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的许多珍稀植物极具观赏价值。湖北省林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万家祥、晏焕成夫妇用近两年的时间跑遍了神农架的大山峡谷,发现了200多种有观赏价值和开发前景的野生花卉,有97种收录在《中国珍稀野生花卉》一书中。
每年夏天,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都会到神农架实习。他们采集的珍贵标本最后都珍藏到了植物标本馆。创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是全国著名的标本馆之一。
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馆长 王清峰教授: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藏标本数量有25万份左右,主要植物的来源是在华中地区,在这20多万份标本中,将近十分之一左右是来自于神农架地区。
神农架还是传统中药材的王国,许多珍稀野生药材随处可见。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 潘明清:比较好一点的药就上十种,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刚才看到的,这边药材比较好的就有16种,比较名贵的药材,刚才我看了就有四五种。
据潘明清介绍,最多的时候,他在神农架原始森林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可以见到60多种中草药。
神农架究竟有多少名贵中药材,对此进行过2年专题考察的湖北省中医学院药学系教授詹亚华做过这样的统计。
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詹亚华:这里头珍稀濒危物种相当多,在我们国家的特有种也特别多。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特有属大概有二百四十几个,神农架就有四十七个,将近占了五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郑重研究员采访:李时珍也到过武当山这一带的药种
也靠近神农架,《本草纲目》里面有很多药,都是神农架武当山这一带的药种。
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詹亚华:作为中药来说,常用中药有两百六十几种,并且门类很齐全,现在中药学上的十九大类,基本上都有。
(字幕:湖北随州后山镇)
据考证,炎帝神农氏早在华夏文明萌芽时期,就从湖北随州厉山来到神农架,他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制耒耜,创造农耕文明。相传神农架就是因为炎帝神农在此采药,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寒;架木为坛,跨鹤升天而得名。
神农架的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0多米。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当地导游不无炫耀地这样介绍神农架的气候:
神农架旅游开发总公司 高开韵:有那样四句话,形容神农架的气候说的非常好: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风霜雨雪同时存,春夏秋冬最难分。那么用简单的两句话概括呢?就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让神农架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物种繁衍生息的好去处。这里生存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又来”,这是古代诗人的咏燕诗句。人们都知道,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总是秋去春来,往返迁徙。可是在神农架生活着一种短嘴金丝燕,却一年四季生息在万山丛中,以洞穴为家,千秋万代,从不离去。这座山洞也因此被命名为燕子洞。
金丝燕原来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海鸟,在神农架还是一片大海时,它们的祖先就来到这里。造山运动抬升成陆地后,神农架气候环境特异,金丝燕便适应环境遗留下来,世代相传,直到如今。
这种学名大鲵俗称娃娃鱼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神农架大山深处还能经常看到。
神农架发现的另一种动物——白化动物,更具有神秘色彩。20年前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神农架探奇》的纪录片,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过去人们总认为,世界上除了北冰洋周围有白熊外,其它地方似乎不可能再有,在神农架捕捉到四只小白熊,被生物界认为是奇事。
(字幕:湖北武汉动物园)
20年后,我们在武汉动物园又见到了白熊。与过去不同的是,这只当年取名“白白”的幼年小熊,如今已是30岁高龄,真正进入了熊类社会的老龄化阶段。神农架白熊最早发现于1954年,和生活在北极的白熊北极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熊科动物。但关于神农架白熊在动物学中的分类地位,目前动物学界还没有公认的结论。
武汉市动物园动物管理高级工程师 杜有顺:有一部分认为,它本身是黑熊的白化,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白化熊,是不同于黑熊的一个独立的种。
神农架林区发现和捕获的白熊共有10余只,曾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地的动物园展览过。神农架成年白熊身长1.75米左右,肩高0.8米左右,体重约200公斤。它主食植物,爱吃竹笋、玉米、水果。许多学者因此推断神农架白熊在分类上与国宝大熊猫亲缘关系较近,是熊科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熊种。
武汉市动物园动物管理高级工程师 杜有顺:如果它真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应该是比大熊猫更加珍贵,白化熊发现得比较晚,数量也很稀少。从目前来讲,全世界就两只(生存在动物园),如果它真是一个独立的物种的话,就是相当珍贵的一个物种了。
金丝猴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经生存了150万年,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这个中国的国宝才被国际动物界所确认。它们分布在我国中部陕西、四川、贵州等省的深山区,至于神农架是否存在金丝猴,20多年前在专家学者中间还有过一场争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万波:金丝猴最典型,本来动物学家地理学家,从来没人说神农架有金丝猴,教科书也好,他们动物地理分布也好,没有点(到)金丝猴,我们以前也不知道有金丝猴,可是我们考察就意外地发现了金丝猴。
1976年,黄万波等赴神农架调查野人目击事件,无意中发现神农架存在金丝猴。这个意外收获,得益于一位当地干部身上穿的金丝猴皮袄。27年后,我们没能拍到这件皮袄,却找到了皮袄的主人。
神农架千家坪药材场场长 唐光斗:实际上我们为的是保暖,当时不是为了漂亮,当时是高山,山高地寒,也不晓得它的珍贵。
专家们承认神农架存在金丝猴10年后,1987年,中国电视界有了第一部关于神农架金丝猴的纪录片。片子的拍摄者是湖北电视台的记者郭跃华。在神农架我们和他不期而遇。
采访湖北电视台高级记者 郭跃华:回过头来看,虽然当时是拍了中国第一部,野生状态下的金丝猴,生态习性的作品,但现在看是一个很不全面,有很多缺憾的片子。
在经过了长达9天9夜的高山蹲守后,我们摄制组也幸运地拍摄到了金丝猴,对郭跃华当年的艰辛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金丝猴已经在神农架生活了150多万年。专家指出,如果神农架存在野人,很有可能是和金丝猴处于同一时期的灵长类动物,而其体质、智商和进化程度都远远高于金丝猴。金丝猴的发现成为神农架存在野人的有力佐证。
采访中国奇异动物考察委员会秘书长 王方辰:第一个就是根据古生物进化;第二是看哪个地方,生态系统破坏的比较少;再一个哪个地方,历史上有正式的史料记载和一直就有传说的地方,那么又是神农架这个地方。
就是神农架这个地方,也就是在这个地方神秘出没的野人,吸引着一批接着一批的野考志愿者在这里追寻、探索,矢志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