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名家风采

“东方喜神”侯宝林

央视国际 2003年06月06日 11:14


  侯宝林是二十世纪中国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6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把笑声送进了千家万户,也用毕生精力把相声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曲艺演出被叫做“十样杂耍”,每场十四个节目,谁的艺术水平高、名气大谁就往后排,倒数第二叫“压轴”,最后一场叫“大轴”。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的40年代,相声顶多就是“压轴”。侯宝林起初排在第六,经过两年的奋斗,最终冲破了老规矩,把相声推到了演“大轴”的位置,并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在相声中学唱戏曲等称为“柳活”,侯宝林的相声大家公认以柳活见长,他天生一付好嗓子,有自幼学京剧打下的功底,学起来当然有优势,但更重要的还是他坚持一点一滴积累和一板一眼的磨练,功到自然成。有一次侯宝林和梅兰芳、程砚秋、谭富英、周信芳一起吃饭,曾当场学他们的唱腔唱起来,门外的服务员还以为真是这四位演员在唱,侯宝林学唱的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1950年初,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侯宝林和孙玉奎等几位相声艺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他们每周开一次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改进旧相声、编写新相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提起相声的改革,那是十分艰苦的。侯宝林出身十分贫寒,从小寄养在别人家里,只上过三个月小学,能识多少字?他不到而立之年即已成名,全靠他个人奋斗。据他说,那时作艺收入极低,和要饭的乞丐一样,其社会地位之低也与之相差无几。建国之后,生活改善了,社会地位改变了,有机会补习文化,也有机会接近上层知识分子,又得到老舍、罗常培、吴晓铃等著名学者、作家们的热情帮助,有些人还写新相声段子。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他奋力整理出脍炙人口、令人着迷的传统段子《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婚姻与迷信》、《关公战秦琼》、《空城计》、《改行》等,改编的新作《夜行记》和创作的《一贯道》(与孙玉奎合写,其中"买佛龛"一小段尤为精彩)、《醉酒》、《妙手成患》等等,可说是百听不厌的艺术精品。他常说,他是解放后才得以文化扫盲的,可见他在相声改革中经历的艰辛。

  侯宝林是中国接触电影较早的相声演员之一。1952年他参与了《方珍珠》的拍摄,在片中成功地饰演了相声演员白二立。1955年他再次走上银幕,主演了电影《游园惊梦》。他在片中塑造了那个不讲社会公德的主人公,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声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创造。侯宝林作为艺术改造的主力人物,将几千年源流而凝成的、还处于未经提炼状态的相声,锤炼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他的功绩使他名垂史册,令人难忘。

(编辑:晓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