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资金入市(2004.12.02)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02日 16:08
主持人:有一位观众朋友曾经给我写了这样一封信,在信里有这样一句话,一直是令我念念不忘,他说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可能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一千个投资者当中,是绝对不能指望出现一千个巴菲特。这句话的意义到底提示我们什么呢?是不是在提示我们,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判断,当一旦应用在资本说话的市场里,正确的概率就将大大的降低呢?那我们今天来一起判断一下这样一条消息,昨天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特殊法人机构证券账户开立业务实施细则》当中规定,基金公司开展特定的客户证券投资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开设专门的账户。维庆,可能很多朋友听到这,他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我又不是特殊的法人机构,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对这件事大家的理解,现在有很大的一个偏差,你是不是先给大家说说,你怎么理解的?
王维庆:其实我是这么理解的。它这个细则应该是登记结算公司出的,我们作为券商,我记着上个月说到了交易所有关一些特别的,你比如说像信托公司,或者一些其他的财务公司,或者总之有这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这种企业开设账户,以前有规定,就是说你只能开一个,不管你有其他的业务上的需要,你只能开一个。现在我觉得应该开的家数很多,那么我个人理解这次作为登记结算公司出这个细则,我觉得是落实《国九条》意见的关于其他的资金入市,你比如说保险资金入市,其他资金入市在操作层面上把这个渠道疏通了。我理解是这么一个。
主持人:总之就是和资金有关的。
王维庆:对。
主持人:所以你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是值得投资者来关注的。
王维庆:我觉得从资金的角度是可以考虑的。
主持人:但是比如说像《上海证券报》,它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它说这意味着有关私募基金的政策可能在不久就会出台。为什么一下子就想到私募基金上去了?
王维庆:这我理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比如说我是一个满仓股票的一个投资者,那我总希望股市可能会涨,那我觉得可能作为这篇报道,可能我看了这个会想到,券商可以创新业务,做集合的定向理财,那么基金现在大多都是做这种公募的,应该讲就是现在基金的发行,那么能不能做成这种私募,我个人感觉做成私募,有这种可能性,从技术层面、从操作层面上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我个人感觉可能没那么快。
主持人:这是你的感觉,我们也来听听对这件事情一位行业内的研究人员持一种什么样的理解和判断。
江赛春 中信证券基金行业研究员:我们认为这件事情并不会在短期内立刻成为现实,这个决定和最近政策面出现的一系列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有类似之处,表明管理层正在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大合规资金入市的力度,我们认为这样的话会减少出现这种违规事件的概率。
主持人:他刚才反复地提一个词,就是说合规资金,我在比照《上海证券报》推论出了这样一条观点,我在想为什么大家一听这个私募基金,神经就马上会觉得兴奋起来,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个市场现在太缺这种合规的资金了?
王维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原因形成的,那么大家都认为,私募基金它主要是炒作庄股,而且从操作手法和盘口情况都不那么合规,资金应该讲也有很大的风险,收益作为投资人也有很大的风险。我觉得应该讲这个历史原因是这样的,那么你从这个角度,如果从规范的角度,我觉得现在一些合规资金,也就是说《国九条》意见落实的这些资金,那么应该讲一定要在操作层面上,为了杜绝像以前出现的一些不太合规的问题,那么从操作层面上,你比如专用账户,那么它这点就落实了,那么资金的安全和它的收益就非常好监管、好计算,那么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为了规避风险,他刚才也讲到了,所以我觉得从这两个角度,我个人感觉它是在操作层面的一个措施,并不是说能够对这个市场一下子带来很大的冲击,说今天让大盘涨起来,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主持人:他是不是提示我们有这样一种信号,就是说这个市场仍然在非常迫切地期待着这种合规资金入市,而且需要这种有关的政策扶持合规资金的入市?
王维庆:这一定是的,我觉得从政策上面已经开始有扶持的这种迹象了。
主持人:怎么说?
王维庆:你比如说年金、保险资金入市,那么从量上来看,包括社保基金入市,那么实质上社保基金已经落实了一部分,就是说渠道和程序没有问题了,但是你从保险资金的入市,能不能自己买跑道,或者可不可用券商的跑道,你比如年金,细则出来了,以前的怎么办,后面的怎么做,什么时间入市,昨天也讲到了,这两点都是要放到明年去了,所以我觉得从政策上没问题,但是在实施细节上,这就是落实的一种迹象。
主持人:那我理解你的观点,就是说不一定是针对私募基金的。
王维庆:没错。
主持人:但是它显然是针对着一系列的这种相关渠道的合规资金的。
王维庆:对。
主持人:这也就是说市场,也就是广大的投资者对这个问题可能有所期待的一个理由。
王维庆:应该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