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议“试点方案”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3日 18:50)
主持人:可以说,四家试点公司的方案亮相后,引起市场各方的热烈讨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先来看看今天一些最新的观点:
作为金牛能源试点的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不能仅用股指涨跌判定试点成败,过度预期不利于市场的正常壮大。
另外,一些获准入市的保险机构人士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市场长期发展,目前试点公司的质地和具体方案都还不错,市场信心的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现在已经是熊市的末端”。
一些国际知名投资银行也十分关注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展,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研究报告说,方案实施后,这四家试点公司的市盈率将降低23-27%。目前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9.3倍,如果A股市场采用类似方案,那么平均市盈率将降低到16.1倍。国际投行普遍认为,这项改革,为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广大中小投资者也踊跃发表意见,他们显然比较关注对流通股东的补偿,比如一位投资者在给我们留言时表示,从三一重工到金牛能源,四家试点公司给流通股东的回报越来越少,而且一千多家公司就有一千多种方案,能否先找几家进行模拟试点,成功了再推行,有利于稳定市场。
可以看到,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市场各方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不过,对于各家方案的具体细节,还是有一些不同看法,我们也采访了两位学者,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展,一起来听听他们对现有四个方案的看法: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义相
林义相:首先它们有共同点,第一就是都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做的补偿,并且这种补偿是简单明了的,并且是干净利落的,一次到位的,自动到位的。还有一个就是,不需要任何资金的投入并且大部分的方案都是不涉及到股本结构变化的,并且摊薄效应是没有的,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具体的思路有区别,有的方案是假设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情况之下,发行的市盈率比较高,那么这部分高的、超出的部分应当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过程里头还给流通股股东,这个方案里头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假如不存在股权分置的时候,合适的市盈率是多少,这是一个大家可以讨论的焦点。但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非流通股也好流通股也好,它们的出发点都是现在的一个价值,不管以前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但是现在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大家要看各自的谈判能做出多少让步,做出让步另一方能否接受。
记者:那么您认为改革的初期,哪个方案更适合呢?
林义相:我个人认为初期的时候,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是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一个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不是对所有的公司都是适用的,那么在启动初期,我测算了一下,要是在十送三的基础上,整个市场上大概有六百多家公司是能够送的出来的的,当然这些公司的 平均送股数可以达到大概十送七左右。随着股权分置的深入改革,有些公司可能不符合这样的条件,那么我想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来解决,比如说,非流通股的当前的缩股,这也是一个办法。
记者:那么这四个方案中您认同哪一个方案?
林义相:从送股的数量来看,哪一个方案都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我个人觉得,有条件的企业,对流通股的送股数至少是十送五。
记者:那么除了送股以外,送现金的方式您赞同吗?
林义相:我认为送现金的方式不值得推广,因为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首先是一个上市公司股权的改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这不是就拿现金来送得到补偿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
记者:现在四家公司的试点方案都已经出齐,进行比较以后,你对这四家公司的方案有一个什么样的评判?
华生:因为每个公司情况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历史情况不一样,过去达到的历史价格不一样,现在的素质不一样,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一样,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比例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在相互之间,严格地说是不太好比的。当然有的投资者觉得,他们大股东还是比较吝啬,是不是?给的还不够。我觉得这个没关系,因为股权分置既然采用分类表决办法,就是相互谈判,我们到市场上去有一句话叫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还没有还价呢!是不是?所以下面还有一个互动的过程。
记者:这四家公司的方案有没有什么优劣不同?
华生:如果不考虑历史因素,不考虑其它任何因素,光从折让的角度,有人计算出来,说清华同方的要多一些。但是这个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鞋子适合不适合,只有脚知道。每一个投资者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是在很高价格进入,因此现在再让步,再增加一倍,他可能仍然不满意。所以只有是它自己的投资者,这个公司的投资者自己去衡量,对吧?什么样的方案对他们自己最适合。
主持人:我们来连线深圳的嘉宾刘勘,刘勘你好,现在四个方案已经出齐,总体上来看,你对它的优劣怎么比较?
刘勘: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起码来说,比2001年6月份推出的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大大的进步了,而且很可能有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因此在开盘时,四家试点公司的股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涨停板,尤其是清华同方连续两个涨停板,说明市场对于推出股权试点的方案,在短期之内还是比较认同的,但对于其它的个股,今后的试点如何,我们希望在试点股权分置时着重选择一些有内在投资价值,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稳定增长的企业来做试点,这样容易被市场投资者所认同,起到比较好的示范作用,对市场的人气有一定积极的稳定作用。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清华同方这家试点公司的涨停,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周四和周五很多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了涨停,而对应的却是大盘的持续下跌,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你怎么看?
刘勘:原因在于清华同方的两个涨停板之后,把深沪两市的一些超跌低价科技股板块顺便给带活了,但部分业绩滑坡的问题股持续的下跌,这种两极分化很可能是今后市场运行的主流,再加上基金重仓持有的蓝筹股,近两个交易日都出现了减仓动作,这样把大盘的指数和市场的人气带入到了比较困惑的局面。但由于上海的综合指数1100是整数关口,如果从上综指最高点2245点回调到0.618的黄金分割率,这个位置正好是在1060点左右的位置,这个月正好又是1999年5·19行情启动的1047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很可能会出现技术性的反弹。
主持人:我们来和北京的嘉宾进行交流,于步越,对于试点方案,这周推出之后,可以说市场的影响是众说纷纭。你对于试点启动之后,在这周的表现怎么看?
于步越:这周表现大家已经看到,几家停牌又复牌的公司几乎都是冲上了涨停板。清华同方两个涨停板,今天还没有打开,但是另两家冲高之后有一定的回落,我觉得与方案本身是密切相关的。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就是非流通股东它的付出程度是可以排个序。另外一方面就是流通股东能够接受的程度也可以排个序。
主持人:你觉得它对于市场的影响会是什么?
于步越:如果流通股股东它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可能会走得更好一些。反过来,如果流通股股东接受程度低,市场可能会以一种用脚投票的方式让它产生下跌。
主持人:就是说在6月10日、包括13日、17日股东大会上可能会最后见分晓,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这四家公司股东大会上最后出现的一些情况。
责编:刘科研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