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最近我们记者看到这样一个消息,说是一个人倒立时可以手不撑地,只用头顶着,而且这头还不是直接顶在地面上,而是顶在了一根拇指粗的钢筋上。要知道头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受伤往往就是致命的。在我们以前的节目中,就有一些救援的故事,由于意外,钢筋碰到了大脑发生了事故,使人处在了生死边缘。但是从这张照片看,这个人的头好像真是顶在了钢筋上,这事可能是真的吗? |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得到一个消息,说是有一个人他拿大顶,就是倒立的时候不用手,他是用脑袋顶在一根钢棍上,然后这样,拿大顶戳在地上。当时听完之后,我们觉得挺奇怪的,心想,这一根钢棍大家也看到了,可能从您那个角度看不太清楚。从我这看,顶多也就是我们食指这么个粗细,这样一根钢棍他顶在脑袋上,然后这个人拿大顶戳在地上,他就不怕给自己戳漏了吗?你看这照片上只有半截,上面你看不见的是不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比如有人拿绳子吊着他,实在不行吊威亚或者把照相机倒过来这么拍的,我的这些东西也想了,于是决定去看一看这其中的奥妙到底在哪儿?
![]() | |
路人1: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路人2:觉得这个不可能。
路人3:可能吗?不可能吧?我没见过。
路人4:一个人顶在钢筋上,不可能,胡说八道。
不管怎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根据线索记者来到重庆市的璧山县,找到了傅玉星工作的诊所,要去拜访一下这位传说中的神人。
诊所中正在为病人按摩的这位小伙子,就是我们要找的傅玉星,看上去他很文静,不太像会什么功夫,更难以想像他会在钢筋上倒立,那么报纸上的那条消息又是怎么回事呢?面对我们的疑问,傅玉星拿出了我们已经在报纸上见过的那枚钢筋。原来这是由一根一厘米左右粗细的钢柱和一个直径7厘米的钢铁圆盘而组成的自制铁件。傅玉星说他倒立时,头是顶在了很细的钢筋上。在我们的要求下,他答应为我们演示一下,但是他说要先做些准备工作才行。难道傅玉星是想为我们变魔术吗?不过,是魔术就会有破绽。
记者一步不离地跟傅玉星来到了屋顶的平台,原来他要在这里先做一套操。
虽然这套操看上去有点特别,但是很难看出对他将要进行的顶钢筋能有什么帮助。做了几节操之后,他来到我们刚刚进来的这扇门前,准备用它做依靠。我们再次检查过钢筋之后,傅玉星仔细地将它摆在门前的地上。由于表演时他更希望环境安静一些,以便集中精力。所以现场除了记者和摄影师并没有其他的人。最后我们又查看了一下他的头顶,一切看上去都没有什么问题。
只见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翻身倒立了上去。这时我们马上检查他的全身。脚后跟紧紧贴在门上,上面没有任何线绳,房顶没有可以悬挂的地方,身上没有佩戴任何保护装置,难道他的血肉之躯真的能抵住这钢铁吗?我们的心此时悬了起来。手离开了地面。此时傅玉星全部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了钢筋那细细的截面上,而与钢筋接触的位置正好是人脑中最重要的部位。
为了保护大脑。颅骨没有关节,几乎是一个整体。但是在婴幼儿时期的颅骨并不连在一起,这样可以使颅腔的容积随着发育逐渐扩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颅骨才会逐渐闭合,并留下骨缝。钢筋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颅骨中三条骨缝交汇的地方,也就是小时候家长们最怕孩子受伤的脑门心,俗称命门。
冯医生:这个位置,这个骨缝下边,就是我们脑子里边最重要的一根静脉,这个血管是我们颅内最大的一根回流静脉,一旦出血,常常是致命性的,是致死的。
此时钢筋在这个致命的部位,已经支撑了一段时间,傅玉星却还在坚持着,我们越来越担心他的安全,提醒他一定要量力而行,感觉不适就尽早下来。终于他两手撑地,翻身站了起来。记者马上过去查看那刚刚被压过的地方。虽然摄影师说镜头里很难看出异样,但是记者还是在那里摸到有一个明显的凹坑。
记者:能看到一块像手指头大小的凹坑,这里,小小的凹印,大概有两个硬币厚。
冯医生:这样的动作是危险的。尤其是少年这样,这个颅骨可能会造成一个凹陷。
一旦凹陷,压迫到下面的大血管,堵塞了大脑的血液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 | |
记者:会对您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吗?
傅玉星:不会的。
虽然傅玉星说没事,我们还是很担心地观察着他的反应。这时他又做了一个让我们吃惊的动作。说是这样可以让凹陷尽快恢复。 不过此时的他,好像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再起来时,凹坑确实已经复员了,一切似乎又都恢复了平静。
记者:现在看不到那个坑了,只是这块的皮肤稍微有点红,头皮摸起来也是平平的。
![]() | |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个表演,我们大家想一想,如果去科技馆参观的话,应该见过那种钉床,钉床上的那一根根钉,可比付先生这根钢棍细很多,但是它是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的,所以当你躺在那个钉床上缓缓被推起来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疼,那个实验器具就是要告诉我们压强和压力之间由于接触表面积不同,所以就会带来压强大小不同的这么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想,虽然那些钉子都是非常细,但是它数量多,接触面积一下就大了,因此显不出来。可是付先生他的这个底托,这根钢棍非常细,我们看它上面的这个直径顶多也就是一厘米大小。这样顶上去毫无疑问压强会相当大,那他会怎么不出事呢?
我们再次回忆了一下傅玉星顶钢筋倒立时的全过程,看是否遗漏了什么?脚,紧紧贴在门上的两只脚。傅玉星说这是为了保持平衡,必须靠在门上的,但是这不也是一个支点吗?傅玉星会不会可以由这个支点分走一部分力,而顶在钢筋上面的压强也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了。
为了确定傅玉星顶在钢筋上的力,到底能有多少,我们找来了一台秤。
首先测了一下他的体重,77千克。由于在重力下秤盘总是晃动,我们无法让傅玉星在上面做顶钢筋的危险动作,所以就让他手不扶地,头直接顶在秤盘上。
76.5千克。重量确实减轻了,但是只减轻了0.5千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傅玉星的头部确实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承受一个高压,但是最初是什么原因让他去做这样一种非常危险的尝试呢?
傅玉星:偶然看电视,看见有一个人顶钢筋,虽然不知道它的粗细,我觉得他顶得蛮费力的,看着他很痛苦很痛苦的。
于是,出于好奇傅玉星也想试一试。最终他选中了这个高压锅的压阀。
傅玉星:我就突然拿来一个高压阀试了一下。
顶在高压阀上,傅玉星感到很轻松,这也让他很兴奋,于是决定要做一个截面,考虑到要有一定的稳固性,他不但选择了钢柱,还为它做了一个底盘。
傅玉星:就做了1.8厘米直径的钢筋,再一顶好像还是很轻松,就一下子减到了1.2厘米。
但是作为医生,傅玉星应该明白这样做的危险性,那么就凭着一时的兴起,他怎么就敢去做这样的尝试呢?
傅玉星:常人眼里可能是很冒风险的,对我们来说,因为长期锻炼身体,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
按傅玉星的说法,他敢去尝试顶这么细的钢筋,是从小练习付家祖传的“嗨字劲”的结果,也就是在他顶钢筋前做的那套操,但是这操有什么特别吗?
父亲:比如说你要空手打那个石头,如果不用海子劲,你打的手都疼,假如说你坚持一会儿,你的劲就在上面了。
父亲认为“嗨字劲”很了不起,当年傅玉星的爷爷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所以一定要把它传下去。遵从他的愿望,傅玉星从8岁起每天早晨他都会这样练上一个多小时,这一练就是22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保留下这套了不起功法。但是他身边的人对这套功法,却有不同的看法。
姐夫:就是觉得有点怪,练这个气功有什么用呢,就这样想,没用的,叫我来练的话,打死我也不会练的。
哥哥:以前农村当时家庭不是很好,比较辛苦,白天累,早晨起不了床,所以没有去练。
由于其他的孩子不愿意这样的辛苦,对这套功法也不感兴趣,所以在付家的四个孩子中,父亲只传给了最小的傅玉星。但是人的头部真的会因为常年练习 “嗨字劲”,而变得坚硬无比了吗?
父亲:我们叫顶功,顶功就是在人的头皮处撞到墙上,那个“嗨字劲”有一个冲击力。
原来由于练顶功时,必须要有一面结实的墙,所以在为我们演示时傅玉星就把这节给忽略了。如此说来傅玉星的头部,经过这22年的磨炼确实已经坚硬无比,但是我们又如何解释那压出来的深深的凹坑呢?难道人的颅骨会有那么大的弹性吗?
冯华:颅骨是有一定的弹性的,曾经我们还碰到过一个小孩,在那儿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头颅上是一个凹陷骨,像乒乓球一样的骨折,他到医院来看,这个小孩在跑的过程,在外边玩的时候,又摔了一跤,结果这个冲击力让这个乒乓球一样的骨折就复位了,所以说明我们颅骨还是有相当,有很好的弹性的,但是这个最后年龄的增长,这种弹性就会越来越差,但是它的刚性就会越来越好,刚性越来越好,它就更结实。
那么傅玉星的颅骨已经达到如此坚硬的程度,怎么还会有这样大的可恢复性的变形呢?
照X光是观察骨骼最好的办法。于是我们约傅玉星来到了西南医院的放射科。希望通过顶钢筋前后的X光片的对比,测出傅玉星颅骨变形的大小。首先让傅玉星在常态下先照了一组X光片。由于是在医院,我们的胆子也大了些,同意让傅玉星尝试一下自己的极限。听说有人要在钢筋上倒立,许多医生也跑来观看,并做好急救的准备。
准备好秒表,傅玉星最后运了一下气,翻身倒立了上去。找好平衡。松开了双手。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现场没有一点声音。
两分零五秒,傅玉星结束了他的挑战,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为他再拍一组X光片。医生找来一枚曲别针作为标记,以便在X光片上能精确地找到刚才压过的痕迹,。通过两次拍照的对比发现,骨骼好像没有变化。但是标记下确实有一个凹坑。
冯华:他做这个动作的前后的X光片也证明颅骨本身没有什么,颅骨本身没有变化,并没有把颅骨压一个坑,或者有一个凹陷,而是头皮软组织有一个凹陷。
主持人:实际上按医生的解释就是说他常年这样练,因为很少有人这样做,所以他这样练,慢慢地皮肤的组织就变得相对比常人的要厚很多。这样一来他在顶完之后一摸有一凹坑。好家伙,这人脑袋上的骨头都被顶下去了。其实不然,只是这里皮肤增厚了,按下去之后它过一会儿慢慢缓起来,按下去的过程感觉有一个凹坑。至于说疼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我们说很多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经常用手的,比如木匠师傅的手是非常糙的,扎个木刺他不觉得疼,就是因为这层皮肤组织增生了之后,它本身的神经系统是很不发达的,所以感觉不到疼。
这样说来只要通过长期的练习,就能达到头顶钢筋的水平。那么对于一些有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是否也能做到呢?于是我们来到武警部队,想看一看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
中队长:就是一般人,参军后先练队列,开始练习到可以表演一般需要几个月时间。
用头撞墙是训练头功的一个基本项目。用头顶倒立看来经过训练也是可以的,只是要用手扶着地,以保持身体平衡。而这些项目都是通过几个月的特殊训练就可以做到的。那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他们是否也可以顶钢筋倒立呢?
战士:一定要在有人保护的情况下,应该可以。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敢让战士们为我们演示。因为头顶地的平衡就已经很难掌握了,更何况于一根钢筋那一平方厘米的狭小面积。另外,战士们一般都是从入伍之后才开始练习,而傅玉星已经练了22年了。那么对头部的这样长期练习,会不会对他的大脑内部已经造成了损伤呢?于是我们带傅玉星又到CT室做了一下检查。
从CT的片子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常颅骨拥有的三层结构,外边一层,是密质骨,中间这一层我们叫板障层,是松质骨,里边一层也是密质骨。但是傅玉星的颅骨在这个位置,三层的纹路突然变得模糊了,几乎连成了一片。
冯华:那么长时间地在某一个部位进行有承受外力,那么它就会变化,就是说中间的板障层,就密质骨化,这样就能够增加它对外力的承受能力。
但是这个位置毕竟是三条骨缝的闭合处,又是人脑中最重要的部位,虽然傅玉星的骨骼承受力比常人有所增强,但是他做这样的项目就不会有危险吗?
冯华:这个骨缝呈一个绞索一样的,而且从里边看,从内部观,这个颅骨骨缝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骨脊,所以这一块是特别结实的。
主持人:没错就是这样,首先就是因为傅先生他顶部,头顶部常年练习的结果,皮肤增生很厚,所以能起到相当的程度保护他的颅骨。再有一个,虽然大脑是我们人体中最重要的地方,但是在进化过程中,我们就要给它设计一个特别好的保护。因此颅骨可以说是我们人体中相当坚硬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一开始认识的时候,认为三块骨头,人字缝的这个拼接的地方可能是比较脆弱的。但是专业医生应该知道,这个人字缝不是两张纸或者两块石头直接拼上的,它是交错的、密密地在一起的,在人进化的过程当中,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这个地方反是非常非常坚硬的,而且厚度也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厚很多,有很强的保护能力。再加上傅先生上去的时候是很缓慢的,一点一点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不是一猛子扎上去,那样恐怕他自己也承受不了,因此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再次提醒大家,看到这些东西我们欣赏就够了,没必要去模仿,因为很容易出危险。而且已经有傅先生在前了,您再模仿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所以提醒大家,危险动作,切勿模仿。感谢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责编:走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