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据传,曾经有人在云南玉溪抚仙湖附近,亲眼目睹过一种能嗑瓜子的奇鱼,但是,鱼嗑瓜子的事情却在鱼类专家那里遭到了否定,鱼嗑瓜子是真是假,世间真有如此神奇的事情存在吗?
![]() | |
传说,在云南抚仙湖周围有一眼神鱼泉,泉水里的鱼十分神奇,它们别的不吃,只吃瓜子,而且还会像人那样嗑瓜子,吐瓜子壳,许多年来这个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这听似天方夜谭的传说是真实的吗?
咱们虽然说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是这个鱼能够嗑瓜子,这事听起来还是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挺奇怪的,你说鹦鹉嗑瓜子可以,这鱼它怎么能够嗑瓜子呢?但是这件事情还是真的有人亲眼目睹并且把它给报道出来了。
2002年1月,人民日报记刊发了记者张帆采写的文章,称他亲眼目睹了鱼嗑瓜子的神奇事件,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始终没有联系到这个作者张帆,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证实他当时倒底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情况,但是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却遭到了一些鱼类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个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 | |
按照人们现有的对鱼类的认知,鱼是不可能像人那样嗑瓜子的。这是因为嗑瓜子的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动,从瓜子放入嘴中,到嗑出瓜子仁,涉及到牙齿、唇舌等多个部位的协调运动,甚至有时候要借助手的帮助才能更好地完成,而鱼是不可能做到这一些的。
为了弄清楚鱼嗑瓜子的真实情况,2006年6月,走近科学的记者来到云南,此行我们还特地邀请了专门从事云南高原鱼类研究的资深专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银瑞。 神鱼泉位于云南玉溪江川县境内的徐家头村,6月的云南景色秀丽,然而当我们逐渐接近徐家头村时,却感到了环绕在徐家头村周围的神秘气息。
这里是抚仙湖,中国乃至世界最神秘的水域之一,迄今为止这片水域还隐藏着水中木乃伊,水下集市等许多当下科学难以很好解释的神秘现象。而紧靠徐家头村的李家山,也于上个世纪出土了大量的古滇国器物,其精美的工艺水准与奇巧的设计构思远远超过了人们对那一时期技术水平的认知,成为了考古界的一个迷团,而鱼嗑瓜子的事情就发生在李家山脚下的这个神鱼泉里,这不由得不让人产生一些联想。
在守泉的老婆婆打开了铁门后,我们走进了神鱼泉。池子里的这些鱼就是传说中的能嗑瓜子的鱼,如今已经被当地村民尊为神鱼,由于当地村民对这种鱼的崇拜,如今的神鱼泉已经变成了一座具有祭祀功能的庙宇。这些神鱼们果真会嗑瓜子吗,它们又是怎样嗑的呢?怀着十足的好奇,我们接过了老奶奶递上的瓜子,投了下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神鱼们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争抢瓜子,老奶奶解释说这是因为神鱼还不熟悉我们,而我们则对这些鱼是否真会嗑瓜子又增添了一份怀疑,鱼嗑瓜子是真事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或许是神鱼真的已经熟悉了我们,终于有鱼将瓜子吃进去了,然而,它们并没有马上吐出壳来,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后,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瓜子壳才从它们的嘴里吐了出来。看来,这些神鱼吃瓜子,吐瓜子壳还是真有其事的,但是,它们究竟是怎样把瓜子吃进去又吐出来的,是不是真的像人那样的嗑瓜子,由于在池塘里,很多细节的东西没法看得清楚,我们就向守泉的老婆婆提出了要捞上一条神鱼来仔细观察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就被老婆婆一口回绝了。
其实按照道理说这件事情很简单,从众多的鱼里面捞上一条来,抓把瓜子喂喂它,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嗑瓜子的,但是在当地这个事情就没法行的通,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地的风俗,当地老百姓就把这井里的鱼都当做神一样的敬着,生怕我们捞鱼的行为惊扰了这些神鱼,对它们不敬,更不要说让我们拿走去研究它了。所以说这位老婆婆的态度我们绝对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们拍片子也一定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鱼捞不上来,我们到底该怎样去观察它是不是能嗑瓜子呢?!
在我们给神鱼喂瓜子的时候,陈银瑞研究员一直在观察着这些神鱼的体貌特征,越看就越觉得像是一种他以前在抚仙湖里见过的鱼。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银瑞:我看那个还是很像,那个本身就是云南倒刺?。
云南倒刺?是一种生活在抚仙湖及其周边水域的特有鱼种,陈银瑞研究员早年曾经接触过一些,但是,云南倒刺?会吃瓜子,这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是不是这种鱼原本就会吃瓜子,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呢?既然捞神鱼泉的倒刺?有一些难度,那就只有到抚仙湖里捞几条倒刺?来做个观察了,或许这里的倒刺?能告诉我们它们究竟是怎样把瓜子吃进去的,是不是真的像人那样在嗑。
![]() | |
在抚仙湖边的捕鱼高手李树平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拿到了几条云南倒刺?,可是,瓜子放进去大半天了,抚仙湖里的云南倒刺?却没有任何反应,饿了它们几天之后,它们还是对瓜子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
陈银瑞:云南倒刺?就是从过去在抚仙湖里面所做的工作表明,它小的时候吃的东西跟大的时候吃的东西是不一样,所谓小的就是在20厘米之内,这个阶段它主要吃一些丝状藻类,到了大一点,30厘米以后,它最主要就是吃水草。
问题就此出现了,如果云南倒刺?的食物是水草,不能吃瓜子的话,那么神鱼泉里这些会吃瓜子的神鱼还会是云南倒刺?吗?会不会是专家的判断出错了呢?而且记者发现,抚仙湖里的云南倒刺?和神鱼泉里这些神鱼相比较,无论是体形还是颜色,都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的,如果说,体形的大小与生长年龄有关的话,那么颜色差别这样大又怎样解释呢?它们会是一种鱼吗?
一个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么神鱼泉里面的这些神鱼它到底是不是云南倒刺?呢,而且它又是怎样嗑瓜子?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捞上几条仔细地研究一下。可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又不允许我们这么去做,幸好我们这个导演跟老奶奶相处的非常好,两个人的感情可以说是在几天的时间内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后老奶奶终于同意说你们可以捞出一条来仔细地去研究一下。
捞鱼的任务非李树平莫属,这位捕鱼能手有着这几十年的捕鱼经验,可是在神鱼泉,捞鱼的过程并不顺利。
老奶奶:神鱼才抬起兜兜就不在了,你们还不信,你们再抬一个兜兜过来,你们要拿得住,我输你们100块钱。
捞鱼失败只不过是鱼经常接触人,比较敏感罢了,李树平并没有在意老婆婆的说法,这一回,他得手了。
这就是神鱼泉里面的神鱼,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种神鱼感到兴奋。而陈银瑞研究员在仔细辨别了这种鱼的形态特征之后,更加确定了神鱼泉里的神鱼就是云南倒刺?。
陈银瑞:云南倒刺?它主要的这个特征有下面几个,第一个它有两对触须,它有两对胡子,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它的背鳍前面有一根倒刺,因此它这个倒刺?的这个名称来源就因为有一根这个倒刺,咱们都叫它倒刺?。
通过神鱼的观察,我们发现它们的确是具有陈银瑞研究员所说的那些特征,如果说,体形大小与生长年龄有关,为什么颜色还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陈银瑞:抚仙湖的云南倒刺?它一般生活在水的中下层,水的中下层 那么应该说它所受到的光的这个照射,紫外线的照射显得相对要弱一点,神鱼泉的鱼呢 因为它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环境, 它这个水很浅 顶多四五十厘米的这个水, 而且它水相当之清,那么我想它在这个光线很强 而且紫外线也很强的情况下生活, 可能这个是引起皮肤发黑的一个原因。
在弄清楚了神鱼泉里面的这个神鱼到底是什么的种类,我们就更想弄清楚它是怎么吃瓜子的,是不是像人那样去嗑瓜子,所以我们的记者还设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给它来一个全透视,这样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它是怎么嗑瓜子的,但是也许可能真的是因为换了环境,或者这个神鱼真的是不在自己的那个神池里面呆着之后,它死活也不肯吃瓜子了,我们的努力再一次失败了。
出于尊重当地民俗的考虑,我们很快将神鱼泉里的那条倒刺?放归到鱼池里面,为了看看神鱼泉里的倒刺?是否还具有吃草的习性,我们给神鱼们喂了一些青草,没想到,神鱼对此反应热烈。而对人们撒下的菜叶,神鱼们也是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