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爱美记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3日 19:09)
主持人:我现在在给我们的老祖先画像。几万年前,他们的相貌跟现在看起来是不太一样的,他们还有一些猿的痕迹。他们那个时候也许是不穿衣服的。后来,他们有了廉耻之心,所以,我就给他画上了一条遮羞的短裙。不过,时间我上有点吃不准。喂,我说老祖先,你们是几万年前就开始穿裙子了吗?
祖先:你觉得这很新鲜吗?
主持人:你们那个时候就懂得缝纫了?
祖先:太小看我们了吧,我们没有你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笨。这样的针和线,至少在两万年前我们就会用了。
模仿自然界里的藤萝类植物而产生的绳索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件发明。把植物纤维或动物纤维搓成绳子,是人类发明纺织和制造服装的第一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所以,在商周的青铜器上,还铸有一些世代制作绳索和针的家族的族徽。细的绳索我们称之为线,线的出现,呼唤着另一种工具,这就是针。
1933年,在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发现了距今大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迹。在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根骨针长82毫米,针体光滑,是非常适用的缝纫工具。
这就证明,在洪荒年代,山顶洞人有了针线,他们已经懂得利用树皮、树叶和兽皮,来缝制最原始意义上的衣服了。
主持人继续画画:那好,关于裙子就没有什么疑问了。我现在在他的手里加了一根长矛,这是他们打猎、防身用的。哎,我说,你看现在差不多了吧?
祖先摇摇头:不错,不错,画得挺像,但你不觉得还少点什么吗?我觉得你总得给我加上点装饰物吧?
主持人:饰物?有道理。应该给你加个项链什么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爱美之心。所以,贾兰坡老先生称山顶洞人就是一群“爱打扮的人。”
美的意识在山顶洞人那里萌生了。他们开始用石头、骨头、蚌壳一类的东西来制作装饰品。其中用兽骨制作的管和珠非常多见。那个时候,山顶洞人掌握了一种首饰加工技术。在给首饰打孔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从首饰的两面进行对钻。懂得对钻,钻得又十分准确,算得上是人类加工技术的一次大的飞跃,这只有在人类智慧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办到。
山顶洞人用白色小石珠做的项饰十分精美。带着它一定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情。
而那些兽牙、蚌壳做成的饰品,碰撞摩擦,会发出一种诱人的声音。
主持人:在陕西省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的一个墓葬里,人们发现了一个少女的遗骸,这个少女只有十几岁,在她的墓里,出土了一套美丽的项饰,所谓项饰可能就是项链的意思,它由8721颗骨头珠子穿成,还点缀了兽牙、蚌壳这类的东西。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做这条项饰花费多少精力,也可以说是,寄托了人家女孩子的家人对她的多少的爱。所以,(主持人继续给祖先画像)我决定给我们的老祖宗的画像上加上一些首饰。你看不错吧?
祖先:我觉得你一定要给我画上玉的首饰。
主持人:画上玉的,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玉的?
祖先:玉是一种非常好的东西。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它,我们只是在打制石器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个东西,结果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了,就把它做成了一些装饰物,做成一些饰品,项链什么的,后来因为它的美丽,逐渐就变成祭神用的东西了。在我们那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玉的,玉代表了权力、财富和美德。
主持人:没错。玉在古代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在字典上能够找到很多跟“玉”字有关的成语,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00多个字、词、成语和玉字有关,这种玉石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最古老的玉器,出土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在兴隆洼遗址的居住区和墓地里,人们找到了100多件玉器。其中,玉玦的数量最多,它成对地出现在墓主人的耳部周围,应该是史前人生前佩戴的耳饰,也就是玉耳环。这些玉玦已经有7、8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环。
采访社科院刘国祥:兴隆洼的用玉情况。
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种类看,主要可以分为装饰类和工具类两大类,装饰类玉器中主要是以玉玦为代表,数量最多,它常常是成对出在墓主人的耳部,由此我们断定玉玦应该是一种耳部的装饰品,或者通常为玉耳环。那么从世界范围内的资料看,兴隆洼文化所发现的玉玦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玉耳饰,那么从它的佩戴方式看,有成年的男性,成年的女性,也有儿童。在当时佩戴玉玦非常讲究,讲究双耳佩戴,非常对称,但是没有这种性别和年龄的差别,
主持人:史前人示范带玉玦
在兴隆洼人们还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头盖骨,在她的眼睛上,也嵌着一块玉。玉为什么要嵌进人的眼睛里去呢?
采访社科院刘国祥:为什么会嵌玉
通常我们所见的都是佩戴在人的耳部,那么这个现象是发现了这种讲玉玦嵌入人的右眼框内,那么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儿童,我们想象可能是她的生前患有眼病,死后将玉玦嵌入眼眶内,起到这种以玉拭目的功能。
眼睛嵌玉的习俗到两千多年以后还流传着,人们在辽宁省喀左县有一个叫牛河梁的山冈上发现了一座女神庙。出土的女神,双眼中也嵌着玉石,只是,在这个时代,玉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人们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它已经和神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那些精美的玉器大都出土自祭司和氏族首领的墓葬。在这座古墓里,墓主的两只手里分别握着一雌一雄两只玉龟,他的右腕带着一只玉镯,一只月钩形玉佩安放在他的胸前,腰间系着精美的玉箍,耳朵上带着玉璧,据统计,这座大墓共出土了七种精美玉器,由此推断,这里下葬的是一位比氏族酋长还要显赫的大人物。
五千多年前的许多精美玉器令人目不暇接,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奇特的玉鸟和兽形玉,它们是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杰出代表。令考古学家兴奋的是,这里还发掘出了龙形玉,它们雕刻十分精美,是目前考古学上发现的最早的以龙为题材的玉器。
采访社科院刘国祥:玉的功效
红山文化的玉器,玉玦的数量就比较少,那么尽管说红山文化玉器是承袭兴隆娃文化玉器而来,但是它的功能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这个时候玉器主要是用做宗教、祭祀、典礼的工具,是作为祭祀和上天神之间沟通的一种器具,起到通神的功能,
主持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中原地区似乎是大规模地使用玉器的,可是考古发现却告诉我们说,在史前那个时候,老祖先他们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的先民很少用玉,最早使用玉器的地区在今天的辽宁和内蒙古一带,那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辽宁一带盛产玉石,那么,在我们国家的浙江省,也有大量的玉石出现呀。
祖先:对,在我们那个时代,也就是你们说的史前的时候,那个地方出的玉器是最多的,而且做的东西也最讲究,做的东西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