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月度调查(2004.08.03)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4日 15:31
主持人:从四月开始,大盘月线连收四阴,指数连续创出新低,进入8月后,大盘能不能摆脱低迷态势,哪些因素将会左右市场的变化?我们对国泰君安 申银万国 兴业证券 西南证券 中信证券 东北证券 方正证券 北方证券等八家证券公司的研究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一起来看8月月度调查的结果:
参与券商
国泰君安 申银万国 兴业证券 西南证券
中信证券 东北证券 方正证券 北方证券
调查第一部分是关注的政策,我们发现虽然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效应还是影响机构操作的重要着眼点,反馈结果显示:货币信贷政策的未来动向仍然成为首选,这其中主要是关注CPI指数的变动趋势以及信贷能否适当放松等问题,另外由于中石油登陆A股市场的传闻,有关大盘股上市节奏、规模如何控制的问题以同样票数列居第一,排名第二的分别是保险资金的入市和上证ETF的推出,这两项内容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金的供给;近期随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呼声的日渐升温,各家机构也都调高了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度,在本次调查中列第三位。
政策关注 第一位:货币信贷政策未来动向
大盘股上市节奏、规模如何控制
第二位:保险资金入市 上证ETF推出
第三位: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思路
调查第二部分是资金面动向, 7月市场资金面较前期略有宽松,这主要得益于新股扩容节奏的明显减缓,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盘股上市的传闻以及市场持续的疲弱走势导致场外资金的入市意愿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对8月份的资金供给产生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机构普遍认为本月资金面将维持中性偏紧的格局,主要原因包括:从老基金持续减仓和新基金观望等待的操作策略来看,市场资金主力军短期难有大的作为,其它场外资金也大都处于徘徊状态,即便进场也是以短线炒作为主,而资金供应方面的一些利好,如保险资金入市和上证ETF推出等措施都仅仅停留在预期层面。
资金动向—中性偏紧格局
主要原因:
1、 基金短期难有大的作为
2、 场外资金观望为主
3、 资金流入利好因素迟迟未见动作。
调查第三部分是行业价值,结果显示:本月排名与7月份相比再次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上月位居第三、四、五名的煤炭开采、交通运输、电子元器件及通信设备制造在这个月的名次都前进了两位,全部进入前三甲,而石化和电力则并列退居第四,本月入选第五名的是一个新面孔—纺织服装业。另外在行业部分的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有两家机构将刚刚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列在了首位,他们认为这个板块目前已初具规模,一些个性独特、管理良好、行业成长性不错的上市公司可以重点留意。
行业价值 1、 煤炭开采业 2、 交通运输业(高速公路、港口等) 3、 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制造4、 石化、电力及电力设备制造 5、 纺织服装业
板块表现—中小企业板 重点留意个性独特、管理良好、行业成长性不错的上市公司 调查第四部分是市场走势 ,反馈结果显示:有四家机构乐观认为,随着蓝筹股结构性调整进入阶段尾声,加上市场对半年报的良好预期,8月份大盘有望走出一波探底适度反弹的升势,上行阻力位在1500点附近。另外还有三家机构的观点是股指可能在一个箱体格局中呈现牛皮盘整行情,只有一家机构认为8月市场将会进一步下探寻求支撑,低点在1300点附近。
市场走势 四家机构:大盘有望探底适度反弹 高点1500点附近 三家机构:股指进行牛皮盘整 一家机构:市场进一步下探寻求支撑 低点1300点附近 。
主持人:为了使这个话题探讨的更为全面呢,我们在请出王凯的同时,还请到了一位上海的嘉宾陈李和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陈李你好。
陈李:你好小宁。
主持人:目前大家对于宏观调控已经明显见效的这种关注度已经开始降低的时候,似乎现在大家又开始关注货币政策会不会有关注,那么你对这一点是怎么看的?
陈李:一般来说,我们从M2和利率变化这两个指标来观察,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从M2来看确实货币政策有放松的趋势,因为六月份M2增速同比去年来说增长很多,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央行确实有放松货币政策的趋向。另外一个就是升息了,利息的变动,那么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变动可能不大可能,但是长期来看利率仍然有上调的压力,短期内之所以不断波动,主要是因为市场和专家管理层都已经预计到,CPR会冲高回落,因此利率可能很难调整,但是长期来看我们注意到美联储可能在八月份继续调高利率,那么英国欧洲央行也有可能增加利率,上次没有跟风的日韩两国也在考虑增加利率,就是说在一个全球的周期内,中国还要避免这还要观察。
主持人:的确像你提到的全球已经进入了一个升息周期,但是现在对于大家可以想象的一点也就是说是不是即便我们在这个升息当中调整了利率,实际上对于整个货币政策的预期之后,如果这个消息出来,反倒是对市场的一个鼓励,大家觉得最后的货币政策的一个雷也已经扔出来了。
陈李:有这种说法,但是我们觉得如果一旦升息的话,大家会预期到这是一个升息周期,既然是一个升息周期可能意味着未来一到两年,甚至两到三年,都会有持续不断地加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主持人:那么实际上在宏观政策面上和货币政策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那么你觉得如果让你做一个列举题的话,你觉得现在还有几个因素是值得大家来关注的。
陈李:一般来说有这么四个问题,一个是股权分置,第二个是券商的危机,第三个是宏观调控滞后影响,最后一个就是一些中石油的上市。
主持人:他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股权分置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长时间来的一个遗留问题,王凯你觉得这对于目前市场的实质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吗?
王凯:对市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投资者来讲他首先是股权分置没有解决好,使好多一部分想进场的资金不得不停留在场外, 那么我们知道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整个市场的问题就是这个流通股的流通问题,那么解决股权分置可能是解决不能流通股份,流通的一个中间的环节。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明朗化的话,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已经明朗,那么作为投资者来讲我们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就在股权分置的问题上,它挡住了很多资金主动进场的这么一个渠道,可以说我想对市场整个的健康发展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
主持人:那么陈李我们再听听你对刚才忘记的那一条也就是说市场扩容,有可能大盘回归到A股市场的这样一个消息,你觉得这样一个消息会对目前的市场,特别是机构心里的影响是不是目前来说最严重的一个?
陈李:对,其实我觉得相对传言中的中石油发行A股来说,资金面倒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股指,就是中石油的到来,再次将A股H股市场股指差异这个难题放在机构投资者面前,怎么看待A股的股指水平,怎么看待石化股,看待大盘股的股指水平,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想很多的机构投资者可能还没有准备好。
主持人:那么陈李说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还没有准备好,而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较项目,一个是资源不再稀缺的这样一个挑战,谈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目前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券商生存危机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问你们俩都有点难回答,因为你们俩都是券商,你觉得这个问题会对目前的这种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王凯:那么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券商的出现的危机可能对市场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个股上,我们知道券商本身有很多的资金业务,有很多的理财业务,那么他们出现危机的话,至少它反映在市场的层面上就是资金面比较紧张,我们看到很当股票莫名其妙的跳水,很多庄股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很可能都跟券商本身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它对市场的杀伤力往往是从点带面的,那么在一个弱势的环境当中如果说很多股票还要持续跳水的话,那么会对投资者本身来讲至少在心理上造成比较大的压力。
主持人:陈李实际上我们也看到目前大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于目前的市场的这种投资方向的这种明朗也是一个问题,那你觉得机构投资者会不会在今后市场的这种扩融当中迷失他们的方向呢?
陈李:应该不会,因为尽管对于它来说,比如说中石油上市的话,之前可能市场会受到一定波动的影响,但是这无疑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增加了一个战略性的筹码,就是说如果是机构投资者的话,它一定会持有类似于像中石油这样的筹码,筹码增加其实有利于资金给投资者的长期规划,有利于他们的资产配置。
主持人:那王凯你看如果说下一个阶段大家对于整个市场的预期包括宏观政策,三四季度的预期,如果是比较不乐观的话,你觉得这是不是也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王凯:这个对于经济不乐观的预期它更多的体现在上市公司这个层面上,以往我们知道四月份的调整大家是在宏观面上进行的比较悲观,那么现在来看这种不确定性,转到上市公司上,那么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情况都比较好,比较乐观,但是三季度如何呢,大家还在看,所以说这一点来讲对于市场的投资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好,陈李现在还要问你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个投资者手机尾号289黑龙江的投资者他问基金在关心哪些品种,另外实际上基金二季度的报告也显示新老基金在称谓方面的这种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那你觉得这种以后走向平衡会以一种什么样的 形式来完成?
陈李:我们觉得目前来看新老基金 的仓位差异可能在八月份还会延续,就是说老基金由于市场的谨慎,可能要不断地降低仓位,但是市场已经处于很低的位置了,降低仓位很困难,同样处于对市场谨慎的态度,新基金可能进场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因为他们也考虑到,特别考虑到老基金会持续减仓,所以这两者之间仓位差异可能在八月份还要延续,但是总体来看的话,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应该是缩小的,在未来是缩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