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科技频道 > 中国武术传奇 > 编导手记 > 正文

雾里看刀听炮声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9日 15:43


编导:张敏

  也许出生在武术之乡的缘故,我从小就是一个武侠迷。我记得最早给别人讲述自己编撰的故事就是关于飞刀的,那时我9岁正是电影《少林寺》在全国热播的时候。我自己编故事自己绘制连环画。记得好人都是拿着剑,坏人都是拿着刀。在金墉小说里描写最多的也是剑和刀,倚天剑屠龙刀多么神奇的武器。如果我也有一把……那时对神兵利器的崇拜使我在20年后终于近距离的认识了它。

  比起剑来,刀的传说并不多。虽然关于刀的故事好像也经常充萦于脑海,但是真正要去拍摄它,却发现了许多子虚乌有的事实。比如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关云长,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叱咤风云。但是真正想要去拍摄关羽和青龙偃月刀的故事,发现事实本身就好像是关公战秦琼一样,根本就是两码事。首先青龙偃月刀是在宋朝才出现的,在两汉三国时期用的最多的长兵器里面也从来没有青龙偃月刀。而且根据各种正式的史料记载,关羽在战场上使用的根本就不是刀,而是像张飞一样使得是枪。另外配合着使剑。至于关羽为什么使用上了青龙偃月刀,这主要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最早写的一出关羽的戏里面,第一次出现了关羽用刀的形象,从此关羽和青龙偃月刀就在各种文学作品甚至以后的史料中变得形影不离,而这些前期的了解采访,也不得不使我们要拍摄青龙言月刀的想法作罢。

  在我们寻找拍摄线索时,戚家刀的故事吸引了我们。因为刀是在铁器替代铜器以后逐渐兴起的,而铁兵器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真正实战兵器明清时期的刀最多,而在这里面戚家刀最有名。因为它是戚继光在明代抗倭战斗中仿制日本刀而来。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在我国关于戚家刀来历的记载非常非常少,为了弄清这段历史,我们访问了许多专家查了很多材料。最后我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首先戚继光为了抗倭组织了戚家军,创制了针对倭寇战斗特点的鸳鸯阵,而且改造了许多武器如鸟铳、狼筅、镗耙等,这些是保障戚继光抗倭胜利的首要条件,而他改造的戚家刀,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成就,因为在总体的抗倭战斗中刀的作用很小。另外一个隐含的原因,就是日本刀最初是源于中国的,而最后到明代我国的刀落后于日本刀,在刀的对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一点是明清两代史学家不愿承认或者忽略的。所以关于戚家刀来历的正式记载非常少。而我们的节目正是从辩证的历史观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希望使更多的人有所了解。

  其实在我国许多兵器的演变都是在战争中,交战双方相互影响才得以发展的。比如抛石车。抛石车最初发源于我国的西周,后来在汉朝传于西域阿拉伯地区而后再传于欧洲。而后在我国由于孙子兵法中“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军事思想的普及,像抛石车这种破坏力很强的攻城武器就没有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到了宋末元初蒙古大军在横扫欧亚大陆时,吸收引进了阿拉伯地区的新式抛石车,俗称“回回炮”,他们用这种抛石车只是几炮就兵不血刃的攻克了坚守十几年的襄阳城,而后灭掉了南宋。最后“回回炮”改名为襄阳炮,成为我国历史上到后来一直沿用的攻城武器。从这段历史,我们更深深的感受到战争是军事技术发展的最好融合剂和催化剂。(编导:张敏)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