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祖先的生活 > 正文

第四集 筑屋记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3日 19:02)


  主持人:要说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太糟了,外面下着雪了,还刮大风,气温也很低呀,不过,进屋就好多了。毕竟演播室里开着这么多灯呢。是吧,老祖先,你感觉怎么样?

  祖先在喝茶:还真是不错,这个屋里特别暖和。

  主持人:说到屋里,你们那时候没有屋子吧?你们都住山洞吧?

  祖先:你应该说我们曾经住山洞,其实距离你们今天一万多年的时候,我们就从山洞里走出来了。我们就不住山洞,我们住房子了。

  主持人:为什么?干吗要离开山洞呀?

  祖先:因为前面说了我们学会种地了,我们学会种地之后,种地嘛,你知道首先要找到一块适合耕种的土地,再有,你要找到适宜灌溉的水源,可是具备这种条件的地方往往是没有山洞的,那很自然的,我们再也不住山洞了。

  主持人:山洞曾经是老祖先他们可以遮风避雨的一个家, 离开山洞,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这里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附近的大地湾,比之于西北内陆省份的其他地区,这里的气候还算得上温润。8000多年前,一个原始部落离开了山洞。经过跋涉,他们来到了这里。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片适宜耕种的土地。它的北边高耸着山梁,南面则有一条清冽的河。他们决定在此安顿下来。

  夜幕降临,他们升起了火。新的土地,新的生活,一切都让他们充满了热望。他们欢乐地歌唱着,不知道是不是在他们那个年代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天有不测风云。你可以想象他们的遭遇,也许就是一阵小小的雷阵雨,把他们的欢乐浇得烟消云散。总之,那让他们敬畏的大自然对他们施加了狂暴的力量。为了遮风避雨,人类在大地上留下了最早的建筑。

  一支考古队行进在山路上。这是1977年,寒冬刚刚过去,那个时候,甘肃省的文物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那些迎来自己学术生涯春天的学者们,急切地想要在甘肃省境内找到关于史前文化的新发现。

  采访:

  首先从临洮开始,临洮经过渭源到陇西看了两个比较好的遗址,但是出的东西很少,老乡偶尔发现,但这东西很精、非常好,我们做一个预选的点,后来又到了武山,到了武山以后,也看了几个遗址,也不太理想。

  两个多月的奔波,却没有发现一个十分理想的发掘点,专家们的心里难免失望。车向着秦安县进发,这是他们这次考古探查活动的最后一站。他们害怕再一无所获。

  这里是秦安县五营乡的中心小学。十八年前,孩子们也像今天一样,平静地念着书,作着功课,而那批考古队员的到来,把这种平静打破了。孩子们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几千年前的宝藏。

  采访:发现陶器

  这个学校一进门以后,窗户台上摆的都是陶罐子,一个罐子一个罐子很多,都是彩陶,我们就惊喜得很,我说这个东西是哪儿来的,就找那个老师,老师说就在我们院子挖的,院子里搞个操场随便挖,破了挖了好几个墓,有早期的,有中期的。所以大地湾早期就是仰韶文化的早期。结果我们一看老师的床底下摆的也是罐子,窗台上养花,拿那个罐子当花盆,哎呀我们惊喜得不得了,我们说老师你跟我们领一下看一看,结果他就围着院子转了一圈,我们一看这是个墓葬区,我觉得这个墓葬看来比较稠密,所以我们回去,大地湾遗址一看以后我们非常兴奋,高兴得不得了,

  这就是当年发现那些陶器的小操场。在这个小操场下面,不仅找到了令考古学家们渴望已久的仰韶时代的陶器,还取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打开了一扇探寻史前建筑宝库的大门。

  大地湾地处今天的黄土高原,从蒙古高原吹来的风,携带着大量的黄土堆积在这里,年深日久,黄土层越来越厚。在深厚的断崖上,人们开始建造他们最初的房子。

  8000年前,大地湾第一个盖房子的那个人,他的全部灵感,都来自于他刚刚离开不久的山洞。松软的黄土使他很容易实现自己的设计。这种最古老的建筑形式在今天仍然存在着,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窑洞。但窑洞却不总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可能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并没有那么多合适的断崖供人们挖窑洞。一些人决定光挖一个的坑凑合着住算了。这种建筑的学名叫地穴式建筑。地穴式建筑的好处是可以摆脱地形的束缚,随处建造,这样,部族里的人很容易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但坏处是它敞开的口很容易进雨,毛毛细雨还好,如果雨大了,一个个地穴就成了史前人的澡盆。

  吃了苦头的史前人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决定在穴口上面增加一个顶盖,这种顶盖,最终演变成了日后各式各样的房顶。

  史前人作的顶盖,根据出土的资料看,是用木棍和草扎制而成的,为了防水,还抹上了泥。

  1977年,考古学家在大地湾一期的挖掘中,发现了史前人建造的地穴式房子。这座房子不大,面积只有6、7平方米,房子的地面四周有一些洞,这些洞当年插了一些粗木头,它们都向着地穴上空的中心倾斜,考古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尖房顶的一部分。

  主持人:半坡文化中因为一次糊泥而倒掉的房子。

  主持人:老祖先他们学会了修建房顶,但这个房顶不仅能给他们挡风遮雨,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带来危险。在陕西半坡遗址当中,人们发现过一个6000年前就已经倒塌的房屋遗址。,据说这个房屋倒塌的原因非常奇特,它是因为房顶太厚了,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掌握不了这样的技术,他们就一层一层地往房顶上糊泥和稻草,这样一来呢,最后的能达到几十厘米厚。

  祖先:所以说,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们也就变聪明了,我们不再采用这种笨办法,我们后来想到一个好办法,用泥把稻草和好之后,糊在房顶上,然后用火把他们烧成一个硬壳,这样一来,就不用一层一层地抹泥去了。

  主持人:没错,老祖先他们就更聪明了。他们再也不整个地烧房顶了,而是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这样去烧,这样,慢慢下来,瓦就产生了。

本篇文章共有 2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