是少林僧人的脚印,大英博物馆基本上不太可能。后来到了那里以后,突然就发现这纯粹是一个好玩的想像。

  解说词:

  原来,陈平原一到那里就发现,阅览室的看板上赫然写着,当年马克思常在L、M、N、O、P等行就座,因为那里靠近参考书架。也就是说,他并非像我们传说的那样,只在一个固定的位子上读书写作。

  陈平原:

  大概只能说是当年我们出于对马克思的崇敬编出来的,但是这个说法非常流行。我看了大陆的、台湾的好几本旅游书,专门介绍大英博物馆里面有马克思的脚印。至于问了英国人说,你们知道马克思的脚印吗?他们全都不知道。可见是,可能一开始是一种文学想像,可是越传越远。


  解说词:

  脚印虽属传奇,身影却有迹可寻。圆形阅览室的看板上正式介绍说,卡尔·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1850年6月,马克思最先被旧的阅览室接待。从1857年起,他在这里从事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项计划的研究。150年过去了,圆形阅览室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它仅作为纯粹的参观景区发挥余热。1973年,一项新的法令,使大英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里分离出来。1997年,大英图书馆新馆建成,圆形阅览室正式关闭。现在您看到的就是大英图书馆新馆。

  2001年七八月间,陈平原应邀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研究。整整一个月,白天外出游胜迹、逛书店、访名校、观画廊;晚上则躲在家中,阅读从图书馆借来或者刚刚买到手的各种图书。问到何以不做学术著作,而是写这样一本随笔集?陈平原慨叹,说来话长。

  陈平原:

  我在念博士的时候,我的指导教授是王瑶先生,王瑶先生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的时候的导师是朱自清。朱自清1930年代到伦敦写了一本书叫《伦敦杂记》。我认为是比他的不管就文笔或者是说表达,或者是说里面的社会影响,我以为都比他的广为传之的比如说《荷塘月色》、《背影》还要精彩。这书对于我来说,既是我进入伦敦的一个指南,也是我写作这本书的一种刺激吧。一边读这本书,我一边想,我也写一本像朱先生《伦敦杂记》那样的书。

  解说词:

  陈平原教授在伦敦一共呆了31天,却先后去了十次大英博物馆,外加三次大英图书馆。于是,写一本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小标题:不收费的大英博物馆


  陈平原:

  对于我来说,其实最初的一个特别大的刺激,是因为我到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发现大英博物馆是不收费的,因为在我看过的很多的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大部分是收费的。收费的话,当然对于维持它们的开支,包括购买藏品等等,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一般游客来说呢,收费博物馆的话,你去一次可以,去两次可以,多去是很难的。比如说,你在北京住,故宫你不可能经常去。相对来说,像这种不收费的大英博物馆,在英国国内也有争论,到底是该不该收费?因为是纳税人的钱来供这个博物馆。但是这个不收费其实是他们的传统。我读了1867年,现在我找到最早在介绍大英博物馆的一个文人叫王韬,在《漫游随录》里面,到了大英博物馆以后第一个最大的感觉也是这个,然后说,发了一通议论说,国家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来支撑这个博物馆,其实是有深意焉,其实是包含了很深的意蕴的。就是为什么选择那个决策,免费公民教育,从普及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考虑博物馆的事业。

  解说词: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在他的《漫游随录》中有关于博物大院的描写,最早向中国人介绍了大英博物馆。王韬游历欧洲的时间是1867年至1870年间,那时距1753年大英博物馆创建已有一百多年了。大英博物馆最初的馆址是蒙塔古大厦,随着藏品的日渐增多和参观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蒙塔古大厦显得太小了。1824年,决定在蒙塔古大厦北面建一座新馆,并于19世纪40年代早期建成。到了1850年,大英博物馆看上去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样子。2000年12月,大英博物馆新的中心大展苑正式落成开放。现在,就让我们在陈平原教授的带领下,进入这座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吧。

  小标题:参观中国馆的感想

  陈平原:

  我看中国馆的时候,还没进去就听见好多人在里面,就是中国人在说话;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在博物馆里面大声说话,这是不太好,但是我听了以后特别感慨,因为他们抱怨的是说,像这种东西在我们中国根本不算一回事情。比如说,他们会展出明代的一个罗汉,一个铁铸的罗汉;那里的中间有一个唐三彩的特别大的书生的造像等等,像这一类的话,在中国确实你可以找到更古老的,或者更珍贵的。但是我说,这个后面隐含的问题是说博物馆不是宝物馆。因为晚清的时候,刚刚介绍进来的时候,博物馆Museum他们译成是宝物馆,博物馆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所以译成宝物馆。可是宝物馆的话,它主要的功能就变成藏宝,而博物馆收藏是一个功能,但更主要的是展出。(展品)进博物馆不是因为它珍贵,而是说它体现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借助于博物馆的展现,让我们了解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

  解说词:

  这是一张面额5000美金的冥币,票面上标明由“地狱银行”发行,右边写着行长玉皇,左边则是副行长阎罗。这张冥币是1985年入藏大英博物馆的。在我们看来,即便不说它是在搞笑,也多少显得有点不伦不类。而博物馆的介绍上却郑重其事地写着:这是一种传统。这也就难怪一些中国观众发发牢骚了。无论从文化含量还是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它都无法跟那些真正的古钱币相提并论吧?当然,这毕竟只是个特例,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大英博物馆里真正具有恒久价值的文物数以百万计,既有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也有古罗马和古希腊的。

  小标题:帕台农石雕的联想

  陈平原:

  但是有一个博物馆的问题,那个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帕台农神庙(的问题)。那个是希腊现在老要求归还,英国人到现在为止拒绝归还。当年虽然是买的,但是有点巧取豪夺的样子。希腊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努力了,要求归还这一个代表他们国家的文明的成就的这种帕台农神庙的一些浮雕。

  解说词:

  矗立于雅典中心山丘上的帕台农神庙,当初是雅典市民为了庆祝波希战争的胜利,并感谢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女神而兴建的。它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那时,雅典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古典文化的巅峰。但不久之后,雅典和帕台农神庙一道,逐渐衰败暗淡了。帕台农神庙雕塑遭到的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破坏发生在公元500年左右,当时神庙被改造成了一座基督教堂。神庙东山墙上大约65%的雕塑都在那时毁于一旦,同时,东、北、西三面的柱间壁也遭到了有系统的毁坏。1687年,又一次大灾难降临到帕台农神庙头上,当时威尼斯军队用大炮对占据雅典卫城的土耳其军队进行攻击。一发炮弹直接命中了土耳其人储藏在神庙里的军火,由此引发的爆炸摧毁了这座两千年前的建筑艺术杰作。此后,人为的破坏接踵而来,古希腊艺术的典范只剩下了满目疮痍。1802年,时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埃尔金勋爵,以保护的名义,将帕台农神庙的大部分雕像运回了英国。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在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埃尔金陈列室。几十年来,希腊和英国一直就“埃尔金大理石雕像”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由于希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拿回雕像,希腊方面要求归还的呼声近年来更加高涨,“埃尔金大理石雕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陈平原:

  这些东西其实连接着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到外面走的人你可以在很多很多的博物馆里面看到中国的比如说文物的那个珍贵的东西,从绘画到雕塑到书籍等等。有一些是交换的,但是绝大部分是在历次战争中被拿走的,或者是被抢走的。

  解说词:


  这是我国东晋时期一代绘画宗师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是规劝的意思。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妒忌权诈,荒淫放恣。文人张华便以历代先贤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时人奉为警世名篇。顾恺之将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并将相关箴文题于画侧,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真迹因唐安史之乱己流散而不知所在,传世有隋唐、两宋时期的两个摹本。其中隋唐宫藏摹本,原是清宫旧藏,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圆明园时,被英军掠去,几经流转,1903年入藏伦敦大英博物馆至今。

  陈平原:

  我相信出去外面看博物馆看多的时候你会特别感慨,所以我看前两年又不断地在发起运动,一个就是出版流落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的古画,一方面也想追寻那些可以追寻回来的中国的文物。但是这个呢,可能性,就是困难很大很大。假如帕台农神庙的追寻能成功,中国的文物其实更应该有这个条件来归还。但是我说,一方面看到博物馆,看到那么多中国的东西你会很亲切,而且把它跟同时期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文物做比较的时候你会很骄傲,但一方面你也会很伤心。

  解说词:

  每天都有近两万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大英博物馆参观。馆方称,古代中国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的文物一并,为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馆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截至2002年,大英博物馆的电脑资料库中共登记了两万三千余件中国文物藏品。

  小标题:有感于博物馆里的孩子们

  陈平原:

  这么多年走来走去,有机会看到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里面的孩子特别多。我在像英国的、在美国的、在法国的几个大的博物馆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整群在比如说梵高的、莫奈的,他们的作品前面趴在地下在描摹,就是在那种我们认为是珍品的那个作品底下,从小让他们有这样的机会接触,而且来感受,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刺激的。

  解说词:

  在国外经常看到孩子们自由自在地随意进出博物馆、美术馆,陈平原教授对此印象颇深。在《大英博物馆日记》一书中,他说,教师的现场指导到底有多少实际效果,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在嬉戏中亲近大师,用童心去感受艺术,如此启蒙,必定事半功倍。您现在看到的资料片是在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拍摄的,初次接触风筝的德国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开心心、轻而易举地接受了风筝这种东方艺术。相比于孩子们来说,成年人逛博物馆恐怕得复杂些,您需要提前备备课。

  小标题:为什么要备课

  陈平原:

  阅读博物馆和看我们说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品又不太一样,美术品有时候凭直观你都能够判断得出来,哪个漂亮呀,哪个好看,哪个价值高,艺术性呀等等,你能判断出来,进博物馆没有一定的知识的话是读不下去的;除掉那个帕台农神庙,你一看有一种震撼感以外,其他很多展品的陈列,假如你对比如说欧洲史一点了解都没有,你进去也很难。所以我说我自己的感觉,我之所以从中国馆看起,是因为离我最近,我知道它排得怎么样,我知道它的编辑思路,然后我再来看比如说亚洲馆,来看欧洲馆。然后对我来说发现最困难的,我觉得特别遗憾的是我看伊斯兰博物馆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个问题了,就是伊斯兰的展室,因为相对来说我自己对这一块文化的了解很弱很弱,所以我自己一边拿着电子词典,好多词不认得,不断地查,然后一边怎么样把这儿这么多展品把它串成一条线,让我理解后面的那种历史呀、文化呀、精神呀是特别艰难的事情。所以我说不看那个东西没有那个感觉,看了以后感觉特别深。就是说进博物馆之前的那种备课,或者说我自己的期待和我的知识储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解说词:

  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不提前备课的话,有些展品可能真地不容易看懂。不过,大型雕刻艺术品不在此列。在这些来自亚述王宫的庞然大物面前,你很难不被它的雄奇伟岸所震慑;在这些宫廷狩猎浮雕像前,你很难不为它的刻画入微所折服。但是,要想轻易看懂古埃及的“死者之书”,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死者之书”又称亡灵书,作为坟墓里的陪葬品,据说是帮助死者死后生活的咒语书。还有一类展品,恐怕也只有专家才能看出门道,那就是让陈平原教授大发感慨的古希腊彩陶瓶罐。

  小标题:从古希腊陶瓶说起

  陈平原:

  希腊的瓶子,我说到了各种瓶子的时候,有一段话,朋友看了以后直乐,因为我(书)里面提到了,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欧洲人来说,对希腊的景仰和熟悉使得他们这方面的藏品特别丰富,然后太丰富了以后也有个问题,因为它在展厅里面把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略有差异的一大堆的陶瓶放在一起排列的时候,我说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说这可能又是一个问题,就是博物馆你不能假定你的观众是专家,专家可以在比如说前后十年的不同形制的一点点差异里面让你展示出来,让你看得出为什么会有差异,它们的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专家才会做的事情。而当一个一般的观众进入一个大厅里面,陈列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那种陶瓶的时候,我真地不知道我该看什么好。所以我突然间感觉到展品太多对你有一种很大的压抑,甚至你会站在那里茫然,看不出,真地看不出来。所以我后来说看博物馆最好是时间比较充裕,一天看两个小时以后就走。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比如说看卢浮宫,你很紧张,旅游者经常会从早上看到晚上,一天全部把它看完,看完以后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你除了那些人家告诉你特了不起的珍品,你会站在那儿,噢,就这个呀,这就是蒙娜丽莎,好吧,点一个头走,这样的感觉不好。所以博物馆其实是需要在那里慢慢地流连,而且其实不求多,所以太多的博物馆的展品有时候对观众造成一种压抑,会使得你迷乱,甚至反而妨碍你进入那个规定的情境。

  小标题:不必在意“镇馆之宝”的说法

  陈平原:

  因为进博物馆的话,特别怕一点就是人家告诉你这是特别重要的,非看不可,特别怕这一点。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每个人看的都一样,而且你不见得有心得。可以这么说,我自己阅读博物馆的时候,从来不考虑人家告诉你这个重要不重要。我看我所需要的,就看我想看到的,这是我的态度。这样的话对于逛博物馆来说是有收获的。不在乎这个博物馆的,比如说人家导游会告诉你说这个博物馆有几大珍宝,有几大镇馆之宝,经常会有这种说法。这个东西也许对我来说没有多少意义,我自己愿意用我的眼睛来看,我自己来想,而且我相信每一个博物馆来说,我都不可能吃透它,我只取沧海一粟,也就是我只用这一点点,这一点点真地对我来说是有触动的,这样的话我觉得是有收获的。所以我说用这个宁肯是片面的,但是有自己的趣味和眼光在里面的一种阅读,这样来对待我们所说的特别浩瀚的知识的海洋。

  主持人:看过了刚才的《陈平原带您游大英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再为您介绍几本和陈平原教授有关的图书。首先来看这一本《中国大学十讲》。这是一本言说中国大学话题的文集。与专业的教育史家不同,陈平原教授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带着解决自己心中困惑的初衷,就自己熟悉而且感兴趣的话题深入开掘,视角独特,韵味十足。

  这本书的书名叫作《北大精神及其他》。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北京大学的书。书中所讲的逸闻故事或多或少都和北大有些联系,但是又不是单纯讲北大故事的,而是将北京大学置于教育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脉络当中进行考察。在我看来书名大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北大,二是北大精神,三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而在其他方面,作者显然下了很多功夫,也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文章行文质朴平实,言语之间却常带刺,让某些人看了可能会不大舒服。

  读图时代的说法已经流行好多年了,每一年都会有许多图文并茂的新书和广大读者见面。今天我们要为您推荐的就是这一本《图像晚清》。与一般图文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不仅是读图,而且还是读“读图”。这本书要解读的是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历时十五年,刊行四千余幅带文字的图像,因关注时事传播新知而声名远扬,并因此成为今天的学者藉以了解晚清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区区一画报,当然无力涵盖晚清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 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在《点石斋画报》中均有绝佳表现。这本书正是围绕当年中国读书人耳熟能详的这四大主题,逐步展开“晚清图像”的。

  陈平原先生的《大英博物馆日记》属于一个书系,这个书系就是《访学文丛》。接下来我们要为您介绍这个文丛当中的另外一本书,那就是葛兆光先生的《在异乡听雨看云》。《在异乡听雨看云》是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先生近年来在欧美、日韩、港台等地访学游历期间

  写下的日记摘编。日记最大的看点就是真实,学者的日记不同于常人之处,便是其中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火花,那就更有看头了。

  我们最后要为您介绍的这本书名字叫作《刀子和刀子》。这是一部青春小说。有人说这是中国最具有震撼力的两部青春小说之一,而另一部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朔的《动物凶猛》。著名评论家洪治纲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成长小说中有十分突出的价值。但是也有读者批评这本书对青春期的迷惘、叛逆、残酷过于渲染,近于宣泄和放纵。究竟如何,还是请您看过书后自己评说吧。

  观众朋友,这一期的《读书时间》节目就到这里。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者是建议的话,请随时和我们联系,联系方式打在了屏幕上。感谢您收看这期的《读书时间》,我们下期再见!(完)

(编辑:小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