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科技频道 > 神农架野人之谜 > 正文

  近年来,黄万波教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考古经验,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三峡地区很可能成为揭开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域之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万波:过去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中华民族可以这么说,但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应该在青藏高原东部。更具体地讲,是在长江三峡一带。

  似乎是为了验证黄万波的判断, 198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与神农架临近的湖北省郧县,发现了一个晚于“巫山人”的猿人头骨化石,引起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经专家鉴定,该化石距今80—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这更证明了上述推断的科学性、合理性。

  许多专家学者在对长江流域的考古成果兴奋不已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化石地点的分布,都在神农架山脉的周边地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万波:这些点的确是,在神农架外围的地区,没说的,从(巫山)200万年,郧县100万年,长阳晚一点,10多万年,从整个联系起来看,在长江三峡那一大片地域,是古人类活动的中心。在这个地方,他的活动半径很大,三峡地区都可以活动,它的子孙一直繁衍下来。

  有人提出疑问:在神农架会不会存在古人类生存的遗迹呢?1995当地农民王家贵的意外发现,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王家贵一家在神农架林区一个杂树环绕的小山旁单家独户住了几十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平淡淡,祥和而宁静。

  1995年12月17日,一只野山猫的出现,打破了王家贵生活的平静。这只野山猫叼走了王家的老母鸡。王家贵穷追不舍,野山猫钻进了离他家不到100米的一个小山洞,王家贵追进洞内,一颗从未见过的巨大牙齿和一个大脑壳赫然呈现在眼前。

  犀牛洞发现者 王家贵:我们又打着火把进去,又进里头去,我们看到一个脑壳,这么歪倒着,歪了半边脑壳,就歪在稀泥巴里头。这么大的牙齿呀!我说这么大的头,没见过。

  经过鉴定,这是一件古犀牛化石。

  199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正式下达批文,委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善才为神农架古犀牛洞考古队领队。11月13日,考古队正式开始对古犀牛洞进行发掘,40多天里,考古队发掘各种古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实物1000多件,动物种类30多种,成为我国旧石器遗址中出土化石最多的地点之一。在出土的20多件旧石器中,有砍砸器、刮削器、砸击石锤和雕刻器等。这说明在远古的时候神农架不仅有人类活动,而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武仙竹:特征很明显,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加工特征清晰,你一看就能看出来。

  考古学家认为:在神农架这样的高寒地带发现远古人类的活动遗址意义十分重大,特地将此洞命名为“华中屋脊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遗址海拔高度2102米,是我国除西藏之外海拔最高的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我国高山洞穴考古的空白。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王善才:我们过去都是在海拔比较低的,几百米,发现这些旧石器遗址。像海拔这么高的,大家不敢想象。为什么不敢想象?高山比较冷了,它怎么生存?首先是它的气候,但神农架的气候,它那个里面有很多小气候,地形也很复杂。

  与其它古人类遗址相比,神农架远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在我国其他地方发现的古人类洞居遗址,大多为单洞,最多的也只有两个洞口。神农架远古人类遗址高3—5米的洞口就有5个之多,山洞前十分开阔,有一个相对平缓的小坪,四周是山体,洞口都向阳敞开,日照充足,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

  在惊叹祖先聪明智慧的同时,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联想:除了古人类使用的旧石器外,在神农架有没有发现远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可能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万波:在犀牛洞找到了旧石器的东西。我相信在神农架林区的某一个洞穴里面,很可能找到类似犀牛洞,说不定类似龙骨坡的发现,东北的狍子都能跑到神农架来,人为什么不能去。

  有关专家曾对神农架出土的石器工艺做过比较,结果发现它处于原始人类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交叉时期,应该是距今40万年左右,基本上和北京猿人同代或者说稍晚于北京猿人。那么这个年代的神农架人和现在依然流传着的野人传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神农架林区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人鳞:我们看过北京那个猿人的复原头像,和我们现在野人的目击者描述的野人形象是大致相似的。所以我就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说神农架野人,是不是就是这个神农架人幸存至今的后裔呢?

  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野人可能是巨猿后代的推论。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这样描述了巨猿的体态:巨猿有着硕大而粗壮的头骨,巨大而强壮的躯干,能够作一定程度的两足行走,直立时的高度超过现代人。

  曾参加“雪人”考察的英国动物学家认为:“雪人”可能是远古时代亚洲巨猿的后代。前苏联学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根据陕西秦岭目击野人的樊井泉工程师的描述,认为秦岭毛人可能是巨猿的后代;美国不少学者也认为,美洲的大脚野人有可能是中国巨猿迁徙进入美洲大陆而演化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袁振新:世界上的很多科学家认为,一个动物必须有祖先,这么高大直立的一个灵长类,必须要到祖先里面去找。什么东西是它的祖先?所有的灵长类没有这么高大,而能够直立行走的就是巨猿。

  关于巨猿,我国最早的记录在重庆巫山龙骨坡,距今200万年前。它的地理分布从广西、贵州扩展到湖北和川东一带。在神农架周边地区,兴山、巴东、建始、巫山,都有巨猿化石发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袁振新:就在现在划归神农架林区的巴东县和兴山县,那个药材仓库里,找到了巨猿的牙齿。所以当时发现这个巨猿,已经生活到长江边了,我觉得很兴奋。

  古犀牛洞出土的动物化石和骨骼残骸,有犀牛、大熊猫、剑齿象等15种。而生活在更新世早、中期曾在陆地上繁荣一时的“大熊猫—巨猿—剑齿象动物区系”中,巨猿是占有统治地位的主要成员。随着地质条件的沧桑变迁,这个动物群的大部分已在中国大陆消失,而大熊猫则改变了原有的习性在中国中西部残存下来。远古时期,巨猿曾与大熊猫为伴。大熊猫能借助于天时地利在四川、陕西的巴山—秦岭一带幸存下来,作为这个动物群的主要成员的巨猿,为什么不能仰仗神农架的生态优势,改变其原有生存习性而繁衍至今呢?

  在中国地质大学,保存着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龙昱教授在十多年里,八次进入神农架发现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龙昱 教授:这些都是和巨猿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动物化石,其中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貘三种已经灭绝。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周修高 教授:(这三个是灭绝了的)这个都灭绝了,这几个现在有,豪猪现在有,熊有、牛有,说明当时环境和现在的神农架非常相似,它有森林,像就是森林动物群。

  更有学者指出,很多第三纪和第四纪冰川时期以前的植物,像珙桐、香果树等这些植物能在神农架存活,巨猿作为可以灵活运动的动物群体,更能在神农架这个小气候特征明显的地方,选择一个避难所存活下来。

  黄万波教授则认为,如果野人是一种大型类人猿,那么它更有可能是猩猩的后裔。因为巨猿在1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猩猩在我国境内的延续时间较长,在距今一万年前还有其化石可寻。

  迄今世界上公认的类人猿一共只有四种,黑猩猩、大猩猩、猩猩与长臂猿。大猩猩和黑猩猩生活在非洲大陆,亚洲不见其踪影,连它们的化石在亚洲也未曾有过报道。因此,神农架“野人”与这两个非洲表兄弟无缘。再看亚洲的猩猩和长臂猿,从形态角度看,长臂猿体形小,两只胳臂很长,不能在地面行走,更不能奔跑,它也不是野人目击者描述的那种东西。至于猩猩,倒很近似。例如,成年的猩猩可以站立,一身棕红色的毛,类似目击者描述的野人特征。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黄万波:更多考虑的就是这个猩猩,因为巨猿化石发现只有7个地点,可是猩猩化石分布就有几十个地点,几乎七八个省(市)都有猩猩,这说明猩猩当时分布很广泛。

  神农架这一带有原始森林,会不会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还有一支猩猩没有绝迹,慢慢地适应和生存下来呢?大家知道和猩猩同生死、共患难了上百万年的金丝猴,仍还健在,猩猩为什么不能九死一生渡过难关,残留下一支后裔继续和金丝猴作伴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黄万波:我很希望能在神农架林区,或者它的边上,找到猩猩的化石。我认为这个谜就破了,就是它了!

  遗憾的是,无论是猩猩的子孙还是巨猿的后裔,在神农架林区只闻传说而不见活体。所以,人们在猜测野人真面目的同时也在推测,揭开野人之谜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

<<上一页
第2页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