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记者行动

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面对面 走进张江高科(2004.09.23)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4日 13:32

  主持人:经过连续两天的行程,今天我们上海上市公司行活动将走进第三站—张江高科,这个占地约2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虽然距离市区交通相当的便利,但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并没有机会来全面了解园区的建设情况,那么他们将会带着哪些问题与公司高管交流,在为期一天的考察中,投资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

  记者:今天是我们《中国证券》投资者和上海上市公司面对面活动的最后一天, 说实话呢,作为这期节目的牵头记者,我现在心里挺没底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就在昨天,9月9号,上证综指大跌了25个点,收在了1284.31点,1300点的心理关口被轻松地瓦解,那么现在呢,是早晨的9点钟,距离我们集合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那么在这样的市况之下, 投资者还能来吗?去上市公司他们会闹情绪吗?我们这次的见面活动,还能如期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我真的有些担心 。

  解说:好在没过多久,我的忐忑不安就被一丝喜悦和感动所代替,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参加活动的投资者陆陆续续赶来了,而且人数还超过了前两次,在人群中有一位腿脚不太方便的投资者引起了我的注意。

  投资者:我这个腿呢前几天正好撞了一下,发炎了, 躺在床上挂了十几天盐水。这次正好考察三个上市公司嘛,那么张江我非去不可,虽然我腿还没彻底痊愈, 但是我认为很有去的必要,我认为张江高科对我们股民的价值太大了,我必须要亲自去看一下。

  解说:9:30分,考察车准时出发前往位于浦东中央部位的张江园区,车厢里,投资者还在利用间隙彼此进行着交流,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最后一天的考察大家都精心地准备了不少问题。

  投资者:我主要是想关心中芯国际这一块投资的情况,主要是想了解它这个(投资)是准备长期还是短期投资,我关注它的长远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目前的房地产发展情况怎么样?中芯国际的芯片它的开发情况和它的市场开拓情况,那么中芯国际据现在的港股价格,以及美国的市场股价来说应该它的后期收益不是(象)刚开始那种预期,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说它的后期能否给它带来一定的收益,来弥补它的目前的主营业绩的下滑 。

  解说: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考察车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张江园区,经过简短的参观和情况介绍后,交流活动正式开始,面对上任仅仅一年多的两位高管,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中芯国际这个焦点问题被首先提了出来。

  投资者:目前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芯国际这个项目的投资。那么根据现在的情况,好像你们现在半年的持股期已经度过,可以解冻了,那么可以随时兑现,我比较关心的就是说,你们是打算长期投资呢,还是短期,就是说找个合适的机会兑现 。

  张江高科董事长 陈剑波:我们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很看好中芯国际的发展,当然我们董事会角度来讲,从经营班子来讲,我们也会紧密地关注它的(股价)情况,谨慎地选择,最好的目的能够使我们的公司,我们的投资得到最好的回报,这个里面就是说长线、短线我们是要看最好的回报。

  张江高科总经理 陆怡皓:也不排除比如说高的时候我们抛售掉一部分,到低了我们可能把它再接回来。但是我们有这样的考虑,可能会做一些减持,但是不会数量很大。

  解说:陆怡皓给大家列举了几个数字,目前中芯国际在香港市场上的股价维持在1.5到1.6港币之间,算是历史较低水平,即便这样如果按张江高科所持有的股份计算,市值也近8个亿港币,扣除公司的原始投入,现在账面的利润有三个亿之多,丰厚的投资收益立刻引来了大家对公司今后投资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投资者:张江高科在已投资的创投项目中,近期将会上市的公司是不是有。

  张江高科董事长 陈剑波: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项目,一个呢有一部分项目在谈 ,当然就是说这些公司现在还没有,到了你可以发布消息的时候,就是说可以讲它马上要上市了。因为整个上市的过程也很复杂,也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那么我们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继续跟他们谈判,也希望有一些能够投资,能够遵照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

  投资者:我想问的就是您以后这边有没有这种加大高科技投资这方面力度的打算?

  张江高科总经理 陆怡皓:这么多高科技企业入驻我们的园区,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近水楼台的这样一个先机,我们一定会对它进行加大投资,那么近期实际上也是有几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最后的谈判当中。

  解说:投资者从公司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到,上市几年来,张江高科稳步推进了对产业实体和高科技项目的投资,公司目前控股、参股的国内高科技企业已经达到30家,投资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涉及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其中象复旦张江、中芯国际等项目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投资收益,尽管如此,一些细心的投资者还是对公司目前的业绩提出了置疑。

  投资者:从这几年你们的业绩下来,我看到你们的业绩还是平平,尤其是主营还开始下滑,而且还下滑比较快。那我想问一下你们上市公司,对这个今后你们这个主营这块有什么打算?

  张江高科总经理 陆怡皓:那张江高科在刚开始的时候 ,实际上还是比较单纯的一个土地开发商,简单地说把生地变成熟地,用我们的行话来讲,然后我就把这个土地批出去了。当然这样的话我获得利润是很快,但是这样的话呢,实际上我们大家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就是从02年以后, 基本上你们可以看到我们很少有土地批租出去,基本上我们是做精加工, 比如说像联想它要进驻我们园区,它需要这样一个研发楼,我们就根据它的要求量身定造,你提要求,我来帮你造,造完以后,我一下子租给你十年。那么这样的话呢,当然如果我土地批租,这块地比如一个亿,我想可能马上有收获,这样的话我是变成十年收获。当然我的主营业务和收入(看上去)降低,但是主营业务的利润大幅度的提高了。也就是我们打个比方,我原来可能简单的我是“棉农”,我种棉花以后我卖棉花,现在我棉花不卖了,我把它自己精加工成“成衣”来进行销售。所以说这个主营业务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我想这个主要是我们战略的转移造成的,其次一个也是高科技投资这一块(证监会)统计的方法里边呢,不计入主营业务的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所以这个在报表上面所体现出来的可能会有所区别,我们现在实际上是两条腿(走路)两个主营(业务)。

  解说:陆怡皓坦率地对大家说,虽然上任时间不长,但他非常赞同公司这几年来制定的发展策略,今后张江高科仍然要坚持房地产深度开发和园区产业项目投资这样一个“两轮驱动”的经营思路,话音刚落,便马上引来了投资者的追问。

  投资者:在你们报表当中披露,就是今年下半年,可能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房地产项目可能会竣工,我想问一下两位老总,是否这些项目已经竣工?它未来的一个预期的收益,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张江高科总经理 陆怡皓:这三个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处于竣工的尾期, 其中SOHU三期在9月份肯定是竣工了。四标二期应该我们也是争取在大概“十一”放假期间是不放假,也基本上完工了。那么张江大厦呢,我们是在9月底全部是工程完工, 十月、十一月两个月是调试阶段,那么客户12月1号能够正式入驻。现在确实这三个项目推出以后呢,销售可以讲是相当的火暴,所以说我们实际上可能还存有一些惜售的这样一种心理。

  解说:从发展定位的探讨到主营业务的逐个剖析,随着问题的深入,现场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交流活动结束的时间被一拖再拖,直到投资者得知总经理将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后才得以收场,考察车直奔下一站—中芯国际开去。

  记者:在今天早晨前往张江高科参观的路上呢,我们曾经给投资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那么结果显示呢,有九成的投资者都是最关心张江高科参股的企业——中芯国际的情况,那么经过再三的交涉,我们现在就已经在中芯国际的办公区域之内了。

  解说: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投资者无法直接进入车间近距离参观,只能在产品陈列室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来发问。

  投资者:我就问一下中芯国际据我所知,好像现在还处于亏损状态。然后它今后三、五年内,它的整个的销售和利润状况的预期是怎么样的?

  中芯国际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 谢志峰:中芯国际已经是在去年第四季开始赚钱,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我不能对将来做预测,这是违反规定的。但是我能说的是,我们公司的发展计划就是说我们的产能,是今年到年底是要到12万5千片每个月,是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明年我们要到18万5千片一个月,大概又50%的增长。这样子的话,(就)把我们公司从全球第四大,我们现在已经全球第四大了,明年就可以到全球第三大,就是这样子一个发展趋势。

  解说:结束了中芯国际的参观后,投资者仍然意犹未尽,考察车在园区的主要干道上行驶着,进驻园区的国内外企业、公司开发的地产项目以及正在建设的工地全都尽收眼底,车内,投资者也在为一天的考察做着总结。

  投资者:今天参观了张江高科,总的收获还是比较大。因为(原来)简单从张江高科的中报来看只有两分钱,感觉好像每况愈下的感觉,所以这次刚才听了他们董事长、总经理的介绍,再参观了大片的张江高科的土地 (了解了一些)园区的情况,想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跟他们的总经理交谈,我觉得张江高科过去走过的路有点曲折,后现在呢他们越来越精了,然后又从各个方面它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了。

  记者:一天的行程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结束了,事实证明,投资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冷静和有承受力,虽然短暂的活动只能让大家对上市公司增加一点感性认识,也许不会在操作上立竿见影,但是正如活动结束后很多投资者所表达的那样,这一次是大家真正用自己的方式去听、去看、去问、去想,这样做股东的感觉真好。

  主持人: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系列节目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面对面活动的上海篇,就全部结束了,我们的目的依然是希望搭建起一座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直接沟通、了解的桥梁,希望能够对观众朋友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编辑:小荷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