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
这幢中国第一楼的建筑设计,吸引了全球建筑师的目光。众多实力雄厚的建筑事务所纷纷来到上海。
最后,一家美国建筑事务所的标书征服了评委和上海。
推出片名:
中 国 之 巅
(金茂大厦)
(金陵饭店)
(国际饭店)
这位有着一头银发的美国人,是美国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SOM的首席设计师。美国芝加哥汉考克大厦、西尔斯大厦、美国硅谷的太平洋贝尔和香港国际会议中心,都是遍布全球的现代主义经典建筑,这些作品,让他和他的设计事务所,在世界建筑界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
史密斯:当我们开始做这个项目的设计时,我们知道会是88层。我们决定调查一下中国的建筑,特别是与高层建筑有联系的。我们发现佛塔的形式其实是最早的高层例子之一。塔的高和宽的比例很像今天的塔楼结构。塔的层层叠叠的形式,向天空的运动中有收进,我发现这很有意思,很适合金贸大厦。
[建筑师标板]阿德利安·史密斯
塔,作为佛教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便由印度传入中国。在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楼阁形制之后,宝塔成为中国本土建筑的范本之一。自下而上层层推进的梯状结构,不仅在技术和视觉上满足了对高度的向往,也表达着人类登高远眺的本能冲动。
金茂大厦的外形设计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从第一节的16层开始,每节减少两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8层,此后每节减去一层。最终形成了与中国宝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完美的比例关系,使建筑有着丰富的轮廓线,建筑由此有了成长的动感。
史密斯:塔是一种象征标志,在中国的村镇,象征着村镇的中心,它很高,很远就能看到,各种活动在塔的周围的展开。我想这也能作为一个世纪的最后的天际线的象征。在上海,作为中国最高的建筑,有着周围社区集聚起来的意义,实际上是一种总体的规划。
金茂大厦,显然并不只是对塔的表面记忆。这是一幢带有纪念碑品质的建筑。在充满了金属质感的外观下,包含着中国面向世界,打开胸襟的自信。成为这片新兴金融贸易区宏大叙事的主旋律。
设计师将(对)外形和结构之美,天衣无缝地糅合在一起。精致的立面构图,体现着建筑师天才的想象力和专业的设计品质。两条对角线的端点,由下而上逐渐内收,但四个立面却直上直下。从不同的角度看金茂大厦,都有着不同的建筑立面。这是建筑师为我们留下的一个视角魔术。
史密斯:我特别喜欢那个45度方向看的转角,你可以看到两个不锈钢构成的点,构成了一个框,特别能反射光线,形成了一幅强有力的图像。我特别喜欢从那个角度看,感觉很强有力。我不想让这个建筑仅仅是全玻璃反射的建筑,我想让这座建筑显得坚实,不是玻璃的,而是钢的或金属的。
那么,目前世界第四,中国第一的这幢大厦,是靠什么站立在浦东稀松的地基上呢?
在深达90米的桩基上,这八根长方形黑色大理石的立柱,成为整个建筑的主要外部支撑,加上8根小柱,16根“超级柱子”固定了所有的外部墙体,使金茂大厦内部有着前所未有的宽大视野。结构和材料的大胆创新,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语汇。
王宝臣:金茂大厦,是上个世纪末最后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楼,它给21世纪展现的,除了它的宏伟以外,叫奇妙的世界,变化的世界,它的高科技含量比世界上所有高科技含量的大厦还要高、好。(它是)一个共容的大厦。它有用,否则的话,就是一朵鲜花,能不能真的实用,既很美观,又有实用价值。
世界上最优化的垂直运输、最快捷的通讯系统和最先进的中央空调,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里,构建了一座可以同时容纳二万多人的小型城市。七十多部高速电梯,在它的体内上上下下,犹如中国经济脉动的节奏。站在这部中国最快的电梯中,在每秒九米的上升速度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强劲而不可阻挡的上升势头。
1600多幅绘画,2000多件雕塑。中国的传统艺术精华和20世纪欧洲装饰艺术的碰撞和交融,共同营造出金茂大厦内部空间不同的情绪和气质。
从第三到第五十层的写字楼,汇集了包括十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九十多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及跨国集团地区总部。被称为“垂直的金融街”。
53层到87层,是金茂凯悦大酒店,已经被世界吉尼斯大全确认为全球最高的酒店。高达152米,直径27米的巨大中庭,在28道金光璀璨的回廊环抱下,一束带有东太平洋温润气息的阳光从420米的天窗从天而降。构成了金茂大厦美仑美奂的空间序列。
史密斯:我想创造的第二个空间是在裙楼部分,在弧形的天窗下的空间是用玻璃墙体形成的,那个空间里有座桥,我称之为"九曲桥。这是个很精彩的互动空间,这个空间对我来说也有一种惊奇,这是个很愉快的发现,穿过天窗看到塔楼是那么强有力,我之前没有想到这一点,因而是个惊喜。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来说,金茂大厦也同样是一个惊喜。
这座神奇的建筑,犹如插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巨大日晷。这道掠过大地的时针,记录着中国经济腾飞的历程。这座钻石般精致的建筑,成为上海新地标的同时,也像一把打开现代中国之门的文化钥匙。
邢同和:金茂大厦实际上是外方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加上我们中国的文化风涵交融起来的一个作品。除了西方的技术以外还有我们东方文化,它吸收了一些东方的东西,这样觉得这个东西造在我们东方的土地上,它有地方,地域性的扎根的一面,我觉得我们有自豪感。
史密斯:金贸,不会适合于芝加哥,沃尔沃斯大厦不会适合于上海。我想设计的是对于其场所是独特的建筑,表达了对场所的感情,而不会适合于其它场所。
对中国文化的探求,使建筑师找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建筑融合到所处的环境,成为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一种共识。在近10万平方米中心绿地的映衬下,金贸大厦和周边的高层建筑,共同构成了同质的城市肌理。为这个东方大都会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城市 特质。
通体双层镀膜玻璃、林林总总的不锈钢装饰件和每段内收处的斜幕墙,使金贸大厦避免了一般幕墙光亮、单调的外观,产生了神奇的光影效果。这个高达51.5米的塔尖,被誉为惊世奇钻,并成为上海夜空中的一盏明灯。有力而充满了金属质感的外表,是新上海的形象缩写。
金茂大厦,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穿过百年历史风云,金茂大厦成为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世纪坐标。
[采访]金茂大厦是20世纪的绝世之笔,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它的顶就是一个钻石,它作为一个很完美的建筑,它会永久的,很长时间的在中国上海不动的。
2003年10月5日,为纪念人类动力飞行100周年,金茂大厦举办了首届国际高楼跳伞表演。中国、挪威、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大约20多位顶级高楼跳伞运动员参加了这次“中华第一跳”。这样的纵身飞跃,是人类用浪漫和勇气,对建筑高度的一次征服和丈量。
站在这座中国建筑之巅,每一个遥望星空的人都会渴望飞翔。如果人类登高的欲望永不停息,那么建筑本身,还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呢?
[备忘录]
建筑名称
建筑地点
建筑年代
建筑面积:287360平方米的
建筑设计
撰稿/蔡芃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