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印象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9日 14:50)
赵薇——
和赵薇合作的时候是她最火的时候。那时她的小燕子有无穷的号召力。听说赵薇要来《综艺大观》,有很多中学生千方百计搞到了直播的票,那天连观众席的过道上都是手里挥着荧光棒的孩子们。
“有一个姑娘她有一点任性也有一点嚣张……”他们跟着一起唱。台上的赵薇穿一件好看的花毛衣,大大的眼睛和观众做交流状。
阿彪的儿子那时还没到十岁,老早就吵着要见赵薇姐姐。直播那天还如愿以偿地跟自己的偶像照了张像。从他那发光的小脸蛋上我看到了幼小心灵里有着怎样的满足感。
那时的媒体总跟小燕子过不去。什么“耍大牌”、“撞大运”、“没演技”……类似的叫嚣不绝于耳。我冷眼看记者们集体变态。
在与赵薇合作之前,我多少也受了众媒体倾斜心理的影响,想象着红透半边天的姑娘是怎样的难伺候。
但事实出乎我的意料。在排练现场,赵薇很认真也很虚心,有时竟有点羞涩,像个没毕业的大学生。2000年春节晚会的时候,她在一个音乐剧中扮演灵魂人物。一遍遍地走台,一次次和舞蹈演员合练,从没见她有过报纸上渲染的“小姐脾气”。
她的敬业给剧组人员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有一次我做一台税务工作的专题晚会,请她做嘉宾。其中有一个小环节,我们设计把几个税务的专用词提供给嘉宾,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讲一个小故事把这几个词包含进去。
为了让大家都有所准备,我事先给每一位嘉宾都写好了不同的故事,让他们有发挥的基础。
赵薇早早就赶到排练现场,但我发现她拿着我给她的小纸条面露难色,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而安排和她一组的嘉宾们还迟迟未到。
因为排练现场有无数件事情要处理,所以我无暇顾及她的心理活动。我以为排练时间太长,她有点坐不住了。
终于,在我空下来的时候,她走到我身旁,跟我说:“孙导,我特别不会讲故事,这个故事我肯定讲不乐。所以你别让我讲了,我专心听就行。别人讲的时候我给他们鼓掌。”
我突然明白了她刚才为什么那么不安,原来是我没跟她表达清楚。因为要完成连词的任务,我给她写的小故事并不是个喜剧,一个“包袱”都没有。而她却误认为要给大家讲笑话,所以一直愁眉不展。
我把原委告诉她,她竟开心地乐了,“那就好,那就好。我特别担心把节目弄砸了,我可没小品演员那本事,两句话就能让观众笑。”
看着她如释重负的样子,我觉得她挺可爱的。对事情的认真态度,才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她身上我没看到一点浮躁的影子。
那天晚上录像,到这个段落,赵薇特别自信,表达得也特别好,全场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我的脑海里一直回旋着她的那首歌:“我就是这个姑娘!”
蔡国庆——
说到蔡国庆就不能不说《北京的桥》,因为那是他的标志。
我记得在上大学期间,我模仿《北京的桥》特别搞笑,尤其是那个“桥——嗷嗷嗷——”,弯儿拐得乱七八糟的,经常是宿舍里的保留节目。
工作上与小蔡有了合作,才知道我们是同一年生的,可我明显比人家老五岁。
你什么时候看见蔡国庆什么时候都觉得他随时要演出,因为他永远都那么利落,永远穿着得体的衣服,头发永远都是纹丝不乱的。难怪大妈大爷、叔叔婶婶的都特喜欢他,都把他当作邻居家的乖孩子。
电视上他也特乖,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一个电视栏目采访他,大意是问他为什么不像有些明星那样自己开车?当时他的回答很经典,他说,我现在不是买不起车,但我喜欢骑着自行车逛街的感觉,我喜欢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具体的话因为年久失修我已经说不准了,但肯定比这个大意还朴实还贫民化。我敢说当时坐在观众席的人没一个买得起车的,所以听到大名鼎鼎的蔡国庆也跟他们一样骑自行车,激动不言而喻,掌声潮水般包围了那么会说话的小蔡,我看见有个大姐肩膀热烈地耸动着,眼里甚至涌起泪花。
多年后,我们一起去吃饭,坐在他银灰色宽大的“奔驰”车上,我突然想到了那段采访。我饶有兴味地重复给他,他一边感叹那么久的事情我还记得,一边笑着说,那个时候大家都崇拜贫穷,崇拜劳动人民形象。现在呢,得与时俱进,怎么好怎么来。
想想也是,总不能为了那“脚踏实地”的感觉骑一辈子自行车吧?
小蔡还说,有一次打车,发生了惊心动魄的车祸。所以打那儿起,他下定决心要自己开车,不能把自己的命运握在别人手里。
我顺便打量了一下他的爱车,跟他自己一样干净。
“奔驰”真好。
有很多人都觉得小蔡太奶油了,再粗犷点也许更好。
可能他自己也想改变一下,有一次歌手大奖赛直播,他作为嘉宾出现在评论席上。还没说话,我就惊呆了,他留起了贝克汉姆式的胡子!
他说话的语气还那样,他的笑容还那样,和那怪异的胡子配合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像是在出席一场化装舞会。
直播完我就给他打电话,“求求你了,赶快把胡子刮了吧,你这样全国人民得多伤心啊!”
电话那面他乐了,“已经接了无数个朋友的电话了,他们向我提出强烈抗议。李谷一都急了,一个劲儿问我,小蔡你想干嘛?!”
我又补充:“以后你要是这样上台,喜欢你的小姑娘会晕过去的!”
他还想坚持:“留起来不容易,刮了有点可惜!”
没过几天,他来参加我们的节目,老远就冲我乐。
我一看,脸又跟原来那么光溜了。
一下子,我的眼球舒服了许多。我特想告诉他,该怎样就怎样,蓄了胡子那还叫蔡国庆吗?
洪剑涛——
最早从屏幕上认识洪剑涛还是在《咱们的居委会》里,那时我还是《综艺大观》的观众呢。
他胖胖的,模样憨憨的,看着挺好玩的。
他总说《综艺大观》是他家,因为是在这个栏目里洪剑涛被全国人民熟悉的。
毫不见外地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所以家里一有事,小洪同志都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
有的时候,洪剑涛可以说是我们的心理底线。
比如说某个小品排练,某个演员怎么也上不了路,眼看着要面临领导审查了,整个节目肯定得砸。怎么办?这时候大家不由自主地想到洪剑涛。
再比如,备播完领导指出小品还不错,但某演员太差了,第二天直播能不能换掉?
我们信心十足地说:换,必须换!
别管多晚,电话打到洪家,洪剑涛都会说:“人在哪!”
别管多晚,他都会来,红光满面的,看不出一点睡眼惺忪的样子。
他开玩笑地说,习惯了,每次就等《综艺大观》的召唤,一般周五周六都不安排别的,在家死等《综艺大观》。
尽管是句玩笑话,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综艺大观》的感情,和我们对他的信赖。
他的确有这本事,溜本子走位置塑造人物,特快。而且过程中能加进很多他自己的东西,时不时甩点子“包袱”,尽管不是乐歪的那种,但起码也是个“小龇牙”。
所以备播后空下的位置,他总能补得上。不论角色多小多大,他都乐呵着呢。有他来,直播你不用担心。
那可能您要问了,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就找洪剑涛演呢?干嘛非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请他老人家出山呢?
事实上专门量身定做的作品已经不少了,我们担心一有小品就是他,一有小品就是他,观众会看腻的。
他可不管这套,出镜率越高当然就越好。
有一期节目我让他和周涛搭档,做一回嘉宾主持,他配合得特积极。词早早就背熟了,而且还认真地跟魔术师学了个小把戏。可能是平时光练嘴了,手就不那么利索。排练的时候,那个小魔术让他变得总露馅,因为穿帮,他在台上笑成了一团。
还好,到直播的时候完成得不错,我看见他招牌式的笑容后面有压抑不住的得意。
那期节目把他忙坏了,又主持节目又演小品又变魔术,没一会儿工夫,豆大的汗珠子就滚满了他那胖胖的脸上。
打那以后,他总跟我说:“别不拿我当回事啊,我现在是著名主持人了!”
不仅自己勇当著名主持人,他还不失时机地推荐他儿子勇当著名主持人。有一期节目和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合作,需要一男孩和一女孩跟曹颖主持。洪剑涛隆重推出他儿子,因为小洪就在“银河”。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看看吧。
一瞧,果然不错,虎头虎脑,圆圆墩墩的,像他爸。
直播的时候,小洪在电视上特自豪地告诉大家:“你知道吗,我爸当年也是‘银河’的,我爸就是洪剑涛!”
张蔷——
张蔷是我们这个年龄层的偶像。
我上中学的时候,“二张”特流行。男张是张行,满大街录音机里放的都是他的《小秘密》、《迟到》;女张就是张蔷了,她的“大爆炸”发型特前卫,她的歌我们班同学几乎都会唱。
张行没坚持多长时间就销声匿迹了,而张蔷呢,势头始终那么强劲,以惊人的速度出着唱片。
那时正赶上我们情窦初开,正赶上我们枯燥的题海战术时期,所以我们无比喜欢张蔷的《星期六》——
星期六,星期六,脚步接近了;
星期六,星期六,明天星期六。
打一个电话,梳一梳头发,换上牛仔裤,
带着男友轻松地走在宽阔的大马路……
我们一边唱,一边想象着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景。
那时很少能有机会看电视,而且电视上也没有张蔷的影子,所以我们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抱着“砖头”式录音机,翻来覆去听这个有点浪漫有点狂野有点纯情的声音。
费翔在春节晚会上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我们反应不那么强烈,因为张蔷已经在“砖头”里唱一百多遍了。
上大学的时候,果不其然,满宿舍楼也都是张蔷的声音,看来君子所爱略同。
那个年龄开始大规模恋爱了,所以,张蔷的歌就显得特别有用处。当你发布爱情宣言的时候,你可以唱:“我的一份热情,我的一片心意,都已奉献给了你!”当你祈求爱意的时候你可以唱“好好爱我,不要犹豫,幸福人生,藏在爱情里。”当你失恋的时候你一定要唱:“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已悄悄滑落,当我想你的时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当你回忆的时候你肯定会唱:“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脚步,你我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约的序幕……”
直到现在,我都能不打磕巴儿,毫不费力地把这些歌唱出来,它留给我的记忆实在是太深了。
记不清张蔷出了多少盒磁带,反正因其巨大的销量,张蔷的“大爆炸”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即便是现在这个年代,也没人能望其项背,出那么多的专辑,有那么大的市场。
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张蔷一直显得很神秘,电视上很少有她的影子。我决定打破这种局面,把央视的舞台提供给这位叱咤风云的歌手,《综艺大观》不拒绝任何有艺术成就的人。
那时她的新专辑《尽情飞扬》正在发片,我联系了她的经纪人,对方很快给了我回话:张蔷愿意上《综艺大观》!
我仔细听了她新专辑里的每首歌,声音特征还像十几年前一样,只是情感处理更成熟、更老道了。我选了大家都熟悉的一首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我觉得它在整个专辑里很突出,既有时尚的配器,又有张蔷的特质,很动人。
真正见面的时候,张蔷和我想象的差不多。性格开朗,说话大大咧咧,笑得也倍儿阳光。惟一和我记忆不同的是,她的“大爆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很平凡的直发。
聊天中我才知道,她有个庞大的歌迷会,而且在这些歌迷的精心策划和帮助下,还建立了一个张蔷音乐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多得不可想象。我问她,那些人年纪跟我都差不多吧?她说反正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吧。她还提议,“你去给他们当领导吧!”,之后是毫无掩饰的开心的笑。
直播后,多年都没有联络的同宿舍的大学同学给我打电话:“在你的节目中看见张蔷了,声音没怎么变!”随便拉了几句家常之后,他很腼腆地提了个要求:“下次去北京的时候,能安排我和张蔷合个影吗?”这位仁兄说这话的时候都已经是某县第三把手了,还没忘了要和铁杆儿偶像拍照的梦呢。文/孙滨
责编:晓宇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