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何大妈想办法(2004.08.20)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3日 14:11
主持人:今天我们周末论坛的主题是帮何大妈想办法。何大妈在2000年以每股18元的价格买入当时的蓝田股份,也就是目前在三板的ST生态,现在每股只有几毛钱。我们发动了分析师、投资者替何大妈设身处地地想想办法。
欢迎大家今天到我们这儿来做客,你看这两天奥运会开得热热闹闹的,人家金牌拿的特别让人高兴,咱们这股市的行情怎么叫人高兴不起来,我知道最近大家心情可能都比较郁闷,这样请大家先来喝喝茶,散散心,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请大家来帮一位何大妈想想办法,出出主意,这位何大妈的事儿,我在节目里曾经说过,好多热心的观众也出过一些主意,今天我想在这儿给何大妈打一下电话,让何大妈自己把这事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给大家说一说,你们给分析分析,我们知道你们大家都是在股海里遨游多年,非常有经验,你看梁老先生您来股市以后,头发白了不少吧,像王维庆你肯定,身边有很多像何大妈一样的股民,对不对。
王维庆:急白了。
主持人:那好我先给她拨电话,何大妈现在是在广东惠州住。
主持人:喂,是何大妈吗,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我叫刘辉。
今天我们请了好多热心的朋友,来帮您解决您的那个问题呀。您先告诉我一下,您什么时间买的蓝田呀?
何大妈:那是2000年的1月份买的。
主持人:您当时为什么买蓝田股份?
何大妈:看它业绩好嘛,是大盘绩优股嘛,好像买了这个就不用马上就抛。可以慢慢价钱好了以后再抛嘛,
主持人:那后来呢?
何大妈:按我们做股票的心理,本钱还没到,就不想放手嘛。
主持人:好,那何大妈,随后我会把这儿的办法告诉您,谢谢您何大妈,再见。刚才何大妈的故事你们都听了,我觉得听了真是挺让人同情的。我在这里把把这件事的要点再重复一下。何大妈是2000年18块多钱买了一批蓝田股份,19块多又买了一批蓝田股份,你看我昨天查了一下,最近的一次收盘,ST生态现在已经到了三板上了,是5毛5,相当于血本无归了。
王维庆:基本就没什么,收不回来本钱。
主持人:对。
王维庆:不过我觉得这种东西在我们营业部很多见。
梁先生:我对这只股过去也是很关注的。
主持人:为什么?
梁先生:因为什么呢?我有个同事。说这个业绩好,业绩大概一块多钱,这个绩优股得买。
主持人:对呀,您看刚才何大妈也说了,8毛、9毛。
梁先生:他是14块多钱进入的,大概买了五六千股,买了,完了他动员我买,我当时认为这个价钱高一点儿,我就没有买的。
主持人:那您差一点儿成何大妈了。
梁先生:天天跌,天天跌停,到最后跌到3块2,这时候我买一点儿,3块2我买了点儿。
主持人:您买了?
梁先生:我买了,买了一千股,我当时出发点是这些想的,就是说这个事情呢,我这种情况我没有遇到过,我说我实验一次,我就买了一千,我也有思想准备,万一摘牌以后,怎么处理怎么办,也是一个学习。
王维庆:就当学费了。
梁先生:这还有一个考虑,至少还有一个重组的希望。
王维庆:结果3块2现在变成5毛了。
梁先生:那么最后呢,最后摘牌了。
主持人:我给你们说一个最新的信息,昨天我跟这个ST生态,就是原来的这个蓝田股份打过一个电话,跟公司联系上了,我就问他们现在重组有没有最新的进展,因为很多股民都像何大妈这样的,肯定指望它能转板,那么公司跟我说呢,重组没有最新的进展,转板工作正在做,但是这个希望短期内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那个大爷您得有心理准备。
王维庆:我觉得在中小投资者,或者是老年投资者,你别看他岁数大,他的胆不小,梁老先生就是这样,上次有一次到我办公室,说维庆这股票有一个跌停板了,我能不能买,所以我估计他当时,我理解呀,应该是觉得三块多钱有重组的希望, 那么就跟很多人一直热衷于炒ST是一样的,那么你要赌对一个ST,那就是乌鸡变凤凰。
主持人:那我们就来拿咱们这个梁老先生做个例子,看看中老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然后出了问题以后,就像何大妈这样,咱们怎么能给他解决问题,帮助他,那梁老先生我先问您一个问题,您炒股票这事,您老伴知道吗?
梁先生:我老伴知道。
王维庆:但是输赢估计不知道。
梁先生:但是输赢她不知道。
王维庆:我们好多股民都这样。
主持人:就是挣钱的时候您跟她说,赔钱的时候永远不会让她知道的是吗?
梁先生:我就说你不用问我就行了。
主持人:那您看,假如说您要是赔了钱了。
梁先生:赔了钱我是这么想的,第一个我做股票我不拿那么多钱去做股票,这是一个,这样呢你出不了大问题。第二个,自己的钱,没有去借人家的钱来炒股票。
王维庆:没错。
梁先生:所以出了点儿问题,也是自己的,我们这么大年岁了,我们这个年龄能参加这个做股票,我觉得在这一生里面是一个乐趣。
主持人:您是把炒股票当一个乐趣。
梁先生:是呀,我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赚钱的途径。再一个呢,我退休以后,没有事儿,这样相当于我每天到交易大厅这里上班。
主持人:我问问您呀,您是拿养老的钱在炒股吗?
梁先生:是,但是我数量不大。
主持人:那你们觉得梁老先生拿养老的钱炒股,是不是担的风险挺大的,是吗?
侯:我觉得梁老先生应该说他对风险的把握,还是有他的度的,所以他能把股票的炒作当成一种乐趣,他代表我们股市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但是有好些人是拿他们的养命钱,在做这个股票,好些人而且在比如说他把银行的钱调出来,也在做股票,这样他赌的身家就比较大,而且心态上,就像我们刚才听何大妈说的,我听说这个股票,我看到这个股票业绩不错,我就买,实际上在一个比较成熟的股市中,这种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就是我买所谓绩优股。
主持人:那您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呢?她做的。
侯:首先买绩优股这里不对。
主持人:买绩优股不对。
侯:在股票中永远是要买那些成长的股票,这是做股票一个长久的东西。
主持人:可是就是对于这些中老年的投资者来说,他是不是买绩优、蓝筹的股票它风险还小一些,它还是相对安全一些,如果买那个成长性的,你像买网络股的话,那个涨跌的幅度多吓人呀,那个心脏不好的,或者是身体有什么病的,就受不了了。
梁先生:你要做到这一点呀,作为我们中老年来讲呢,老年人不大容易,第一个我们对1300多只股票,没有精力去研究,你不知道哪一只股票多少成长性,这一点你是弱者。
王维庆:尽量地借助一些我们专业的,但是不要,我个人感觉,听一些这个以赢利为目的的咨询机构。
主持人:你刚才出了一个主意说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可是我告诉你,我经常会收到观众的来信,都是告诉我他们听了什么机构的推荐,然后买的股票。
王维庆:我们下来实际上看很多,我们现在给大家某年某月推荐的股票涨了,这次推荐的也涨了,下次我要推荐一只600多少,号码底下三个星号,请您打什么电话,我总跟股民开玩笑,我说如果他做股票能赚钱,他就不上电视台做广告,这个道理推理很简单,所以我觉得就是说,有时候就是说专业分析要给,但是你自己要拿定主意,最后的决定是要你自己。
投资者:事实上您说的那一个概念,就是说盈利性的不要听这个,我觉得非盈利性也未必就是正确。
主持人:我们听听这观点,非盈利性的它为什么也不一定正确?
投资者:因为证券市场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它跟街边买菜是不一样的,萝卜青菜多少钱一斤,大家都明白。
王维庆:总比没有参谋要强,我总是讲就是说……
侯:他们两个这观点我觉得,我个人就是倾向于赞同他的观点,但是维庆这个观点我觉得就是所谓非盈利性的或者盈利性的这个区别。
侯:非盈利性的太少太少了。
王维庆:我们打比方,你比如陷阱,有水洼,你拿我们这个分析可能有十个陷阱,我们能帮你刨去七个,那么还有三个呢,我们也看不到,那么你如果有自己的一定的主见,经过自己的一点点学习,可能又排除了一个到两个,那么你落后一个陷阱的概率可能就比较小。所以我们一直讲,我们是一个参谋,是一个拐棍,但是永远不可能替你做主。
主持人:那您做决策的时候,拿什么做依据?
梁先生:这个我就选我自己做过的股票,熟悉的股票,
主持人:梁老先生,你们发现没有,他还是很理性的,其实是一个很理智的老人家了。
梁先生:我们听风就是雨,人家说这股票呢,你马上明天今天就买了,这种事情我有教训的,我花了学费的。
主持人:咱们还是特现实地给何大妈再分析分析,她哪一个环节出了毛病。
投资者:你像何大妈呢,你让她来分析财务报表,显然不现实,对不对的,但是如果她后市做了跟踪研究,咱不算研究,就跟踪,你买一个股票。
王维庆:七八块钱是有的卖了。
主持人:我明白,就是说投资它可能分三个部分,投资的准备工作,然后投资,也就是说我下单,买入或者卖出,执行指令,最后一部分就是投资的风险控制,这三个部分可能是密不可分的,你光做中间的那个最简单的,就是买入卖出,你肯定会很麻烦的。
投资者:起码您关心关心,哎哟,外面都吵起来了,怎么回事儿呀,对吧,我一看有人说它是假的,有人说它是真的。
主持人:那应该赶紧抛了。
投资者:那么你这时候是不是可以去看看它的业绩呀,是不是8毛呀,如果不是8毛,已经到4毛了,8毛的东西值18,那么如果4毛了,甚至几分了,它还值18吗?
主持人:我跟你们大家说,这个如果何大妈在18块、19块钱买的,我敢肯定如果是像何大妈这个年纪的投资者,他肯定舍不得在七八块钱把它卖掉,梁老先生您说我说的对吗?
梁先生:所为止损这个股评人士跟我讲过多少次,说起来容易呀,办起来难呀,如果说老是止损,那你买股票干什么?
王维庆:梁老这种观点是我们见到所有中小投资者里面最普遍现象,而且这个呢,不瞒他说,就是说不仅投资者,就是专业人士可能在止损方面都存在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不会止损就永远赚不了钱,而不是您说那句话,我老止损我怎么赚钱。
侯:我跟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主持人:你说,你说。
侯:就在中国证券这三年多的调整过程中,我们好些专业人士,就他说的赢利机构,非赢利机构,专家出局了。被扫地出门的,赔的一分不剩的,斩腰的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其实也是一个止损做不好,赌博心理,赌呀,17块钱我跌到7块了,我咬咬牙赌赌,谁也没把这个退市机制,当时第一只股票是水仙,ST水仙出来,大多数没把它当回事儿,觉得我买的股票怎么可能就倒霉到千分之一的股票……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中国的股民为什么不愿意止损呢,我想先把这个问题回顾一下。
主持人:你说为什么?
投资者:我们整个股市,我这么理解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0年开市开始到1993年这是第一个阶段,就是想方设法吸引股民入市,那么1992年、1993年大家都知道,有个1992年的年底行情吧,想方设法把套住的股民给解套了,什么送股呀,大比例分配呀,低价配股,想得出来的办法都想出来了,这是第一个阶段。随后1993年就一直开始低迷,相对的说到了1995年。然后第二阶段,就是1996、1997的大行情那个阶段。那个阶段就是刚好收益于整个国民经济复苏也好,好转也好吧,又吸引了大批的股民,那么这个阶段的时候呢,大家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股市是套不死的。
王维庆:只要等。
投资者:只要等,跌到什么价位都能够解套,那么这个观念后面又得到了一次强化,1997年行情大幅下跌以后,很多人也会套的很深,甚至很多很差的公司,你比如像我们琼民源,也就是现在的中关村,那么在这个阶段呢,很多人就发现了,采取资产重组这种方式又求了一批股民,救了一批套得很深的股民,那么这一次强化心理,大家都心里有这么一个暗示,就是有这么一个相当于定理也好,定律也好,跌狠了,国家会来帮我们的,有业绩的可以送股,低价配股,没有业绩可以找一个好的公司再把它重组,甚至呢,找一个不好的公司,把它吹的很好,也可以把它价位炒出来,这就是2000年前。
侯:跌到现在来讲,体现的还是他刚才这个政策市的特征。
投资者:但是2000年以后,这就是我说的第三阶段了,整个行情的第三阶段了。大家所有建立起来的定律、定理,完全推到,
侯:我补充一点,所谓止损这一点不是说我脑袋里有个止损就行了,那是要设止损位的,就是我这个股票跌了多少我就出局,这个纪律一定要很坚决,我有一个朋友赚11%的股票就要跑,跌破5%坚决就出局,他从来是这样到现在他是赚的。
主持人:那关键做起来难了,刚才梁老先生说了,我做起来难。
梁先生:理论上知道。但是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做到的。
王维庆:我经常跟我们的投资者讲什么呢?就是说止损怎么练习呢,你可以少量投入,你别这只股票我看好,我可能买,一般操作习惯买一千股,那你买200股,那么你亏的时候呢,你练习你的止损,我可能亏10%,为什么,你割200股的时候呢,对你的心理压力不大,但是你要割一千股的时候呢,你会算我这只股票一只股赔一块,一千股就赔一千块,对吧,那这样的话,那200股那我可能就赔200,你可能心理承受,这样去练习一个操作的行为,如果你行为规定化了,那么你慢慢就不受你所谓的买卖标的大小的影响。
梁先生:我做了这个试验。
主持人:怎么样的效果?
梁先生:是这样,刚才我比如说买一千股这个跌,跌了以后我就把500股卖掉,卖掉500,我保留500股,我不至于止损的那么多。
王维庆:这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梁先生:那么等到他跌下来了以后呢,我原本买的高的呢,我低的时候再补,我降低成本,我采取这种办法来,逐步的来。
王维庆:就是您这个办法,就是如果遇到蓝田它也一样死人,就是我们讲的,我们打个比方。
梁先生:遇到骗子你没有办法了,是吧,因为他是骗子。
王维庆:属于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
侯:买了一双鞋,它的好坏是你个人眼力的问题,但是假如你进了黑店,那没有办法,他所有的全是假货,那没有办法的。
王维庆:就是讲到这点了,我再补充一点,像刚才何大妈说,采取诉讼手段,甭管有多少,可能还有个结果。
主持人:咱们第一个就是通过这个民事赔偿诉讼已经拿回来了钱的案子,就是大庆联谊这个案子。
王维庆:没多少钱,可能几千块钱吧。
主持人:已经有了,但是不管拿到多少钱,也许今年能拿到两千块钱,再往后能拿到两万,往后可能更多。
王维庆:我觉得往个体上说呢,可能对何大妈这个属于杯水车薪,但是往大里头说了呢,可能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能起点儿作用,这是可能,这是好的。
投资者:理论上可能会胜诉,实际上可能没钱赔。
主持人:我这儿收到一些给何大妈的信,还有网友给她发的建议都有好多好多,我这儿念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叫木羊的投资者,他说我们知道开车有危险,所以我们要系安全带,他说如果何大妈开一家卖苹果的公司,这个苹果它要烂一点,你肯定就会做处理,你不会等他全部烂掉你再做处理对不对,所以何大妈应该在这个思想里头加上这种风险控制的这种概念,应该改掉原来思维方式,他建议大妈马上卖掉手里剩下的,其实剩下真没多少了,他说改变思维方式以前,不要再进入股市。还有一个投资者写的还是挺深情的,他说何大妈年纪应该在耳顺吧,其实平平安安看朝阳落日,清茶淡饭有益健康不好吗?在股市里头压上老本,哪怕只想赌一把,也太危险了,在这儿可能不是何大妈赔,就是何大爷,所以他想让何大妈忘掉股市,
梁先生:千万记住,老年人炒股啊,你要把他当成一个有乐趣的一件事情吧,所以你别把这个事情当成要发财,要想炒股,要想怎么样,你这样做就不好了。
主持人:其实何大妈到现在也不敢把这件事跟她的女儿说 ,就跟子女,她一直都不敢告诉,而且身体最近也特别不好,可能因为这个事儿思想压力太大,前几天我知道她还住院了几天,我真是还挺同情何大妈的。
侯:她这显然不是像那个梁老先生这样把它当成一种休闲娱乐这种来的,她像大多数投资者一样,是想要从这里赚那个资本利得的。
王维庆:其实我比较同意第二个人的观点,因为网上上午有一篇调查报告,说股市投资,名列全中国调查十大危险行业的第五,仅次于工地的建筑工人和飞机的试飞员。
侯:实际上在国外它也是风险行业,根本不用排,为什么这当条新闻,现在的中国给发了呢,就是因为中国这个风险不是由于股民自己投资造成的,是我们的股权分置呀等等这一系列结构性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它才是条新闻。
童:我想何大妈她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假如能捂住的话呢,千万别告诉别人。
主持人:为什么?
童:如果她以5毛钱的价位把她的几千股卖掉的话,也换不回来多少钱。
主持人:对,换不了多少钱。
童:假如她还敢再赌一把的话,就接着赌算了,赔光了也就那么回事儿的。那万一,尽管是一万个里有点点机会,真的能够重组成功,真的有政府或者是有哪个企业想救她一把的话,她到时候三五块钱还是应该能卖的着的。
王维庆:我觉得童老师是非常好的心理大夫,为什么?他又给何大妈画一个更远的远景,这个说的可能会真的有,但是我个人感觉说它没有。
主持人:也就是你们没什么办法。
童:给她支了一个招嘛。
主持人:捂着。
童: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
王维庆:那是一个下策的下策。
主持人:那梁老您作为与何大妈应该是差不多年纪的人您给何大妈的建议是什么?
梁先生:我的建议就是说面对现实冷静对待。
侯:我觉得何大妈,就把它当成一个自己看了一部大的风险投资大片吧,在中国大的证券市场这个转轨的过程中,自己经历了这么一个大片,只不过自己当了一回主角,然后到现在呢,我倒建议她跟她闺女说清楚,说妈给你留一份遗产,这个将来没准能够赚多少,把这些股票让给年轻人去操作,大妈自己享受自己的金色晚年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