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嘉瑞 命悬债务重组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30日 09:45)
主持人:每股亏损3.04元,面对这个数字你怎么想?“败家子”,可能你会想到这个词,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ST嘉瑞巨额亏损主要还是来自于外力,就是那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鸿仪系。那么,公司将如何面对这个巨额的亏损,留给公司的机会还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本栏目记者在湖南长沙的实地调查。
ST嘉瑞2004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只剩下1个多亿,而负债率却高达600%,担保更是多达12亿元。财务费用和对担保计提的坏帐准备,直接导致了公司2004年亏损了近3亿元。那么,这些担保后续还会带来多大的风险呢?在ST嘉瑞,记者见到公司董事长李健的时候,他正准备起程外出与有关银行进行债务协商。他告诉记者,自从公司巨额担保和大股东占用资金事件暴光以后,来自各方债权人的巨大压力让他应接不暇。?
记者:您有没有计算过,现在这10个多亿的担保里面,最终有百分之多少会关联到这边呢?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担保的数额特别巨大这是实在的,这些东西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风险,但是这个担保中间咱们要分析一下,一个是其中有2个多亿的实际上是公司内部的担保,这个担保实际上是和债务是一体的,是一致的,是一样的,这个计算如果说按口径来说应该是减掉的。另外一个就是有一部分咱们的担保,是为一些质地比较优秀公司担保的,这些公司的情况现在还非常好,它们不会有风险对咱们来说。
李健告诉记者,在公司涉及的12亿元的担保中,最终嘉瑞新材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大概有2、3个亿,而真正威胁公司生存的是银行巨额负债和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记者在公司年报中看到,有关债权人提起的诉讼案件一桩接着一桩,多达二十几起,篇幅甚至比财务报表还要长。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尽管我们出现困难以后,多次也召开了债权人会议,跟债权人有多次沟通,但是一部分债权人还不是特别理解,他们有的给予了对这公司出现的这些问题,他们急于想把这个债权清收回去,想清理这个债权,于是他们就采取了一些诉讼或者一些强制的措施,如果全部来采取这个措施,那肯定公司就没有办法维持了。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ST嘉瑞的银行负债余额将近10亿元,其中6个多亿都被公司实际控制人鸿仪集团占用了,致使公司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债务官司,但是在年报中我们也发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在2004年还产生了900多万的利润,那么目前的债务官司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呢?我们继续看记者的调查。
ST嘉瑞的主营业务主要由皮革制品和铝型材制造两部分构成,其中皮革制造2004年的业务收入将近1亿元,铝型材业务2.2亿元。仅从报表上看2004年ST嘉瑞的生产经营似乎还并没有受到公司债务危机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最好水平,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在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带领下,记者先来到了皮革制品公司。
这里是嘉瑞新材控股的中圆科技新材料公司,在这里我们看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前还处于正常的状态,但是嘉瑞新材的年报显示这里的厂房、生产线都已经全部被大股东进行了抵押,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告诉我们这里的资产随时有可能被债权人冻结。
中圆科技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
现在生产全部在生产,我们的生产经营应该说还是没有受到影响。
问:可是我看你们年报里也说,这个地和生产线好像都已经被大股东抵押出去了?
答:对,现在就是的的确确就是现金流有点影响,就是现金要满足我们的生产整体情况这个还有点问题。
在皮革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里的生产似乎并没有因为资金短缺出现任何异常,但是负责人告诉我们,去年因为债权人急于清理债务生产曾经几度被迫中断,在管理层与他们的反复沟通下,生产才得以恢复。看来,公司的皮革业务还存在停产的可能。那么公司的铝型材业务又怎么样呢?记者随后来到了嘉瑞新材的铝型材业务基地——长沙新振升铝材有限公司。在工厂的生产现场记者看到,这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全部设备都在开工运行,前来提货的车辆也不少。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铝型材业务是鸿仪集团最早培育的产业之一,它为ST嘉瑞2000年上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如今已经危机四伏。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如果说咱们还有资金投入的话,公司肯定生产经营情况会很好,但是由于资金极度缺乏,所以说公司现在生产能够达到目前这个状态已经是特别难了,实际上大家、高管人员都想办法拿来一些钱,在这里做这些事情,大家想办法把它支撑下去,当然了如果说哪个银行现在一定要采取措施,把这最后一点钱都把它执行掉的话,那公司就死了。
主持人:虽然ST嘉瑞的两项主要业务都在运转当中,但是能否真正生存下去的关键却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大股东占用的资金能否归还,从而把上市公司从债务泥潭中拯救出来。那么 ST嘉瑞幕后大股东鸿仪集团在将上市公司的资金抽得一干二净之后,还款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现在来说大股东对我们的占用,现在要返还现金来说,已经是不现实的,大股东面临巨大的困难,所以对我们来说,现在为了使公司的损失减少到最少,那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准备把大股东的一些资产,优良的资产或者稍微好一些的资产,今年争取把它拉过来。
按照李健的说法,公司幕后控制人鸿仪集团还是有资产可以抵给上市公司的,对此大股东也作出了承诺,那么鸿仪集团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他是否真的有资产可以用来偿还欠款?记者随后找到了鸿仪集团的办公地。
鸿仪集团办公人员
好多人都走了,不是我不让你上去,你上去找谁,现在你还到这里来找我们董事长,找我们领导,我告诉你没人,老实跟你说我也不知道谁负责。
这位留守的人士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公司高管了,债主和法院的人却时常前来光顾。对于公司目前还在进行什么业务他表示一无所知。
尽管ST嘉瑞在年报中表示,其幕后实际控制人鸿仪集团已经承诺归还上市公司所有欠款,但是据记者了解目前鸿仪集团旗下的全部资产均已被冻结,那么由此看来,这样的一个承诺不过是开给上市公司的一张空头支票。
对于大股东鸿仪集团旗下的绝大部分资产均已被冻结、质押的现实,嘉瑞新材的董事长也并不否认,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想要生存下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进行债务重组。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特别难,真的是特别难。每一家银行我们都跑去沟通,我亲自去沟通,有的银行我甚至跑了2、3十次。它们总体来说还是对我们比较理解的,大部分银行已经表示出了对咱们整顿重组方案的支持,不希望公司走向破产。
当前资产重组已经成为ST嘉瑞得以生存的唯一一条出路,我们从公司2004年年报中看到,公司对外担保中设计到的银行多达12家,那么目前仅凭ST嘉瑞1.6亿元的净资产来说,其中任何一家银行表现出强硬的态度,ST嘉瑞都将难以招架,由此看来上市公司的命运何去何从已经完全掌控在了债权银行的手中。
湖南嘉瑞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健
我们现在已经跟大股东形成了,已经沟通了、通过协商已经达成了一个资产重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要全部落实下来可能有问题,有难处,但我们会尽力做,我们争取通过我们的努力,2年的时间把公司变成一个基本面向好的公司,就是基本面情况好,这样就能引进一个新的战略投资者来彻底解决问题了。
李健还向记者表示,ST嘉瑞进行资产重组,光靠公司自身与债权人沟通还远远不够,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支持显得非常重要。而记者通过负责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了解到,ST嘉瑞的资产重组还远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困难不小,成功与失败目前还很难预料。
主持人:自3月21日公布年报以来,ST嘉瑞的股价已经下跌了20%以上,今天收至2.34元,成为本周的跳水明星。而每股亏损3.04元,也成为我们年报进行时财富榜的倒数第一。公司前景实在是不太乐观,只有盼望有债权人或新的股东往公司输血,给公司一个缓冲的机会。
责编:刘科研 来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