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名家傅聪先生
我觉得舒伯特的音乐最接近陶渊明诗歌的境界
高:您在舒伯特作品中怎么会体会出像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对人生的感慨的?您也说过:舒柏特的音乐像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应该怎么理解?
傅:舒伯特常常使我想起陶渊明,舒伯特好像是外星球的一个流浪者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他敏感得不得了,他跟莫扎特又不一样,他的身上虽然有很多的温柔,但不是说他没有人情,他的音乐比任何人都温柔,但更多的是充满了对大自然、对整体宇宙的一种感觉。在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里头举一个最高的例子,就是陶渊明,我觉得舒伯特的音乐最接近陶渊明诗歌的境界,因为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对自然界的感受,也就是说中国文化里头对自己的感受,是任何一个西方民族所没有的。因为这恐怕跟天人合一有关系,就是说自然和人有一种感应,来来往往的,人可以在自然里头解脱,也可以在自然里头感到无穷的孤独,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编者注。这种境界在舒伯特的音乐里头很多很多,就在《未完成交响曲》开始那一段,很恐怖,阴沉沉的感觉,而且好像是从很遥远,很神秘的地方出来的声音,那种对自然界的几乎是一种恐怖,但这恐怖又不是那种真正的恐怖,很难解释,有一种惆怅,这也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跟莫扎特不一样,跟德彪西不一样,跟肖邦更不一样。
莫扎特是贾宝玉加孙悟空
高:您曾经说过“莫扎特是贾宝玉加孙悟空”,为什么?
傅:我以前是说过这话,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莫扎特的音乐永远在那儿讲人情,都是讲爱,他的音乐里头基础上比较少自然界的东西。不像舒伯特,他的音乐永远是那种温柔,那种爱,是一种同情,一种理解,他从来不说教,没有一点点讲道德的味道,从不讲道德不道德这种事情,他对什么都同情,这一点就跟贾宝玉一样。
不仅如此,他的作品,尤其是歌剧,就像《红楼梦》一样,听他的乐句,就知道是那个角色唱的,就像《红楼梦》里头,那句话是宝玉说的,还是袭人说的,还是宝钗说的,还是秦雯说的,还是黛玉说的,一看就知道。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莫扎特有一种博大的同情新,大慈大悲的同情新,这也跟宝玉一样,是很特殊的角色。
那么,为什么同时又是孙悟空呢?莫扎特是个天才,像孙悟空一样,随时拔一根毛,就会像变魔法那样做出很多美妙的东西来,莫扎特也一样,随时随地都能编出各种各样美妙的音乐来,他在音乐上的天才是惊人的,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此之外,由于孙悟空是兽,也是神,也是仙,是兽、人、神,从地下到天上,莫扎特也是从地下到天上,他的音乐是那么自然,又是那么简单,好像每个小孩子都可以随口跟着唱,然而他的音乐的境界又是那么的高,那么的纯洁。我认为孙悟空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事实上,我们人本来就是兽,我们要追求成仙,成神,对不对!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就是这么回事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莫扎特身上,也是非常中国的,他所有的音乐里头都给我这种感觉,特别是他的歌剧,很明显是这样,在他的歌剧里,可以很明显的感到在戏里的各种各样的,喜剧也好,悲剧也好,恨也好,爱也好,都是非常的真情实感的,绝对是这种感觉,我总觉得他一边在演戏,同时也在看戏,他是在真情实感的演戏,同时是艺术上的升华,在看戏,就是能入能出。同时在里面又同时在外头,这一点,只有莎士比亚是这样的,中国的传统戏曲也是这样的,所以我说莫扎特的很多东西是非常中国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