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经典回放

寨子系列——椰岛黎家(2004—第22期)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5日 09:48


  中华民族2004-22椰岛黎家

  首播日期:2004年6月14日

  编导:超克

  解说:海南省是我国种植橡胶林最多的地方,橡胶树也是黎族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天天还没亮,村民王明超就来到离他家不远的橡胶林开始割胶了。

  南头村位于海南省南部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里,全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全都是黎族。两个月前他们刚刚搬到这里。

  王宁宁是王明超的大女儿,她刚刚从广东回到家里。几年前她只身一人去那里打工,在广州、深圳、汕头等地的制衣厂、商场、电子器件厂做过工,还在一家公司的管理部门任过职。

  王宁宁:我在1998年和1999年之间都在通达农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就读,读了一年之后,那时候的想法比较单纯,就觉得读书挺繁重的,每天都有好多的科目。然后又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影响,有的说,还是早一点出来好一点。因为我那时候学的是淡水养殖,他们告诉我,现在淡水养殖这方面也没有多大的发展。所以,我听到这些话,就没有把书读完。那时候很单纯,就觉得还是离开学校吧,早一点到社会上去闯一闯。然后,没有经过家人的同意,就休学了,离开了学校。

  王明超:读农业中专这个学校,对我们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有前途的。因为什么呢?过去农民大部分都不懂技术,又不懂种植业这方面都不懂,都是靠那些盲目地去种地,好像是用火烧山,种的东西都是盲目的。所以让她去读书,增加文化知识跟科学知识,回来就可以在村里面或者家里面带动起来,这个观点。

  解说:王明超夫妇是读过书的人,他们小的时候亲眼目睹了深山老林里黎族同胞刀耕火种的艰难,因此,他们特别注重文化知识。他们对三个女儿寄以厚望,希望她们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然而,女儿的想法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女儿的行为使他们有些无奈。

  王明超夫妇终日不停地操持忙碌着,虽然他们也能够理解女儿们各自的心思,但不希望她们的生活像流水一样飘忽不定。

  王宁宁:我打工这么多年,在我的印象里留给我最深的就是有一段故事。我曾经听过一个大姐告诉我,也是她的经历吧,她原来嫁给了一个很有钱的丈夫,可以说什么事情都不用去做,而且她家里的事情,都不用她去打理,都是请着别人,而且她就享受着少奶奶的生活。但是,好的日子不多久,过了几年以后,她的丈夫出了事故,出了事故以后,她自己就没办法生存了。因为她以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都是他丈夫一个人去打理,所以她又去给别人打工。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说人要自立,不能依靠别人。

  王丽灵:这里是比较偏僻,而且是在农村里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外面的什么事情都很少接触,很少听到,也不知道。一直在这里呆的话,就会像我爷爷像我奶奶那样子嘛,像他们那一代,也像我老爸老妈那一代人,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外面是怎么发展。他一心想,就是说父母没有人养,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就是说养老送终那种。他觉得,人家给他分工作了,他出去外面工作了,可能父母就不能跟他在一起了,没有人养了,其实要是现在的话,就是说可以把父母也带着去。

  解说:祖父王德吉是琼崖纵队的老兵,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战斗。复员后,组织上把他送到了广州学习文化,又给他分配了工作,但是他回乡务农了。直到今天,他也不离开山上的这片槟榔林。他怀念搬迁以前的那个小村,不肯住到新村去,他嫌那里没有林子,太吵闹了。

  王德吉:住在旧村那面比较好一点,那里的山林比较好,这里可以养鸡、养猪,我不习惯回家里住,我不习惯住那楼上面。

  王丽灵:我喜欢住这里,因为这里的环境各方面都比以前那边好。那边房子不好,而且靠近山,蚊子多,蚂蟥多。而且那边的房子也是有危险,所以我们才搬过来。搬过来以后呢,我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多自在是吧?然后又有电话,无聊的时候,我可以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反正我是喜欢住这里。

  解说:女儿不愿意住山上的旧房子,可她们从来就没有住过黎族传统的茅草屋。这种用竹木做骨架、以茅草为顶的房屋,结构简单而原始,透露出古老生活中那种就地取材的随意性和方便性。谁也说不清,这种茅草屋伴随了黎族山民多少代。目前,这种房屋已经很少见了。

  稍微闲下来的王明超又赶往旧村,今天要拆他家的旧房子了,他觉得应该再来看上一眼。

  王明超:这个房子是我们1969年搬到这里,这个房子已经是建了几十年了。这个铁树也是我们黎族从山上挖出来,已经种有十来年了,现在很疼它。

  这个房子是要来放这些农具,就是放那些肥料跟锄头和犁田的犁跟那个耙。

  这边的房子就是有客人来就在这边住,这里是我们回来的车,就放在这里。这个是住房,就在这里住。我们农村一般都是有五口人,五口人就安排大人两公婆住在一间了,我就是在这间跟我爱人。这个是一个大厅,到晚上就在里面看电视,那面那个房就给小孩住。这个房建得很好,也是舍不得搬。

  后面那个山就是滑山的地方,就是滑坡。这个滑坡的裂口有两米五宽,它的长度是两百多公尺。这个裂口被我们农民发现后,就报给县里面,县里面就报给省里面,报省里以后,省地质专家派人来检查已经论证好了,所以这个滑山的地方相当危险。

  解说:如果这个旧村子后面的山发生山体滑坡的话,整个村子将被泥石流淹没。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从2003年开始,保亭县给每户村民资助了三万元,外加两万元贷款,村民自筹一万元,就这样,在美丽的七仙岭下,每户村民用六万元建起了新的房屋。因为是在旧村的南面,就起名叫南头村。

  虽然爷爷奶奶没有一同搬来住是个遗憾的事,但是王明超已经很满足了。然而女儿躁动的心并没有因此而安稳下来。

  割好的胶树在气温升高后就不再流胶水了,收胶水是个苦活儿,蚊子叮蚂蟥咬,王家的这种活儿,是由母亲吉春莲来干的。他们家的橡胶林每天大约能收到

  二、三十公斤的胶水。如果行情好的话,一天能收入五十块钱。他们家除了水稻和槟榔以外,橡胶林的收入是最多的。

  吉春莲:我想这两个孩子早一点找个好人家,不走就要嫁人的嘛。

  王丽灵:这村子这么小,人又很少,而且就是说从小到大都是在一起,就像我说的那样子,谁都了解对方,还有什么感觉,有兴趣没有感觉。

  爱情这个东西像人家所说的,其实对我来说,我也是不那么注重身高啊、年龄啊、还是什么皮肤啊、还是什么东西,什么学历,这些我都不是很注重,最注重的就是这个人。他跟我谈话的时候能进入我的心,能让我觉得跟他这个人在一起很舒服,跟他在一起觉得很有安全感那种。不会让我说,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疑神疑鬼,会想到会不会有一天饿死。

  解说:二女儿王丽灵还没有外出闯荡过,她希望自己的未来能比姐姐更安稳、更舒适。

  割橡胶是黎族的一个传统产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新栽的橡胶树要长四、五年以后才能割胶,一颗树的产胶期大约十几年。多少年来,黎族村民都非常

  珍爱橡胶林,他们认为橡胶树就像奶牛一样,给人们提供着乳汁。

  大女儿王宁宁从外面打工回来以后,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她很少与小姐妹们一同出去玩耍。她发现自己已经和往日的伙伴们产生了距离。

  王宁宁:有时候跟村里面的人确实很难沟通,原因就是因为我已经出外面好几年了,而且我在外面跟那些人比较和得来,比较开朗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些人,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东西。有的是有事业的人,有的是文化比较高的人,素质比较高的人,所以我的人生道路就是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我回到村里后的苦恼就是,相对一点来讲,年纪比较大的,他们吃饱了饭就去做他们的事情,要是我跟他们谈话,他们就说,反正一个女孩子,如果等到大了,大一点的年纪找一个好的人家嫁过去就行了。但是我的想法不是这样子的。

  王明超:我现在理解她在家里面所做的就是讲,她也不愿意做那么苦的工,又加上家里面需要她去砍一些柴火,她都不愿意,所以她想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弄到好的一个单位,或者好的一些东西,可以实现她的理想。

  王德吉:我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广州,也见过大世面,领导也给我分了工作,可是我回到家来搞建设了。如果年轻人都走了,老人和家里谁来管?

  王宁宁:我现在回到家里还想去外面打工,因为我可以通过打工跟外面的人跟外商联系,如果能联系到的话就好。因为我要和他们联系,告诉他们我们家乡的特产,还有旅游景点,如果他们乐意来投资的话,那可以和我合作。因为我是在这里的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人。

  王丽灵:我爷爷要是不在农村的话,在城里的话,有可能没有我,说不定我爷爷那时候就娶一个城里面的姑娘,是吧?他生出来的孩子就不是我老爸了,是吧?

  吉春莲:我很想她们在我身边,在家做工,在家发展。不过她们说,要出去到外面去闯一下,看人家怎么做。

  王丽灵:像我们出去的话可以是细皮嫩肉,可以皮肤白一点,所以显得人比较年轻一点。但是如果你回农村的话,要干农活,就是像割稻谷,帮父母做一点事,砍砍草什么,也是很快就黑。而且干工苦了皮肤就不好了,就很快老了嘛,是吧?但是在家你不帮父母做的话,也觉得好像过意不去。

  解说:二女儿王丽灵每天都焦急地盼望着在外打工的同学朋友们的电话,她委托朋友们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工作或者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她希望能早一点儿走出去。

  已经不年轻的父母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力,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明白女儿的心事,但他们准备平静地对待女儿的选择,默默地祝福她们。

  南头村地处五指山的南麓,温和湿润的海风和热带气候使这里生长着茂盛的植物。这里的人们很喜欢吃一些野生山野菜,河里的小螺也是他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当天色暗下来以后,年岁大一些的人便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对唱古老的黎族山歌,他们用这种方式回味以往的生活。

  (男女对唱山歌)

  前次来讨妹想嫁

  妹不嫌哥家穷

  妹不嫌哥房破

  富也罢穷也罢

  能求这样那更好

  没米下锅米缸空

  求得妹心合哥意

  妹都不嫌单身汉

  妹愿陪哥吃薯叶

  解说:古老的山歌对这些年轻人没有一点吸引力了,在他们这一代人里,已经没有一个人会唱了。他们热衷的是聚在一起非常投入地唱卡拉OK。流行歌曲和卡拉OK缩短了山寨与外面的距离,让年轻人也能感受时尚。只有这个时候,小小的村寨才是最热闹的。

  三女儿王令令在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读书,几天后的高考也许就会改变她的命运。

  王令令:我以后就打算考那些旅游的专业,或者是地质专业。因为那些专业的人可以到很多地方,或者是结识很多朋友,会不断地换环境,结识很多朋友,学到很多东西。

(编辑:郭翠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