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达尔曼大股东资金抽逃调查(2004.08.10)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1日 09:14
主持人:如果一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高达4块2,但股价却只有2块多,你会动心吗?ST达尔曼就是这么一只股票,可它带给人们的,却只有担心。三个月来,公司巨额贷款担保接二连三地曝光,目前已接近14亿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大股东翠宝集团的创始人、上市公司董事长许宗林又滞留国外,这些担保资金流向无从了解,投资者忧心忡忡:这些资金还有没有收回的可能呢?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带着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日前我们的记者国小刚前往ST达尔曼进行调查。
解说:7月28日记者抵达西安市,找到建工路19号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记者了解到,公司的办公大楼因为被抵押进行贷款,遭到法院查封,公司管理总部已经转移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子公司里。而随后来到开发区达尔曼新的办公地,记者感受到了企业突然衰败后的一幅冷清的场面,公司门卫显得异常谨慎。
记者出镜:就在几分钟之前我们还与这里的办公室人员通过电话,但赶到这里我们却看到公司大门紧闭,我们和公司的门卫几经周旋,但仍然以董事会秘书不在家拒绝接受采访。
解说:随后记者了解到,ST达尔曼在高新区的这块资产也被法院查封了。目前企业职工大部分被遣散回家,公司基本处于停产状况。这个门卫奉命交给记者一则新闻通稿,称由于公司正在接受证监会的调查不便接受采访。从ST达尔曼公开信息中记者看到:
一家叫做达福工贸的企业从达尔曼先后得到了3个多亿的贷款担保,其次是西北实业8000万元。那么这些公司到底是什么背景,还款的可能性还有多大?记者来到西安市工商局,只得到了其中西北实业公司的注册登记情况,一个小时后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一位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
我们这边还是比较讲规范,还是比较讲信誉,它们(ST达尔曼)这次事情出来以后我们给它担保的反而要承担法律责任。
解说:随后出现的一位公司负责人同样没有正面接受我们的采访,但是他向记者证实,西北实业与ST达尔曼是一种互保的关系,而ST达尔曼在风险公告里却只字不提。那么其他几家被担保企业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随后记者从ST达尔曼聘用的西格玛会计师事务所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西安西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
我记得达福工贸是它大股东的一个公司, 就是翠宝的一个公司。
问:那拓普森呢 ?
拓普森可能是和达福工贸有点关系 。
问: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可能达福是拓普森的股东之一吧, 这些资金的去向可能到某某公司了。
但是这些某某公司和上市公司 从法律上来讲不一定有控制关系, 应该说多数都没有控制关系,这也就游离在我们审计范围之外了。
解说: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ST达尔曼的担保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公司大股东翠宝集团的关联企业,受董事长许宗林一人控制,这些公司散布在全国,调查起来还相当困难。此外这些公司目前大多处于停顿状态,留守的人员也很难把事情说清楚。
副所长 就是说你的钱汇到哪儿去了,这个作为银行可以查出来,但是汇到对方以后,对方和你不具有一定的法律关系,对方把这个钱再汇到哪?
问:通过司法手段要求他们提供这些呢?
现在中国证监会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吧。
解说:尽管弄清资金流向何处并不容易,但作为贷款银行,对企业资金使用毕竟要进行监控,记者决定进一步通过银行寻找线索。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和光大银行南郊支行是ST达尔曼最大的两家担保银行,分别达到了7.2亿元和2.5亿元。而它们恰恰也是达尔曼配股资金指定的存入银行,尽管记者的采访并不顺利,但达尔曼在这两家银行拥有高达7 亿元的存单不能不引起记者的警觉。巨额存单从何而来呢?曾被喻为中华珠宝第一股的达尔曼,1996年上市时,主业收入和盈利水平都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上市后不久股价就从18元一飞冲天达到了51元。此后在1998年和2001年公司又完成了两次配股,加上上市募集资金,融资总额共计7亿元。从公司历年年报记者看到,募集资金都已全部投入承诺的项目里。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者出镜:这里就是达尔曼大厦,公司1996年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但是现在这里已经被法院查封,所属权即将发生改变,我们在这里特别了解到,这座大厦主体工程竣工以后,内装修一直没有完成,多少年来从未投入过使用。
解说:在ST达尔曼的招股说明书中记者看到,将近7千万元募集资金用于在这座达尔曼大厦里建设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和加工生产线,但眼前这个烂尾楼不能不让人怀疑资金的去向。不仅如此而另外一个招股项目也同样引发了记者的质疑。
记者出镜:这里就是爱民路19号达尔曼化学公司,我们很难相信这一幢小平房就是达尔曼1996年上市的时候号称用了3700多万元募集资金建成的原子灰的项目。
问:当时上市的钱没有投入原子灰的项目?
据我所知还没有,因为它独立核算人家。
现在工人的工资人家是自己发,和达尔曼好像没有关系。
问:现在原子灰的产量有多大?
反正他们有几个人还在生产,维持自己的工资嘛。
问:只能维持工资了。
维持工资也不好说。
有的东西出去之后退回来不合格,
问:产量能有多大?
就那一点东西,就有一台搅拌机,再没啥东西了。
记者:难以想象,达尔曼的这种并不高明的骗术却能使他它在上市后的5年间又完成了两次配股。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募集资金去向不明,盈利能力却稳中有升。那么业绩增长果真如此吗?来到达尔曼的大股东,翠宝首饰集团后,一位曾经做过市场销售的人员向记者透露了实情。
问:股份公司这边的主业怎么样,珠宝这块?
不行。
问:什么 不行?
珠宝这个东西模具都是旧的,没有什么新的产品,到一些大的金店人家的样子都特别好,我们的样子都不行。
解说:那么ST达尔曼到底有多少资金投入了承诺的项目呢?记者仅仅从公司2003年年报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中就看到, ST达尔曼有共计高达2.7亿元的预付工程款和设备投资看不到实物形态,那么ST达尔曼目前账面上的12个亿的净资产到底有多少水分呢?
西安西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
如果说全都被证实了,公司现在的净资产就变成负数了。
这些资产因为被法院冻结了,如果启动这个拍卖程序,到底能折多少钱,这现在确实谁都搞不清楚这个东西。
公司现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一个生存的希望,投资者手里的股票是不是变成了一张废纸。
公司现在正在积极地寻找重组方。
主持人:通过记者的多方采访,我们不难看出ST达尔曼资金黑洞形成的大致轮廓:那就是,募集资金并没有实质性投入承诺项目,通过虚假利润骗取一次又一次的再融资,急剧虚增后的资产又进行更大规模的银行贷款。如今,大股东翠宝集团抽逃巨额银行贷款之后,把ST达尔曼推向绝境,只有寄望重组求生,而对于持有公司股票、遭受重大损失的投资者来说,他们追问的是,对造假者该如何处罚,假如监管方面能够早些发现问题,类似的损失能否避免呢?今天ST达尔曼的收盘价是2.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