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科技频道 > 慧眼识宝 > 编导手记 > 正文

《青铜器诞生记》导演手记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31日 10:12

  


编导:陈瑶

  刚刚拿到选题的时候,有一点犯难,因为青铜器并不像系列中其他几种收藏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见到,并且可以自由流通。作为一种国家严格限制出售的文物,我们最常见的地方还是博物馆,所以,如果要找造假贩假和买假的故事,真不容易。后来就想到以仿制青铜器艺术品的诞生过程作为一条线索,以弥补故事的不足,所以,就出现了观众们在节目中看到了以一条制作过程贯穿全篇的叙事结构。

  为了寻找这样一个制作青铜器的工厂,编导溜达遍了北京出售青铜器艺术品的地方,在王府井的工美大厦,看到了一批制作精良的青铜器,是由一个叫做法门寺青铜器铸造厂生产的,这下可高兴了,急忙拿出手机和114联系,可114的话务员说没这个地方,怎么会没有呢?纳闷半天,才明白过来,人家法门寺可是在陕西,不是北京的法华寺!

  后来几经辗转找到了北京一家叫做万隆合的青铜器制作公司,别小看这个名号,它可是从民国时候就有了的,而这家公司负责制作的也是民国万隆合古铜局的第四代传人,叫孟宪忠,他的父亲孟海泉曾经在故宫里负责青铜器的修缮工作。

  但是铸造的工作是他们委托一家河北唐县的工厂做的,我们很高兴地希望能去工厂拍摄,但是人家工厂却拒绝我们,原因是因为是农民自己办的,条件简陋,怕我们做负面报道,不过经过解释说明,他们还是让我们去了。

  去的当天河北刚下了很大的雨,农村的路极不好走,拍摄小组的车几次陷入泥泽,并且数次熄火,还好有惊无险,顺利抵达。后来回到县城,才发现,排气管里全是泥浆,能回到县城,真是万幸。

  不过一切困难都过去,经过两个月的拍摄和制作,片子总算是出来了,一切辛苦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从联系,到拍摄,再到制作,从构想中雏形渐渐成为一部25分钟的成片,其中既有自己的心血,也包括栏木组其他人员的努力,总之,《青铜器诞生记》出笼了。(编导:陈瑶)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