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周末论坛

老姜信箱(2004.11.12)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5日 15:10

  从邮票看股票走势

  主持人:今天是周五,又到了老姜信箱开启的时间,那么在这一周,我们又收到了非常多的投资者的来信,提出了很多的问题,那么今天我和老姜给大家来看一看这些信上的一些问题,给大家梳理一下,也请老姜给大家多多地解答一些投资者的一些疑问我们先从本周初期来看,老姜我觉得周初的时候,很多财经媒体,包括各大财经网站上,都登出来说,这个新股发不发的问题,又在讨论了,有人说中石油可能要发,有人说今年年内暂停发新股,那么结果这周你看有一封信是国信证券北京呼家楼营业部一位投资者,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开始这样说,他说最近大盘还是出现一些低迷的行情的时候,他说我们营业部门前看自行车的金大爷跟我说,什么和国际接轨,理性回归,重新估值,我不懂,我也不信,依我看就是股票发多了,更有意思他和邮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你看邮政局,滥发邮票太多了,8毛钱一张的邮票,到邮市上最多卖6毛,所以邮局的邮票是没人买了,没办法,去年大量的销毁,一销毁就是几亿张,为什么我对这个有兴趣,原来我也集邮,我也发现原来1992年到1993年邮票发行的太多,结果后来我去买的时候,发现确实都是打折在卖?

  老姜:对,原来可能大家没听说过这种比方,你比如金大爷看自行车的,我原来以为你提的那种民间的自行车理论。

  主持人:自行车理论。

  老姜:不是,它里边提到一种邮票,我想这里边从数量上,这种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肯定对的,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差别,就是过去我们那种股票的发行密度,尤其1994年的时候当时出了一个政策,把股票干脆暂停了,促进股市当时一个大牛市行情,但是现在我们说,新股发行的改革,是指它新股发行方式,而不一定指的是密度,大家当然对密度更关心,你到底什么时候重新发新股,包括刚刚有一位投资者还在留言说,你一定告诉新股年内暂停是不是真的,到目前为止它是一个传言。

  主持人:对,其实这两天市场调整,也有很多投资者,包括业内人士在交流的时候提到,可能老百姓对于新股,到底年内暂停不暂停,到底一些大盘股发不发行在心里面还是有一种疑虑在里边。

  老姜:对,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权威部门出来澄清或者证实,所以只能说它是一个传闻,但是对新股发行我想大家都能够知道,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它是暂停的,新股发行,我们不说再融资,就是新股IPO实际上是暂停的。

  长线择股学问更大

  主持人:其实我想这种因素出现让大家在比如说做一些中长线选股的时候,遇到非常多的这种麻烦、障碍,不确定因素太多?

  老姜:对,你看我手里这是北京海淀塔院朗秋园的一个位朱先生他这个信写的很有意思,他说老姜我很关注唐钢股份,他说唐钢最高6块,最低4元,即使最高价买入每年拿分红是4.66%他算的很仔细,那么如果是低价买入4块钱左右,就可以得到7%的分红,应该说非常高,他说而且都是税后,他说老姜能否评论一下这样的公司除了唐钢之外还有哪些?

  主持人:其实他想做长线?

  老姜:应该说很遗憾,类似这样的公司是比较少的,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他最后署名并非炒股的股民,也就是说这个人作为纯投资,他想计算,拿出一笔钱来每年能得多少分红,这里边可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路,如果这样的,他并不心存侥幸,来做投机,来补取差价,他并不这么想,他只是和每年这种短期的存款利息相对照,如果你分红高了,那么我就拿一笔钱做投资过来,如果这样的投资者多起来,这个市场格局显然有相当大的变化,而且这种格局是不是就是我们设定一种比较理想的市场格局,我想这个大家可以多想。

  接轨与投资人“沉没成本”

  主持人:所以你提到理想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言论就在说,重新估值,然后接轨,这样股价下来了,同样的分红比例,分红的数位显示这个投资价值可能明显一些,但是这里头会不会存在一个问题,那么股价逐渐下跌,重新估值的风险是不是迫使投资者来承担了?

  老姜:正好我手里有一个成都的投资者,在成都新红南路的一位投资者,他写了信提到,他说和国际接轨,不要忘了中国股市的历史,那么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新兴市场,过去起伏比较大,很多投资者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多,所以他比较担心,不要和没有可比性的海外市场搞什么接轨,整个市场如果都不好,还接什么轨,接轨到底对谁有好处,这里边它的观点比较明确,态度应该比较坚决,他说对这个接轨比较反感的,但是这里边这个问题,可能还含有一层意思,如果你一定要接轨的话,那么我们过去这种损失怎么办。

  主持人:对,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老姜:我们知道经济学上有一个承诺成本。

  主持人:怎么解释?

  老姜:你已经在某一件事情上损失过去成本,你再做一个新的,和这个联系不大的事情上的时候,不能把过去的成本拿过来计入现在的成本,也就是说一个理性的人,他在看待过去损失的时候,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比如说我们过去可能这种市场震荡,包括市场这种不规范,包括公司的各种不规范,让一些投资者付出的代价,能不能打入到现在,比如你做一种投资,打入到这个成本里边去,我想这个有疑问的,那么如果做一个比较理性的规划的话,显然应该对现有的投资收益做一个非常现实的估计,至于接轨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一种现实的现象。那么它可能可讨论的余地、可规划、可设计的余地是比较小。

  主持人:就是说理念上可以接轨,但是股价上各有各的实际的情况,可能说不完全应该是纯粹股票的结构。

  老姜:对。

  主持人:但是你提到这个问题,关于成本的问题,是不是现在来补偿,或者弥补。有一些投资者他是从另外一些角度考虑在做股票的时候,我也遇到一些投资者,我在股票上被套,我更希望在这只股票上……

  老姜:就把它拿回来。

  主持人:拿回来,我再解套,你看浙江省安吉县一位投资者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看基金经理人,尤其是新的基金经理人,会不会去买那些跌到一块钱的股票,或者有的一块钱不值,这些股票会不会买,风险会不会很小了,因为我在猜测,他比如说,这一类的股民,他的股票可能跌的很多了,是不是这些股票比较便宜了,有没有新的机会进来?

  老姜:对,我还看到他这里面包有另一层意思,基金会不会选择一些基金,一些股票,然后在他很便宜的时候,捡过来,然后自己发大财,但其他的投资者会搞得很惨,我想这里面涉及一个情感问题和一个理智问题,比如我们都想低价买一些股票,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实际上都有这种想法,基金作为以赢利为目的这样的机构,他当然也愿意买便宜货,我们知道原来有这样一个比方,如果你认定一家公司值5块钱,那么这家公司没有变,但是股价到4块钱,你有什么理由不加仓买进,那么基金如果有更便宜,而且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它为什么不买,它一定会的,所以这里边可能个人的损失,和对机构的理性判断还是要分开。

  基金能买便宜货吗

  主持人:但是这里边就是说比较便宜的股票他为什么要那么便宜,大家对这个比较重要的?

  老姜: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但是这里边就是很多可能不管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还有对是市场环境的一个判断,这儿有一位投资者给你写了一封信江苏盐城的,他是请你去做客的,他说老姜有一天你来盐城的话,我会带你看一看盐城的海岸?

  老姜:为什么看盐城海岸。

  主持人:后面是这样写的,他说有一年我们家乡周边一条大河,他说一条大河可能是湖,干涸了,但是有好多好多大船停在河床上不能动了,所以说他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今天,很多机构会不会像停在河床上大船动不了,所以他请你看盐城海岸,可能是看……

  老姜:我想可能他住在湖边,可能这里边观察到的景象,会影响到他,包括打比方拿船来做比方,我想比较贴切的,前两天,前天,行情启动,市场比较清淡的时候,包括市场最后一跌,就是那些机构重仓,包括像上海机场,中集,茅台,这些都是等于说,像他打的比方一样,一些大船被晒在河岸一样,如果市场过于冷清我想恐怕谁也没办法,你比如说你基金再多,机构再多,如果这个市场已经彻底冷清,生机,没有被激活,那显然这个像一个大船被散了一样,至于这位投资者我倒希望,真有一天这个河水少的时候,一定要留在岸上,不要在船上。

  主持人:这里边涉及他对这个市场行情的判断,你是不是能够及时判断好,是一种什么样的?

  四位投资者的大势判断

  老姜:对,涉及这种判断,这里边涉及一种市场判断比较有意思,这里边有四封信,这四封信说的都是关于对大市判断,而且都是应用自己的判断,非常主观的,我给你读一封信,第一封锦州来的,锦州的这位先生叫“久闻五”,他说我是一个职业投机者,他很坦率,职业投机者,他说我想跟你谈一下中国股市今后的走势,而且这一谈就是很远,他说大盘会跌到多少点,不好说,原因是新股计入指数,到目前为止他说的比较专业,可能8百点,也可能7百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你看他确定什么,他说2006年年底以前,沪深股市平均股价会跌破净资产平均值。

  主持人:这是他个人主观判断?

  老姜:对,个人主观判断,而且有点耸人听闻,而且这里边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说他认为在2006年之前,一定会有国有股减持,而且沪深股市他据此判断还会跌破净资产,我想这个判断个人色彩太浓厚一些,而且他前面提到说,800点,700点,这封信11月2号写的,现在看来离他当初的心情,那种市场环境恐怕有很大关系。

  主持人:跟情绪有关系?

  老姜:我想这种判断是比较主观的,还有这封信来自吉林,这个小伙子是一位打工的,他也写道,他是2000年4月25号入市的,大家知道那时候正是高点,他亏损很严重,他说我很伤心,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股市,后来他还提到,有一个现象比较有意思,他说你看上港集箱,他盯的是上港集箱,随大盘有一波洗盘过程,之后提前大盘放量冲过年线,半年线,带动中短期均线中穿,之后平台震荡整理。

  主持人:实际投资者很专业。

  老姜:很专业。他这种倾向比较值得注意,如果你观察上港集箱,首先观察公司的,而不应该过多把这种注意力留在技术层。

  主持人:其实现在很多投资者自己也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方法,但是还有很多人还是在借助,比如说专业的公司,和专业机构的力量在做判断。

  当心咨询公司“会员制”陷阱

  老姜:对,我们几乎每天能收到这方面的信,就是说有很多咨询公司现在都在以一种招收会员制的方法,今天有一个来自福建福州,求助的这位读者写的就是咱们两位,姚振山、老姜两位你们好,他反映什么问题,这个情况比较多,而且这里边还附有一份合同。

  主持人:和投资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

  老姜:然后他汇了咨询款的汇款单的一个复印件,他说的情况就是他曾经给广州一家咨询公司,福州一家咨询公司,一家拿走1800的咨询费,一家拿走5千块,但结果非常的不如意,不光咨询费他自己认为等于白花了,而且咨询公司让他买的股票反复跌来跌去,最终导致他损失严重,那么他个人认为这完全市一种骗局,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很多咨询公司都采取招收会员制的方式,虽然他签的这个合同,很巧妙,这个合同里边咨询公司几乎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但是我也了解了一下,也打过电话,很多咨询公司都在做电话沟通的时候,会做出明确的赢利承诺。

  主持人:但是这些他都不写在合同上,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也找不到他。

  老姜:对,你也没有什么证据,但是他电话里说的非常肯定,比如说你跟我买股票,我推的股票每天会出现多少涨停板,我们原来会员会有多少赢利,到最终这个东西,根据我们经验和观察,几乎都是陷阱。

  主持人:所以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我们也有必要就是说给大家一些建议和提示,去选择这些专业咨询服务的时候,确实可以看到他们有些有比较独到的分析,但是真正接触这些分析还是要三思后行,所以这里边我想做投资者其实有时候……

  老姜:也是量力而行。

(编辑:小荷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