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焦点对话

刘福垣 宏观调控 结构调整是关键(2004.07.24)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8日 13:23

  主持人:不久前,国家统计局颁布200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在9.7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偏高,但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部分行业与一季度相比在逐步回落。其中,钢材、房地产回落幅度较大;但部分行业如原煤、发电量、汽车仍持续增长。那么这些数据的背后能否解读出目前宏观经济调控所取得的成效,下半年宏观调控又将以什么趋势运行?我们的记者潘玫近日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

  解说:(简介)刘福垣,1944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198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最新出版专著有《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ABC的迷雾》。

  记者: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研究学者,以一个学者负责任的态度来讲,您觉得上半年的宏观调控是不是已经取得了成效?

  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现在大家对宏观调控基本上都很紧张,担心硬着陆,担心引起整个经济的幅度比较大的下滑,实际证明,下滑的幅度并不大。这个9.7告诉我们,不要对宏观调控的后果看得过分的严重,它的积极作用应该看到,它是使局部地区的一些问题适当的缓和缓和。

  记者:但是也有人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也许就是某些方面的数字的一些下调,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和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不一样。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的总量。总量投资过热,我通过财政货币手段,紧缩政策,恢复到正常的温度;如果总量不足,我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叫它膨胀,这是宏观调控。而我们现在是两元结构没有解决之前,我们的问题不是总量问题,是结构问题。目标对象是产业结构,但是直接对象是各级政府,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我们是用了宏观调控这个词,实际上在我们国家里,这种调控手段它是行政手段。

  记者:就是说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各个地方的经济,从整个国家来说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整个中国是个统一的市场,区域结构它应该是个互补的。区域结构互补,然后产业结构才能调得动;现在就是说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受到它区域各级政府的“诸侯”化的影响,调不动。

  解说:刘福垣说,一些地方政府一味求高GDP和财政收入,大量开发新土地,促使土地价格骤然升高;而银行则把土地当作优良资产,放任贷款;土地一旦变成泡沫,银行的钱随之套牢。再加上新基建项目纷纷上马,重复建设随处可见,钢材、电热供应紧张,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破坏,这些才是这次宏观经济调控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接下来要做的,您觉得是应该怎么做使这个结构趋于合理化?

  结构合理,核心还不是具体讲你可以下来,他可以上来。这么大一个国家,一个复杂的运转机制,你要冷静观察,谨慎冲高,看它是怎么动的,不要慌,价格低也不可怕,价格高也不可怕,你得关键它为什么价格上来,价格上来是帮你调结构的,你跟它顶,你不让它上来,你等于是不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咱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像翻煎鱼一样,要小心,不要轻易动,为什么意思呢,要给它本身的自主、自制调节留有余地,留有时间,它本来它有个市场机制,它发现了不平衡了以后,它通过价值符号它要去调,你要给它调的时间。

  记者:中央政府就像一个掌大勺的大厨师,

  对,它得超脱于市场之上。所以现在为什么中央政府,累的一塌糊涂,地方政府也累的一塌糊涂,我自己当过副市长我有体会,是累的不行,一天甚至是,忙的根本就排不过来时间,老有人接见,老要谈问题,参加谈判什么事儿,实际上回头我不当市长了,我一总结,谁说忙,谁说累,保证干了不该干的事儿,而该干的事儿还没干好。政府最该干的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宅。而忙到那些去谈项目,忙到去招商,而那些都是企业的事儿,是市场的事儿。

  记者:有没有留下令您最担忧的问题?

  就是由于他的一刀切,调控对象把握的不准。应该对象是政府,结果企业受到了紧缩,这是最担心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在哪儿,民营经济挫伤了积极性,他感到我不能做大,我只能小打小闹,我一做大,中央政府就要对我采取措施,给他造成一个误导。实际上政府,中央政府绝没有这个意思。

  记者:但现在我们看到了,有些企业已经受到了伤害?

  是啊是啊,我历来是反对把企业当调控的,企业是市场机制,它跟着市场走,而不是政府的手段,所以我就是说这一次的问题,我们千万要避免“政府有病让企业吃药”。

  记者:政府生病让企业吃药,

  你比如说尤其是银行,它是被调控的对象,结果现在它家了,它本来贷过的款,有的人提前要回来,然后人家流动资金,本来是短期贷款,那是一个正常的,结果又给紧了,结果到现在流动资金的比重,现在还偏低,所以这就反映了企业的感觉,就是天冷了,然后很难受,原因在哪儿,就是被调控对象不自觉,实际上是干扰了中央调控链条往下伸的时候,它采取了干扰,使得一些企业受不了。

  记者:现在我想您给我系统的说一下,下半年我们的宏观调控很可能在哪些地方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环节?

  下半年我认为最要注意的环节就是信号力度不要再强了,而是说突出结构调整,这个信号要强化。但是要淡化总量调控,不要给人一种继续降温的信号。把造成一刀切的后果适当的补救,否则要挫伤一些地方政府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的,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地方,要给它适当的纠正。

  主持人:刘福垣认为,目前我们已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将不会低于8,这是值得庆幸的;另外,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也将彻底改变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投资方式,企业将不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实施。

(编辑:小荷来源:CCTV.com)