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关于我们

《不说再见》之曹机灵曹颖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26日 17:36

  初次和曹颖打交道,是2000年春节晚会的时候。那会儿在晚会的一个版块儿中设计了有中央电视台很多主持人参加,她和李小萌一组,代表《半边天》栏目。尽管只有短短的一段串联,但每次排练都得乖乖来,曹颖在那堆儿人当中并不显山露水。

  但她挺会摆谱,天生一副大明星的样子,人家都去办了春节晚会的特别入门证,就她不办,每次进台她都给我打电话,“我在西门呢,还有车也得进去!”为不耽误排练我只得安排人去接她。有一次我终于无法忍受了,冲她大喊:“人家都办证了,怎么就你不办?!”她答非所问:“我没办。”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我心想,这丫头玩得有点过吧?

  第二次合作是在《综艺大观》,那期安排她来做嘉宾主持。原本也是一小段,说破大天也出不了彩儿。备播时由于整期节目的风格和路线问题,有一多半节目都没通过审查,全组同志被逼到了悬崖边。第二天就要直播了,没办法,只得连夜组织节目,联系演员,整个儿从头再来。

  主持人方面,大家都觉得曹颖说那几句话等于白搭,既然节目都重新孕育,干脆让她也变变样,从头到尾和周涛搭档吧。另外,有个小品还缺个女演员,大半夜的,找谁呀?鉴于曹颖刚演完电视剧《漂亮女孩》,那就让她来填空吧。

  就这样,第二天我把连夜写好的串联词交给了她,晓冬导演把连夜改好的小品剧本也交给了她。哪儿还有专门的时间背词呀?她只能一边排小品一边熟悉,一边走台一边记。

  距离直播只剩下10个小时的时间,这对谁来说都是个巨大的考验。曹颖的机灵劲儿这会露出冰山一角了。

  晚上,面对紧急攒出来的节目,我们很紧张,她却很轻松,跟周涛姊妹花般你一言我一语,津津乐道。小品演得也不错,情绪把握准确,节奏掌握恰当。别说,人家可不是配料,是正经的女主角,台词不少呢。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品怎么都得有三四天的磨合才能上台,她几小时就搞定了,那得意劲儿自不用说。

  “没办法,就是机灵!”一有人表扬,她就扬起头,骄傲的小公鸡般这么回答。

  曹颖确实机灵,尤其是背词的功夫,很少有人比得了。甭管给她写多长的段子,低头念几遍,马上就可以把稿子扔了,不说一字不差吧,那也是背它个十之八九。她悄悄告诉我,有一年,她到澳洲拍一部电视剧,大部分用英语说台词。尽管小曹同志的英语水平不那么太理想,但跟着翻译念几遍之后就背住了,一开机导演准OK,挑不出大毛病来。几十集的电视剧就是这么背下来的,恐怖!

  “背完了我只知道个大概意思,一扭脸全忘!”——感情她是个背词机器,我倒!

  有了背外语的经历,再背多少中国话那还算个事儿吗?所以每次我都大胆地往长了写,她都大胆地囫囵吞背,从没在这上面有过闪失。

  不过,有一次曹机灵玩现了。那期节目因为周涛有心连心活动,她来替班。备播的时候,她看一个魔术节目,看呆了。直到该她上台才回过味儿来,这一走神,下面的词忘了个一干二净,拿着话筒,忽闪了半天眼睛没说出话来。当着一屋子观众的面,说了声“等会儿”,就跑下来,扯过我手里的稿子,瞄了一眼,又飞奔上去,没事人似的继续主持,倒弄得好多观众摸不着头脑,以为是什么新设计呢。

  亏着那天是备播,要是直播,曹颖就死定了,跟《综艺大观》很可能是擦身而过,命运的轨迹得另外去描画了。“我这人命好。”她总结道。

  这两期节目播出后,曹机灵受到了广泛好评,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周涛的接班人。正式入主是第201期节目,在乌鲁木齐直播,我做导演。基于曹机灵的聪明劲儿,我给她安排了大量的“花活儿”,好让她显摆显摆,充分展示一下,希望她的正式亮相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于是,趁着搭台、布光、装音响的空当,我领着她到维族舞蹈家那儿仔细学了一段维族舞,到演奏家那儿学弹库木兹。

  回到宾馆,一有空儿她就练,嘴里喊着拍子,踏着碎步,扭动腰肢,颇有点减肥的意思。相对于舞蹈来说,库木兹有点难,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乐器,几天的时间掌握它确实不容易。尽管学的曲子简单,但也得要点功夫才能弹出个样儿。那些天曹颖跟神经病似的,陷入到维吾尔族同胞的艺术氛围中,吃饭都没忘动脖子,抱着库木兹跟周涛练口琴一样,异曲同工,整天扒拉那几跟弦,搅得我心神不宁,有时直想跳楼。

  为体现入乡随俗,我还让她学了几句维族的问候语。这下可不得了,她热情得要命,在电梯里在餐桌上,逢人就不停地打招呼,直到人家说“很像,很像”才肯罢休。

  倒也没白折腾,直播的时候,曹颖穿着艳丽的维族服装,梳着细碎的小辫儿,在每段串联里几乎都有亮点。她说了维语,跳了维族舞,弹了库木兹,俨然一位老新疆,配合着民族风味浓郁的节目,那真叫相得益彰。

  打那时候起,她就开始了辉煌的《综艺大观》之路。屏幕上又多了一个可供人议论的娇点。

  《综艺大观》是个很成就人的地方,尤其成就主持人。王刚、成方圆、倪萍、周涛,哪一个在这都受益匪浅,都曾独领风骚。时光列车驶入2000年的时候,有词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小曹!

  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小曹的幸福生活一点不为过。在《综艺大观》她像掉进大鱼缸里一样,快乐地游来游去,把她的聪明劲儿用到了极至。我们呢,也尽量给她勤换换水,多提供点氧气,有条件的话还往里添点水草什么的,让曹鱼儿更自在些。

  比如说,在演员演奏马林巴之前我想让她先来一段,她二话不说,一点儿不用犹豫,尽管她还不知道马林巴长什么样。排练的时候,她和演员学两下子,一会儿就敲成了曲儿,虽然是简单的音阶,但那也是《茉莉花》呀,起码不难听;小孩子们来敲钢鼓,我说来两下吧,她立马就整出了动静,像那么回事;有一天,她眉飞色舞地说,我进棚录音了。拿来唱片听听,果真还行。我故意说,怎么嗡嗡的,像苍蝇。她急了,“你怎么知道我外号啊!”原来,打小同学们就管她叫苍蝇,一来爱飞来飞去,二来“曹颖”听起来确实像“苍蝇”。

  有首节奏明快的《简简单单》用在栏目里合适,我便找来专业编导,设计了色彩亮丽、青春飞扬的舞蹈造型。有了舞蹈队的配合,她卖力跳,用心唱,那天的舞台看起来就是给她预备的。

  听见哗啦哗啦的掌声,美!小脸儿红扑扑的问我:“我还有首慢歌呢,什么时候用?”

  看着她在台上什么都掺和,有些老同志很不以为然,“主持人嘛,就应该好好站那说话,干吗老蹦蹦跳跳的!”可一大批小青年们却坚决拥护,信件每天都雪片般飞来,信封和信纸都是精心挑选的,很卡通。有人还专门问,曹颖姐姐什么时候出唱片啊?

  没办法,就是喜欢。

  她每次来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往照片上签名,邮给四面八方的少男少女,作为回信。但没想到,其中的一张照片却着实害了一个人。这是个小伙子,经常往办公室打电话,用浓重的辽东口音找曹颖。他说照片收到了,咱妈也很喜欢,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呀?

  我告诉他,曹颖已经有男朋友了,他说他不信,因为曹颖已经把相片给他了。而且他已经计划好了,几月几号来北京,几月几号把曹颖接走去看老娘,几月几号办喜事,“要摆五十大桌呢,不光猪肉炖粉条子!”

  吓得曹颖再没敢接过电话。

  那段时间不仅这个朴实的小伙儿看好曹颖,许多专业人士都盯着不放。她的电视剧片约不断,而且都是女一号,常常是拍着这部,下一部的事情已经全盘搞定,片酬自不待言。这让很多人艳羡,慨叹自己命运不佳时,眼睛不由得有点红。“她那点演技算什么!”有时牙缝里会挤出这样的话。

  凭心而论,曹颖的演技确实说不上什么炉火纯青,给人的感觉哪个角色都差不多。但导演们并不看重这个,抓住的是人气,盯着的是市场,谁也没办法。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精力充沛地一边拍戏一边主持《综艺大观》,两不耽误,互为炒作。一时间,央视黄金时段总是她的身影,那真是风光无限,红透半边天。

  说书人总讲,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看看这两朵花开成什么样吧:在《综艺大观》里游刃有余,各大晚会直至春节晚会的主持也就顺理成章,春风得意的曹机灵要事不断,很有点央视当家花旦的意思了;《大雪无痕》的女记者形象让她登顶宝座,被评为金鹰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和最受观众欢迎的女演员称号——有人演一辈子戏也没得到这样的荣誉。难怪很多同志脸上总有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表情呢。

  捧得金杯归,她还有点委屈:“为参加颁奖礼,我花了几千块钱买的那条裤子!”我说:“姑娘,值了。要是我,别说几千块钱,就是掀翻家底,我也得去啊,那可是人生瞬间!”

  谁也想不到,就在颠峰之时,曹颖离开了《综艺大观》,退出了央视舞台。观众的咨询信件源源不断,打来电话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曹颖为什么不主持《综艺大观》了?”

  为什么不主持了?就像当年我愤怒地问她为什么不办春节晚会的进门证一样,你永远不会得到确切的答案。

  有一大段时间,曹颖的电话永远关机。终于能通话的时候,她跟我们汇报,刚到韩国拍了部偶像剧。之后心血来潮,回娘家来看大家,快乐的表情底下隐藏着一丝黯淡。提起以前的点点滴滴,竟也潸然泪下,“我很想《综艺大观》……”文/孙滨

(编辑:晓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