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焦点对话

规范中创新 证监会为券商解困(2004.08.19)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0日 10:24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行情的持续低迷,券商亏损的声音不绝于耳。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的桥梁,券商必须走出困境。从近日闭幕的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终于传出了令券商们振奋的消息:中国证监会准备启动券商业务创新试点。那么,券商的生存环境会不会因此而得到的改善,从而走出全行业亏损困境呢?日前,本栏目记者严晓宁对证监会机构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自从4月9日市场步入调整以来,除了宏观调控,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证券公司的困境到底怎么解决?而随着上周五证监会发出关于证券公司创新试点的通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证券公司真的得救了吗?

  解说:在8月13日颁布的两份通知中,明确了证券公司进行创新试点的标准,那么创新会有什么样的实质内容?对于市场的恢复乃至投资者的资产安全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吴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实际上我们在从这两天看到的这个通知当中,看到这个创新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你能不能够给我们再谈一谈这个创新具体的内涵可能包括哪些方面?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它会促进证券公司在业务上,或者说产品上进行创新,在组织上进行创新,在经营方式上创新。比如说最近业内特别是集合理财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创新,进入试点类的公司它们都可以开展这种集合理财的业务,当然这个业务它是要经过证监会的审批的。还有一些业务恐怕是证券公司不需要经过这么一个审批的过程。

  记者:比如说……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总的来说,有两类的创新,除了产品创新还有组织结构的创新。比如说有些公司它可能会会希望在公司下面设立一些子公司。

  记者:比如说资产管理公司?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等等,有些公司已经提出这种要求了。

  记者:这个主要的意义是什么呢?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这些主要的意义我想一个是作为公司来说它可能有一个更加明确、更加专业化的这么一个考虑,同时它也会有一个规避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考虑。

  记者:但是对于集合理财业务,可能前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这种呼声是比较高的,为什么忽然出现了一种慢下来的现象?现在这种创新试点的开展是不是能够使集合理财业务真正地落到实处?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我想是这样。集合理财业务应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么一项业务。对于没有风险承受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公司来说,它如果不规范地去开展集合理财业务,那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所以我们处于保护投资者考虑的话,我们也要求必须得要进行严格的监管指向,在有条件的公司里面开展这项业务,将来一旦成熟了,再向更大的范围里面去推广。

  记者:市场当中也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证券公司手里没有钱的话,这个市场可能就起不来,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证券公司是这个市场的重要的组织者,也是这个市场最主要的中介机构。

  记者:那证券公司手里的钱从哪儿来呢?很多投入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创新能给他们带来钱,还是违规能给他们带来钱?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这个道理应该是比较显然,证券公司的钱有两部分,我们相信更多的、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客户的钱,它通过它的经纪业务,或者资产管理业务等等,它给这个市场带来钱,当然通过它的投资银行业务也在给这个市场带来钱。如果公司是在合规的条件下去创新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来去信任它。

  记者: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投入者也会有这样一个担心,就是说不管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是拯救券商也好,还是发展券商也好,投资者这种担心是非常实在的,会不会用我们的钱去救券商?去发展券商?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客户对于证券公司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把自己的钱交给证券公司去管理,他自然要关心钱的安全性。所以我想从拯救券商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不是用客户去拯救券商,而是要券商自己来拯救自己,因为作为监管者来说,不可能容忍券商去挪用客户的钱来去为自己所用,来侵害客户的利益。

  记者:实际上从最近的一些消息面来看,在最近一段时间,政策方位比较平静的一段时间来看,证券公司现在出现了这样一种信息,给整个市场吹来了一种暖风的这样一种信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在证券公司的基本理念是不是正在回暖?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我想创新试点这项工作我们是针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市场的发展,我认为是一件促进的工作,事实上证监会所有的工作我想都是为了这个市场更加规范的发展,为了这个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至于冷和暖,我想你可能指的是对于市场利好或者利坏或者是利空这种意义上而言。我想证监会所有的措施,一般来说,它并不特定的指向与对市场会有怎么样一个影响。

  记者:8月16号开的这一次会主要是要讨论和针对哪些问题呢?我们接下来又有什么可以对这个市场的机构、证券公司有所期待呢?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8月16号的这个会是证监会所开的一个监管工作会议,主要是召集整个监管系统的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来研究当前证券机构监管所面临的一个形势,来明确下一步要做一些什么工作。具体而言的话,包括我们要怎么样进一步地来完善一些市场基本的制度,来进一步地保护客户的利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再比如说怎么样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怎么样进一步加强对于证券公司的股东的行为的监管。再比如说怎么样进一步地做好证券公司的监管创新和分类监管工作等等。

  记者:谈到对于公司高管和股东的监管可能是这个市场的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一点,因为我们不时地在这个市场当中特别是上市公司当中看到这种现象,不时地有高管卷款潜逃的这种现象。证券公司可能面临的是另一类的问题,就是说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合理的高管问责制,你们现在是不是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呢?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是的。我们现在正在完善我们证券公司的高级人员管理办法,在这个办法里面我们会对于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怎样进入这个市场,他的市场准入要进一步严格掌握。进入这个市场以后怎么样进行持续地监管,包括对于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档案的这种建立和完善也都会在将来有关的办法和我们的工作当中来进一步地完善。

  记者:谈到分类监管,给我的感觉是不是让开得比较快的车,今后就开到快车道上去行驶,开得比较慢的车也不要堵在马路中间造成交通堵塞?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你这个比喻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事实上对于证券公司的分类监管的话,我们考虑的是,比如这次创新试点也是一个分类监管的起步,就是从最好的公司,从最有条件的公司里做起,不断地使得公司都在它的风险和它的合规程度的范围之内,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来做它自己能力所及的一些事情。所以所谓的分类监管就是针对公司的不同情况来坚决不同的监管。

  记者:你们最终会划几条车道呢?也就是说分几类呢?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具体的类别,我们现在还在考虑,最起码的创新试点这就是第一类了,还会有其他的类。

  记者:所以总之大家对那些挂了黄牌的,就是在慢车道上的,还是要多加一个小心。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这个投资者自然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作为证监会来说,不会把责任全都推到市场上。

  记者:你们也觉得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吗?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我们会做我们能做的事,也会尽我们自己的责。

  记者:在去年的券商峰会上曾经提出的三条铁律,现在落实得怎么样?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去年提出的三条铁律,我想这是一个在这次券商的峰会上提出来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要求,但实际上这些要求在我们的法规里面一直也是这么要求的。从过去到现在,包括从去年开完会以后,证监会也一直在致力于这么一些工作。实现三条铁律核心的就是要保护客户资产的安全。保护客户资产的安全一直是我们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这一年来,也一直在努力,从法规完善上,从监管执法上,从要求公司加强内控上,来实现这种保护客户资产安全的这么一种目标,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将永远都是要工作的一个目标,所以不存在一个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的问题。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还在路上。

  吴清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是,我们永远在路上。

  主持人:据吴清透露,首批参与创新试点的证券公司将在10家左右,另外,证监会也正在加紧制订一系列有关推进机构发展的措施。吴清强调,只有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才能使证券公司良性的发展,最终走出目前亏损的困局。

(编辑:小荷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