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系列——僾尼妹妹(2005—第1期)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6日 13:23)
中华民族2005-1僾尼妹妹
《寨子》系列节目(31)
播出日期:2005年1月10日 14:50
编导:陈鉴
内容简介:
居住在云南省孟连县的哈尼族的亻爱 尼支系,他们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在这收获的季节,妇女们头戴用五彩的羽毛、角针兽骨和四季时令鲜花装饰的帽子,身穿无领土布衣,系及膝百褶裙,绣花护腿,腰系用彩珠串成的腰饰和镶有贝壳的腰带,敲响象脚鼓,跳起了欢庆丰收的竹筒舞,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阿兵刚从缅甸回来,阿芳和小燕子想和姐姐们一起走出寨子去看看外面世界的,他们也在跳舞的人群中,然而他们所期盼、所向往的又是什么呢?
文稿:
解说:这里是澜沧江在流经云南思茅地区时分出的支流,叫南垒河。南垒河穿过密林环绕着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永前村,永前村是云南哈尼族一个典型的僾尼山寨,几十年来,这个寨子通往山下的路只有一座竹编的吊桥。哈尼族的僾尼支系一向喜欢栖水而居,但是在2004年末,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这个寨子即将迁往山下的公路边。
解说:李兵是永前村唯一喜欢竹编的年轻人,他的爷爷是寨子里最后一位靠竹编手艺吃饭的老人。李兵有兄弟三人,父亲前几年因病去世,家里的生计全靠爷爷支撑着。当时为了给父亲筹钱治病李兵不得不从学校退学,他曾经去缅甸打工帮助家里维持生活。
同期:爷爷:弄好以后,用刀把多出来的切了,一下一下慢慢弄。
阿兵:这些还是很便宜的,那些才七八块钱,小的五六块钱。做这个,最少要两天才能做好。削这个,需要一天。编的时候还要做那个。做成这一个最少要两三天。做成这个是十块钱,两天才十块钱,一天只有五块钱。
解说:哈尼族共有一百二十五万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山中的竹林终年翠绿,僾尼山寨的人们世代都把竹子当作生活中的必需品。
解说:每年在秋天到来之际,寨子里的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并向来年祈祷风调雨顺,要一起跳起传统的竹筒舞。从前的时候没有什么乐器,人们发现竹筒发出的“咚咚”声十分悦耳,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欢快起来,所以在年节的时候就用竹筒来庆贺。也因此人们把竹筒发出的声音当作最吉祥的声音,向天上的神叩首、致敬,祈愿来年的五谷丰登。并排的人们象征着谷物的整齐和茂密,围成圆圈则蕴含着僾尼山寨的团结和聚拢起来自四面八方的好运。
同期:每当跳舞的时候,我就会和那个节奏一起跳起来,很高兴的,每当放音乐的时候,我很开心,我会跟着那个音乐跳起来,很开心。
解说:哈尼族的历史悠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远古时的羌人。他们最早曾游牧在青藏高原一带,后来随战乱逐渐南迁,最后来到云南的红河、澜沧江一带定居下来。公元七世纪,被称为“乌蛮”的哈尼族先民开始向唐朝进贡地方特产,成为唐朝的臣属。从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有讲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和反映民族迁徙的《哈尼先民过江来》,这些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歌谣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热爱自由浪漫的天性和生生不息的精神。传统的僾尼歌舞不再是寨子里的年轻人唯一的娱乐方式,现代文明的影响随处可见,流行歌曲的旋律让他们找到一条走出山寨,与世界共舞的快捷通道。
解说:十七岁的僾尼姑娘阿芳,是阿兵暗恋多年的对象。李燕,既是阿芳的表妹,也是她在寨子里最要好的朋友。阿芳和小燕子有过在县城里打工的经历。寨子里的家无疑是最温暖的,可是城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她们。
同期:
小燕子:以前我出去找工作,每次都不顺利,我不喜欢在按摩的地方。
大姐: 不干就不干,回家干劳动吧!再说也不会带你们到那些地方去,
我们又不是干这行的。
小燕子:我们出去万一上当怎么办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经验。
大姐: 小心, 桥太摇了。小燕子,你不要再晃桥了。
同期:
老板娘:阿妹,是不是你们四个人,你们初中有没有毕业了,十六岁满了没有,因为我们这里只要十六岁以上的。全部都是爱尼小姑娘嘛。我们这里是民族歌舞餐厅,你们要会跳你们的爱尼舞,祝酒歌,唱你们爱尼调子。你们会不会唱。
同期:大家:会的。
同期:
大姐: 我们是三姐妹,亲亲的。 我是老大,还有个老二在昆明读书,这个是老三,这个是最小的一个。我们是四姐妹,一个儿子三个姑娘。这个也是,是表妹。
老板娘:我这里试用期一个月,会做了就要。第一个月给两百,第二个月给三百,慢慢地加,你会做就加了,五百都加得到。
同期:
阿芳:老板都说了这么多了,我们到底来不来。
大姐:说句心里话,像你们这么年轻的时候,我就已经出来干活了。我不是帮老板说话,这里真的很好了,还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学习的机会也会很多。
小燕子:大姐你错了。
阿芳: 根本就不是她说的那样。
二姐: 但她说得很好。
阿芳: 如果真像她说得就好了。
大姐: 每个老板都是这样的,以前我们也是经常被老板骗。如果在外面的时间长了,就可以避免这些。
大姐: 这里的菜好不好,让你们吃饱了吗?
小燕子:客人们吃得很好,我们吃的一点也不好。吃饭的时候,老板娘还不让我们到厨房去,只能在一个地方吃饭。
大姐: 老板娘还是很喜欢你们的,只是她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解说:城里的世界比起寨子的生活无疑是绚烂多彩的,也许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有闯荡一番的想法。寨子里的僾尼姑娘们向往着离家的精彩人生,而漂泊远方的游子深深懂得家的涵义。
同期:
阿兵:在缅甸那边,朋友很多,但每次玩了以后,一个人静静躺被子里的时候,还是在想家,钱挣得多,也不舒服,因为在家里面,就算没有钱也很舒服。因为家里面又安全感很温暖,所以在家里面更舒适一些。
解说:失去父亲的李兵,在生活上更多的是自己作主。而小燕子却因为找工作的事情,与父亲发生了争执。
同期:
爸爸: 你到什么地方都说不好不好。
小燕子:难道不好,我要说它好吗?
爸爸: 现在有很多的工作。
小燕子:那你帮我找好了。
爸爸: 多得很,工作多得很 。
小燕子:你说工作多的话,你就帮我找好了。
爸爸: 我怎么帮你找,我怎么知道什么是适合你的。
小燕子:不知道就不要再说了,人家都说我是童工。
爸爸: 你不是有文化吗?
小燕子: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
妈妈: 是呀不是文化的问题,就是你爸老要叫你出去,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爸爸: 我以前不是给你钱去餐具厂工作。
小燕子:你们就只知道钱!
妈妈: 叫你不要叫她出去,你总是叫她出去干什么呀!
爸爸: 她上了那么多年学,一点希望都没有。
妈妈: 出去又能做什么?还不如在家里。
小燕子:读了书就一定要有工作吗?
爸爸: 读了书没有工作还不如不读。
小燕子:我以前去的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我不想去。
爸爸: 以前在餐具厂为什么回来?
小燕子:那地方太危险了。
爸爸: 怕什么,别人死不了,你也死不了。
小燕子:你确定吗 ?别人死不了,我也死不了。
爸爸: 别人死不了, 你肯定死不了。
小燕子:我死了你们怎么办?
爸爸: 可是那里的工资很高呀!
妈妈: 就让她在家吧!不要让她再出去了。
爸爸: 那好吧!你们两个干活养我吧!
爸爸: 我每次叫你出去找工作都给你钱,每次都给你两三百,我对你够好了。
小燕子:那以后你别给我钱了。
爸爸: 我不给你钱,你怎么办?
小燕子:那你拿两百给我。
爸爸: 你要干什么?
小燕子:我去孟连玩。
爸爸: 好呀。
小燕子:现在就给我。
爸爸: 现在就给你。
妈妈: 给她钱,让她去孟连。
爸爸: 我给,你马上就去!
小燕子:去就去!
爸爸: 拿去! 明天就去!拿着!
小燕子:好呀,你们终于开始赶我了。
爸爸: 哭什么?别哭了。
小燕子:你赶我,我还不哭。
爸爸: 你想哭就哭吧!有什么好哭的?不去就在家闲着吧!和你妈干活,
我在家闲着。
解说:僾尼支系的传统服装是自织自染自绣而成的。染料是从林间采来的天然的蓝靛草,这是源于他们对黛青色的喜爱。哈尼族曾是一个狩猎游耕的迁徙民族,漫长的迁徙历史铸就了他们不一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织染的过程如同古人结绳记事一样,带着深沉的情感,溶入祖先们一次次迁徙的过程和对曾经漂泊的生命的印记。正是借着这样的形式,将自己民族的历史传予后人,并演变成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力量,积淀在族人的心灵和观念深处。
解说:僾尼妇女们喜欢用五彩的羽毛和牛骨装饰头部,她们把耀眼的珠串垂挂在头部和身体上,用染好的布料缝成衣裙和腿套之后,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刺绣,刺绣的图案看似极有规律,其实变化无穷。美丽的贝壳做成腰带,一颗颗闪亮的珠子镶在衣裙和腿套的主要位置。所有的工序都是细节。这些用深厚的情感堆积起来的细节,使她们的服饰在经历了几百年的传统之后,耐人寻味地与今天现代人所追逐的时尚不谋而合;而她们身体上所携带的朴素明亮的气息,又使她们的服饰揉入了一种隐而不宣的奥秘,这是都市中的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这也许就是一个古老民族、一种古老文化传递给族人的永恒而凝固的精神吧。
解说:不论快乐,不论忧伤,生活总是要继续。父辈们耗尽一生告诉后辈的生活经验其实是年轻人自己也要亲身体验的酸甜苦辣,青春的喜悦、青春的秘密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
同期:
阿兵: 你们在说什么呀?昨天晚上下雨了,花开得好,采些来给阿芳。
小燕子:我怎么没这福气。
阿兵: 你喜欢吗?
小燕子:真漂亮!你喜欢吗?
阿兵: 昨天我去河里捞鱼了,鱼还很多呢!
阿芳: 我们又去找工作了,是原来那地方,老板娘很喜欢我们。你知道呀!
阿兵: 就是那个旅游民族村?
阿芳: 大姐带去的,还跳舞了。
小燕子:让我们边打鼓边跳舞。
阿兵: 那为什么还回来?
芳燕 我们不想再去了,就回来。
阿兵: 第一次怎么回来的?
阿芳: 我们骗老板娘说我们出来玩,就没再回去。那个老板娘不愿意我们走,
我们骗她说出去玩,坐车就回来了。这次我们又去,老板娘没有生气。
还是很喜欢我们。
阿兵: 一个月工资多少?
阿芳: 说是二百,一个月一个月的加。
小燕子:做得好才加。
阿芳: 其实她总扣钱,我问过那的人。
小燕子:所以我们才想走,收拾东西的时候还被发现,她还问我们想干什么?我们说想出去玩。大概上午十点的时候,我们就偷偷跑了。老板娘看见了,还追我们,她肯定气死了。
阿兵: 快说说你对我的感觉。
阿芳: 怎么说嘛!
小燕子:你的脸都红了。
阿芳: 别这样,我都害羞死了!
另一女:有什么害羞的呀!
同期:阿兵:我跟阿芳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在学校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和她交往。但我特别地关心她,在乎她。我不希望别人欺负她,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许我放弃她, 心里面会很不安心,现在这种感觉。那我也知道她不爱我,那我也没办法,不死心也得死心。如果她能够爱我,我也会很开心。追她的人也很多。但是人家追得多,我也不放弃,一直一直等待着。
同期:阿兵:我也喜欢搬出去,因为那边的生活会方便很多,寨子里面的人都说,在这边很苦,搬出去的话我想卖一张车,那种微型车,因为经常要到这边来干活,还要把这边的东西拉到那一边,所以我特想买一张车,但是现在还只是说说看。
同期:阿兵:养鸡养猪养鱼这些,不用到城市里面,在我们这里就可以了。自己养出来自己吃。你也不缺什么,虽然缺钱,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世界上最主要是吃、穿 、衣。有了吃,有了穿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的钱。只要人不病,就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想怎么养大孩子呀,怎么样让孩子上学、读书。这就是我想的未来。
不管怎么说,人都是要变的。
歌词大意:欢迎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作客,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但我们会用醇香的美酒,用我们最高的礼节按摩来招待你们。我们还会送上精美的香包来为你们祝福。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日子。我们随时都欢迎你们,请不要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