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生:百联要做中国商业航母(2004.11.25)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26日 13:36
主持人:明天国内首例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案将最终尘埃落定,在停牌半年之后,这家由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组合而成的新公司——百联股份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所谓的“强强联合”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吗?就这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本栏目记者专访了公司董事长张新生,在他30多年的商业领域从业生涯中,曾经先后在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担任过重要职务,作为这个备受市场关注的新公司的掌门人,张新生心目中百联股份未来的前景是怎么样的呢?好,让我们先来共同回顾一下一百和华联两家公司合并的进程。
2004年4月7日,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股票同时停牌
4月8日,两家公司同时公告,第一百货将吸收合并华联商厦
5月10日,股东大会分别通过了合并议案
5月28日,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
8月8日,换股处置获国家国资委批准
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同意
11月26日,百联股份将复牌上市
记者:那么合并方案从推出到现在履行完全部的手续,11月26号百联股份就可以正式的登台亮相了,作为董事长,您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了呢?
百联股份董事长 张新生:也不能说松口气吧,只是说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了,因为百联集团整个整合现在还只是刚开始,第一步是一百和华联吸收合并,然后我们上次就说了这只是一个平台,在我们百联集团整合里边, 那么后续题材还会有很多。
记者:就这第一步本身,现在有没有什么事情让您觉得非常的担心?
张新生:这两个企业文化是不一样的,那么这种整合最大的冲击可能就是文化的冲击,如果说两者之间的文化能够融合比较好的话呢,那么对业绩来说呢是向上走, 如果融合不好的话也可能是向下走。你比方说两个企业原来的业务流程是不一样的,比方原来有的商店是进价核算,有的商店是售价核算,那么这种核算体制的变化呢,你要把它统一到一个新的标准上来,那就打破原来几十年所习惯的东西。还有比方说采购,原来都是单店式的采购,那么现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采购平台,那么这中间又涉及很多的既得利益。
记者:从今年上半年推出这个所谓的整合方案到现在呢, 已经有大半年之久了, 那么目前一百和华联这两家公司内部整合情况究竟进展怎么样呢?
张新生:我们在吸收合并的同时,实际上我们内部的整合已经开始了,就两个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相同业态的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它的经营组合逐步按照同一个标准在做,现在已经把整个的采购平台全部搭起来了。那么两个原来分属不同上市公司的那些百货商店呢,管理标准也已经把它趋同起来了。
解说:张新生告诉记者,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的整合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目前也只是搭起了大的业务框架,而一些更细致的工作比如统一标志、统一营销策划、资金的集约管理以及人事制度的修订等各项内容都还没有完全实施,在这样一种百业待举的情况下,合并后的新公司业绩表现会怎么样呢?
张新生:今年存续公司的利润增长幅度比较大。我们三季度报表反映,1-9月份存续公司增长40%以上,开源节流都有了。比方说我们经营业态上调整,导入的世界一线、二线的品牌,那么(就)提升百货店的品牌档次,吸引了很多新的消费者,这一块就增加利润就很多。那么集中采购以后,实际上就节流了,(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零售利润,这个也是很多利润的提高,所以这两块可能都对上市公司影响比较大。
记者:市场其实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新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那么从现在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呢,除了你们承诺将要置入的东方商厦100%的股权之外,那么其他的对于这个新公司而言,还有哪些新的利润增长点呢?
张新生: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就是国家国资委已经把我们集团拥有的其他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都给了我们,我们也已经披露了这一块后续都要进入到百联股份, 那么意味着就是百联股份它(未来)是一个集团性的企业,它会把有效益的、优质的资产都会陆续注入进去。
解说:据张新生介绍,目前百联集团在全国有6000多家门店,涉及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物资批发等多种业务,今年总的销售规模大概能达到1100亿元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基本上是占到一半的水平,也就是有550亿元之多,这个数字比排名第二位的大商集团要高出一倍以上,可以想象这些资产一旦被注入上市公司的话,百联股份将毫无疑问的成为国内的商业航母,用张新生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令上市公司翘首以盼的“聚宝盆”。
记者:那么公司也一直在谈,包括市场也都认为百联股份这次的整体上市呢,其实只是集团整体上市的第一步,那么未来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大概的时间表是怎么样的?
张新生:我没想到第一步花了这么长时间,按照我们原来的想法应该七、八月份就能完成,第二步、第三步呢,我们准备工作呢都做了,但是它还是需要有一些程序要走,我希望是在明年年底以前能够完成。但是政府审批的程序我实在是没法控制, 所以这个比较复杂,我们实际上一百华联是把最容易的先做掉了。
记者:那还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么看来到明年年底是有点困难吧?我觉得。
张新生:努力吧。
记者:到明年年底是您一个最乐观的估计,是吧?
张新生:对。
解说:虽然公司对后续的资产整合、置换工作在时间上无法把握,但作为董事长的张新生仍然对百联股份的业绩持乐观态度,他向记者透露:年底将进入上市公司的东方商厦每年贡献的账面利润不会少于5000万,而就在本月27号东方商厦的常州店又将开业,另外目前在建的奥特莱斯、华联又一城和一百商城等项目将分别在05年年底和06年竣工,这些项目都会成为上市公司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点,那么这些大手笔的投资行为是否会导致上市公司有迫切的再融资需求呢?
张新生:作为企业发展来说呢,融资肯定是需要的,特别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但关键融资呢要考虑给股东的回报。如果在回报比较理想的情况下,那么在资本市场融资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否则企业就不能发展。但是融资的渠道有很多, 作为企业来说把握呢?可能不仅仅是向投资者要钱,那么合适的银行贷款,合适的利率也是可以从银行要钱,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拿(资金),比方说我们有些企业发展,它可以借助于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些资金的力量来加快自己的发展速度,那么这个呢,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主持人:结束采访后,张新生又匆匆赶去另一个开会地点,而就在同一天的下午,还有两个活动在等着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公司里从董事长到总经理,再到各个事业部以及门店的经理,似乎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愿这每一分耕耘能换来一份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