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高新 基金重仓为哪般(2004.11.16)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7日 10:49
主持人:中小企业板公司上市以来,虽然其走势非常活跃,但是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些公司并没有获得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然而随着三季度报告披露结束,部分机构重仓的中小板公司开始浮出水面,其中,在海特高新的前10名流通股东中,有9名是机构投资者,其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占到流通股本的40%以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机构投资者也会大比例的投资小盘股呢?请看我们栏目记者的调查。
解说:今年7月21日,海特高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时恐怕没有人想到,在此后的50个交易日中,这家公司的股东人数从22000人锐减到5900人;而与此同时,大成基金旗下的景博基金则是成为海特高新的第二大流通股东。
牛春晖 大成景博基金 基金经理:我主要从企业的成长性和赢利能力这两方面来考虑的。就是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才符合我的选股标准。
解说:既然入选标准如此之高,那么海特高新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他又是凭借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海特高新。
记者:我所在的位置是海特高新生产现场的一个待修件存放仓库,在这里,我们看到,送来维修的飞机部件摆满了存货架。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航空市场的增长,送来维修的部件也是在日渐增加。
解说:这些飞机上使用的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部件统称为航空机载设备,而海特高新的主要业务就是对他们进行检测和维修。正在被检测的这台设备是波音飞机上使用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市场价格在20万美元左右。据工作人员介绍,维修一台这样的设备,根据具体项目不同,维修价格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苏俊 海特高新技术总师: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经检测了100多台重要的机载电子设备,现在还有十多台在等待检测。
解说:苏俊告诉记者,飞行控制计算机是飞机上的关键设备,有着严格的检测和维修标准,而海特高新是国内少有的能进行此类维修的公司之一。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公司的维修规模在逐渐扩大。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我们在竞争过程中,在我们的这个细分市场,机载设备这一块,我们目前来讲,规模算是最大的。
解说:李再春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无线电专业,是海特高新的创始人,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992年,拥有丰富航空维修经验的李再春意识到,随着我国飞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遇出现了。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在国内当初对西方设备确实是没有(维修能力),这个是个事实,我就觉得中国经济要发展,肯定要发展航空,那么要发展航空,首先就要解决维修问题。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中国民营航空维修第一家,全国只有我们这一家。
解说:在成立之后,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记者对公开资料测算后发现,在过去10年间,海特高新主营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32%,其中,最近三年的增长率达到37%,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高达42%和54%,呈现出逐渐加速的趋势。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没有想到我们公司发展地那么快,而且没想到我们国家的航空业也发展地这么快。
主持人: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海特高新的高速增长,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景博基金会相中海特高新并且重仓持有。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有投资者担心,在加入WTO以后,国外的航空维修企业已开始进入中国,是否会对海特高新的竞争优势带来不利影响呢?请看我们栏目记者进一步的调查。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我们完全是欢迎这些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办厂,我们完全有能力跟他们进行竞争。我们公司本身就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
解说:李再春随后提供的数字显示,在1995年,我国波音、空客以及麦道飞机上的机载设备,只有5%在国内维修,而到2002年,这个比例上升到40%,这与国内维修企业的快速成长密不可分。此外,李再春表示,WTO的游戏规则是双向的,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为海特高新提供了机会。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进入WTO以后,像我们来讲,公司当初就是缺美国的FAA认证,在取得中国民航CAAC认证以后,我们就尽快取得了FAA认证。有了这个FAA认证,我们自己也可以走出我们的国门。
解说:李再春坦言,公司能够走出国门,本身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因此外资航修企业的进入,并不是他目前担心的问题。
记者:(那么)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或者是担心有没有?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从目前来讲,我们的发展我还担心赶不上我们国家航空发展的需要,我今天看到报纸,波音飞机(公司)预测20年中国要增加2300架飞机,你看我们现在才600多架飞机,它发展地那么快,所以说我们要拼命地工作,而且要把我们公司从规模上,从它的实力上还要扩展,才能跟得上形势。所以我还是担心我们跟不上我们国家航空业的发展,是我最大的一个担心。
解说:在李再春看来,未来增加的这2300架飞机,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不考虑更换航材的成本,一架飞机每年的维修金额也在8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当海特高新2.64亿元募集资金到位时,李再春把它称作雪中送炭。
李再春 海特高新董事长:我们拿到这个资金,我就可以大有天地,广阔天地了,大有广阔天地了,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天地里面做好我们公司的各种发展战略,可以施展我们的拳脚。我们已经有1/3融的资金已经用上了,而且就是很快就产生了效益,所以有些同志看到我们的报表已经反映出来了。
解说:三季度报告显示,按照发行后股本计算,海特高新上半年每股收益是2毛钱,而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就已经达到了3毛5,赢利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那么募集资金产生了什么作用呢?
记者:这家四川亚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是海特高新的控股子公司,也是本次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入项目,它主要从事的是支线发动机的维修,据我们了解,这在国内还是第一家。
解说:海特高新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三个项目,分别涉及波音和空客系列的机载设备维修,辅助动力装置以及支线发动机及附件维修。这也引起了相关研究员的关注。
张应才 招商证券成都营业部 研究员:它的募集资金投向主要是投向发动机维修这一块,发动机维修在我们国家现在还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如果它这个项目成功了对它公司发展后劲还是很不错的。
张培平 四川亚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像我们搞发动机维修的话,就相当于在航修界里边的一个高端维修,就相当于一个金字塔的顶端。我们维修的发动机有三、四种,三种,已经(开发)成功的有三种,还有一种正在开发当中。
解说:这是正在维修的发动机分解以后的部件,海特高新披露的资料显示,根据具体型号不同,这种发动机每台的翻修价格在30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比国际市场低20%。公司方面表示,由于发动机项目已经在为公司贡献利润,再结合海特高新在机载设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公司的服务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郑德华 海特高新总工程师:我们几乎为国内所有的航空单位提供过我们的服务,只不过可能在服务的数量上有所区别,但是我们几乎都有服务了。
牛春晖 大成景博基金 基金经理:我觉得(航空维修)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成长潜力都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民航飞机的保有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块市场,而这家公司它服务于这个市场,它将伴随着这个市场一块快速成长。
在采访结束前,记者拿到一份近期各航空公司订购飞机的名单:
11月4 日 海航 8架空客A319
10月11日 东航 20架空客A330
10月9日 国航 6架空客A319
9月2日 国航 7架波音 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